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1)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在战争年代拥有一两个盟友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就进入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不休,但是更多时候却是以称霸为目的而非兼并灭国。

三家分晋之后,中国便进入了战国时代,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身死族灭。按理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原本属于"一家人"的韩魏赵三国一个是守望相助。

事实却是三国之间只有韩赵关系密切,魏国更多时候就像个局外人一般,那么为何三家分晋之后,只有韩赵关系密切呢?

一: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时代

1:称王称霸,春秋风云

在了解韩赵关系密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韩赵所处的时代环境如何,在韩魏赵三国诞生之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春秋时代。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2)

其中三国的前身晋国在当时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霸主所在。据《史记》当中记载评价称:

"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 文武所襃大封,皆威而服焉。"

由此可见当时晋国实力的强悍,然而当时的战争更多的是称霸战争,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天下依旧处于分裂当中。

2:局部统一,礼乐征伐自士大夫出

经过百年的战争,中原大地似乎迎来了统一的曙光,当时出现了个强大的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进入战国时代以来,各国之间的战争也更加残酷,动辄屠城灭国,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

据《法言义疏》当中记载长平之战的惨烈情景称:蚩尤之乱,不过於此矣,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3)

兼并战争大大加快了天下统一的步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各国之前采取的策略都不相同,但是都有相同之处——拉拢分化。

而战国七雄当中的韩魏赵三国原同属一国,而且也正是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下面我们就去看看三家分晋的激烈过程以及韩赵之间的甜蜜岁月。

二:三家分晋启战国,韩赵相扶成七雄

1:六家争晋,君臣失礼

晋国末年,国内的政权已经有六卿完全掌握,晋国的国军已经沦为一个傀儡,在这六家之间对于晋国庞大的家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首先赵先将势力稍弱的范氏和中行氏灭掉之后,之后又联合韩魏两家将实力最强的智氏消灭,然而其中的过程是极其复杂艰难的

看似强大的赵氏也曾经经历过下宫之难的惨祸,不管怎么样,最终晋阳一战一举奠定了韩魏赵三家在晋国的统治地位,同时也预示着三家分晋的来临。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4)

2:三家分晋,韩魏助赵

世人只知三家分晋的成果,殊不知三家分晋当中赵国险些被灭。当时晋国国内实力最强的一家智氏联合韩魏两家对赵氏的大本营晋阳进行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围城战。

当时赵氏已经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这个危机时刻韩魏特别是韩氏反戈一击,和赵氏里应外合,一举消灭了强大的智氏。

可以说在这一个过程当中赵国和韩国就已经结下了一段"善缘",说是生死之交都不为过。据《左传事纬》当中记载称:

"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读《春秋》之终,而知战国之始也。"分家之后的韩赵两个是否能够保持兄弟之国的关系呢?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5)

3:守望相助,相辅相成的兄弟之国

孟子曾经说过春秋无义战,战国更是如此,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从各怀鬼胎的六国合纵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然而韩赵两个不得不说是一个例外,在战国七雄当中韩国的实力无疑是最弱的存在,而魏、赵两个先后强大兴起,魏国对于韩国可以说是多有压迫,时不时从韩国身上攫取利益。

而赵国却恰恰相反,胡服骑射改革强大之后,对于小弟韩国是多有照顾,之后还一起出兵征讨魏国,两个之间的感情更是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在战国时期实属难得一见。

那么韩赵两个之前的关系为何会如此密切?两个之前又有着那些历史渊源和现实需要呢?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6)

三:为何韩赵两个国家之前的关系会如此亲密

1:韩赵两家交好由来久矣,感情深厚

韩赵两个之前的亲密关系并非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出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是当时的古人还是很注重滴水之恩的。

而韩氏在晋国时期曾经多次帮助赵氏走出困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是下宫之难后的韩氏对赵氏雪中送炭的行为举动。

当时韩氏的宗主韩阙对于赵氏孤儿赵武的期待甚高,据《战国策》当中记载其对赵武的教诲称:

"谨慎警戒以成人。成人之首在于亲善人。亲善人,善人荐善人。"之后在赵武复兴赵氏的过程当中对赵武多有帮助,韩赵之间便有着一份由来久矣的善缘。

除此之外,韩氏还在赵氏生死存亡之际伸出援手,当时智伯联合韩魏两国对赵氏进行围剿,赵襄子困守在晋阳城当中,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

此时韩氏又再次伸出援手,联合赵氏灭亡智伯,奠定三家分晋的基础。之后三国成立之后,韩赵之间的关系依旧密切。

《史记》当中记载韩赵两个联合的军事行动称"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伐中山,又战於中人。"所以纵观韩赵两个从家卿到自立一国的过程当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7)

2:三家分晋后,韩国处于劣势地位不得不依靠老大哥赵国

再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得有现实基础支持,韩赵关系良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韩国对于赵国的主动性,积极向赵国方向靠拢。

三家分晋之后,韩国分得了晋国中部的一片地区,从当时的形式来看,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四战之地而且无险可守,实力在七国当中也是最为弱小的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韩国就必须要选择一下盟友。而同属于一家人的魏赵两个无疑是最佳人选。然而当时的魏国根本上瞧不上韩国。

《吴子》当中记载魏国强悍的国力称:"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魏国不仅仅瞧不上韩国,而且有时候还会趁火打劫,从韩国身上割肉,相比之下,赵国无疑就是最佳人人选了。

首先赵国有实力,特别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国力蒸蒸日上,一时间天下诸侯侧目,实力雄厚,兵锋所指,所向睥睨。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8)

其次是韩赵两个之间没有严重的利益冲突,两个国家向来是保持友好往来的关系,也不存在什么严重的领土纠纷。

韩国在面对实力强大的赵国,自然会向其靠拢,你来我往之下,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自然会更加亲密了。

3:赵国需要韩国这个盟友

韩赵两个之间亲密的关系肯定是你情我愿的,而赵国之所以会愿意和相对弱小的韩国保持亲密关系自然有其考虑。

首先赵国需要韩国这一个屏障,来阻挡来着南方的威胁。据《史记》当中记载称:"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治兵强,无侵韩者。"

由此可见,韩国也是有过辉煌的国家,完全有能力成为赵国的南方屏障,从而可以专心致志的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发展国内。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谁得的好处最多(韩魏赵三国34)(9)

除此之外,赵国也需要韩国来抵挡秦国东进的步伐,赵国和秦国的宿怨可以是由来久矣,而赵国的实力又不如秦国。

这时候赵国需要一个坚定的盟友来共同制约秦国的扩张,而和赵国关系最密切而且同样受秦国威胁的韩国就是不二的选择。这样一来,赵国也愿意和韩国友好往来,最终发展成为密切的伙伴关系。

四:结语

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勾心斗角,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国家之间唯有利字当头。

而韩赵两个似乎却与众不同,其中的原因除了韩赵两个的先祖曾经有过一段深厚的"革命友谊"之外,更重要的是韩赵两个都有着深厚的现实合作基础。

韩国需要实力强大的赵国的庇佑,而赵国同样也需要韩国最为屏障和盟友,两个之间守望相助才得以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维持不倒。

参考文献:

《战国策》

《史记》

《左传事纬》

文/南宫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