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子被室友投毒(留学生向室友投毒)

复旦学子被室友投毒(留学生向室友投毒)(1)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美媒报道,现年22岁的中国籍留学生杨宇楷涉嫌使用金属铊毒害他的室友,被指控谋杀未遂、攻击他人等罪名,目前已被暂时移送至北安普顿郡监狱。今年4月,杨宇楷已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理海大学开除。学校的公开资料显示,杨宇楷2015年、2016年、2017年都是优秀学生荣誉的获得者(通常成绩位列前10%-15%的学生入围院长名单),2018年他还获得了该校级别最高的化学奖。(12月21日澎湃新闻)

新闻一出,让许多在理海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惊讶。这不仅是因为在这所规模不算大的私立大学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少有类似耸人听闻的事件发生,更因为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化学专业的杨宇楷一直是一名好学生。

在普通人眼中,“好学生”都是自带光环的。他们出类拔萃,成绩优异,接受着来自周围人的羡慕。所以很难想象,有一天“别人家的孩子”也会犯罪。此案一出也是对我们的警醒,一定要警惕高智商(文化程度高)犯罪。

高智商犯罪值得我们警惕,一方面是源于犯罪与罪犯本身的差异。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好学生”就是“好人”。也就是说,我们在肯定他们智商的同时默认了他们的人品,从而忽视他们犯案的可能性,在预防犯罪的教育上有所欠缺。

另一方面,高智商犯罪造成的伤害往往巨大。以清华大学朱令案为例,1973年,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在学校期间莫名出现铊中毒的现象,而案件发生时由于铊中毒案例的较少,医生缺乏诊断和治疗经验,难以判断中毒种类并且采取相应措施,延误了治疗时间,让其遭受了身体和心理上双重伤害。高智商犯罪所用的犯罪手法一般异于普通犯罪,致使在挽救受害者生命时缺乏经验,最终可能因抢救不及时而难以拯救受害者的生命。

同时,高智商犯罪的成功率比较高。犯罪嫌疑人由于智商较高,思维理智,策划案件时一般周密、详细、完整,犯罪的成功率比较高,案件的侦破却比较困难。清华大学朱令案时至今日都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这个“唯分数论”“唯学历论”的年代,我们不仅要好好反思教育,更要重视预防高智商犯罪,不要让祖国精心培育的人才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

文/安思雨(郑州大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