叶圣陶的23篇童话(叶圣陶童话绝了种的人带给我们教育的思考)

《绝了种的人》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收录在童话小说集《稻草人》里的一篇童话小说。

叶圣陶的23篇童话(叶圣陶童话绝了种的人带给我们教育的思考)(1)

《绝了种的人》主要讲的是考古学家们发展了一绝迹于地球的人,他们本来是通过劳动生活,后来有人发现劳心可以让自己不必通过那么辛苦的劳作就可以获得舒适的生活,后来越来越多的劳力的人都羡慕劳心的人,大家纷纷都想过着劳心不劳力的生活,因此多少的父辈努力通过劳动让儿辈进入劳心学校,企图让孩子摆脱家里出卖劳力的命。一代一代,大家都如此,后来劳心的人越来越多,直到最后一个劳力的人也变成劳心的人,这类也就消失在地球上了。

这篇童话是叶圣陶于1931年发表,距离现在已经有了90年的光景。而今,我们是不是多多少少能在这“绝种了的人”中看到自己的缩影。

多少农民工父母,因为知道自己的辛苦,而只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却从不要求孩子要学会劳动家务,以此盼望着孩子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出卖劳力的命运。

叶圣陶的23篇童话(叶圣陶童话绝了种的人带给我们教育的思考)(2)

又有多少年轻一代的父母,因为自己被从小娇惯,连基本的炒菜做饭都成了难题,因为可以通过“劳心”直接享受别人的“劳力”的结果,外卖上馆子等等,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是放在学习、各种才艺培养上,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通过“劳心”的人上人,对基本的生存能力培养却都被抛在九霄云外。

“绝了种的人”的结局看似夸张了,但拉长时间的长度来看,继续这样的教育,当真的人人都不愿意做生产粮食、出卖劳力的人时,大家的生存拿什么来支撑?

叶圣陶用一个童话启示了我们教育不要忘记人的根本,先有活着的能力,才是活着的广度。人要先有基本的生存能力,再讲知识的传授。

在养育孩子上,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先教会孩子通过劳动生存,再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各种知识过着才艺,切不要本末倒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