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金不换经历坎坷终醒悟(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国有句古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意思是像原本被社会认为是不务正业 的“登徒浪子”乃至祸害社会的人,如果能够回头改过,那么即便是用黄金这样价值连城的贵重东西去换取也完全值得,因为浪子回头后,往往能取得超越个人与社会两方面的甚至用黄金都难以衡量的巨大价值。

问题是,这些被他人最初认为是社会祸害的所谓“浪子”,真的能够改过自新吗?真能创造“金不换"的价值吗?

浪子回头金不换经历坎坷终醒悟(浪子回头金不换)(1)

我们先不急于定论,且看下面这段文字: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跳,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浪子回头金不换经历坎坷终醒悟(浪子回头金不换)(2)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这则古文说的是三国时期周处这个人,年少时,凶暴强悍,为害乡里。他被家乡的人连同河中的一条蛟龙以及山中的一只老虎并称为当时乡里的三害,并且周处是三害中最厉害的。有人想除掉他这个危害乡里的祸害,便想用以害治害的方法,利用他与蛟龙和老虎相斗,好让周初这一祸害消失。于是周处上山杀死了老虎,又下河去绞杀蛟龙。周处与蛟龙相斗三天还未出现,人们都以为他被蛟龙给咬死了,便互相庆贺。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回家听说乡人误认为他被蛟 龙杀死了而竞相庆贺的事,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使他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祸害,周处心中相当的悔恨。于是他便去找当时的名士陆机和陆云。 他把自己的事告诉了陆云,并表示自己害怕年纪已大而难以改正的担心。陆云则告诉他:“古人极为珍视道义,即便是早上知道了圣贤之道,晚上死去也是值得 的。何况你尚且年轻,还用担心改正不了自己的过错,将来成就不了一番事业吗?”周处听了陆云的教导后改过自新,并最终成为了一代忠臣,受到后人敬仰。

浪子回头金不换经历坎坷终醒悟(浪子回头金不换)(3)

上文的问题,想必到这里就已经有答案了,像周处这样危害乡里的祸害“浪子”,一旦悔悟也是可以回头改过自新的,由于以往的教训和借鉴,使之格外珍惜新的人生道路,更激发其将功补过的动力,从而做出了一番事业。

可见,浪子是可以回头的,并且的确能做到“金不换”。

可以想象,一个比水中为害的蛟龙和山中吃人的老虎还要令人厌恶、憎恨的人渣,那么他加害于人的事显然是何其多、何其坏!像这样的一种人,还能够改过自新成为一个好人吗?甚至以后还能在社会上作出一番事业吗?周处的例子证明:这两者都是可能的

于是,我们不妨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连周处这样的坏人都可以弃暗投明、改邪归正,那么,犯有一般过失的人,可以改正自己的过错,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吗?

答案毫无疑问更是肯定的!

因为还有什么过错比吃人的蛟龙和老虎更可怕呢?还有什么比“朝闻道,夕可死矣”的精神更值得追求呢?

古语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浪子回头金不换经历坎坷终醒悟(浪子回头金不换)(4)

(《左传•宣公二年》)所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过错,重要的是能够改正。有道是:“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历览古今中外,像周初这样的人,当其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后,只要洗心革面,真诚忏悔,并发愤图强,最终取得一番成就的人物不计其数。

浪子回头金不换经历坎坷终醒悟(浪子回头金不换)(5)

如:乐羊子受妻子劝诫而捐金于野,远寻师学,后来为魏文侯攻下中山国,立下不朽功勋,又如:皇甫谧受叔母教育而二十始学,终成魏晋期间的著名学者,在医学、文学和历史学等方面颇有造诣,更因《针灸甲乙经》被尊称为“中医针灸学之祖再 如:法国人格里尼亚因玩世不恭而受辱后,幡然悔悟,发奋求学,终成化学家,勇夺诺贝尔化学奖……

漫长的人生中,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并非完美无瑕,而是在于圣人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过失后立即改正。所以 无论是浪子或平凡之人,更不必说“圣人”了,只要勇于改过,那么他便有“金不换”的价值。因为“金不换”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改过后所做出的成就,更在于改过 本身所彰显的人的价值和教育的可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