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1)

唐僧剧照

《西游记》最精彩的情节,当然是大闹天宫,这是孙悟空最高光的时刻。取经路上,虽然一路打妖怪,但总的说来就平淡了许多。

若有人问起西游中最有名的妖精是谁?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个女妖,她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骨精!

孙悟空为什么会三打白骨精?唐僧就真的不知道白骨精是妖吗?事实上唐僧早知道白骨精是妖,那为什么还要如此惩治悟空,最终将猴哥逐出师门呢?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2)

白骨精剧照

惹祸的猴子

孙悟空是齐天大圣,他的本事唐僧岂能不知?但是,唐僧对这个本事最大的徒弟,一直是心存不满的。

为啥?先来看孙悟空在打白骨精之前干的几件事,就完全清楚了。到达白骨精所在的前虎岭前,唐僧经历三次劫难。

1. 观音禅院丢袈裟,那袈裟可是佛祖赐下的宝物,因为孙悟空爱卖弄,借给那禅院的老院主,唐僧差点被活活烧死,袈裟也被黑熊精偷走。最终靠观音出面,才收服黑熊精拿回袈裟。这个事件,完全就是孙悟空爱卖弄引起的。

2. 四圣试禅心,唐僧在这一关中表现有些不合格,一念间差点断送了取经路。孙悟空明知是菩萨考验,却不给暗中给师父打个招呼,唐僧虽然惊险过关,事后必定心中暗呼侥幸,对猴头更加不满了。

3. 在五庄观中,孙悟空偷吃人参果,还把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给放倒,导致唐僧两次逃走都被捉回,被绑在柱上羞辱。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3)

孙悟空剧照

接连经历了这几次灾祸,唐僧心中能不憋屈?这些事本可避免,大都也是孙悟空引起的,要没有他这个猴子,岂会有这些麻烦?

而且,这几次引出的灾劫,真的是孙悟空解决的吗?

丢袈裟找观音来解决,打死人参果树,到处请神仙帮忙,最后还是观音菩萨解决,包括收服小白龙,收服沙僧,都是菩萨出面才解决。

孙悟空在师父面前吹得天花乱坠,说他大闹天宫如何厉害,可在唐僧看来,基本上碰到点事儿就要去找菩萨,便不得不怀疑他的能耐。在鹰愁涧收服小白龙时,唐僧曾说悟空:

“你前日打虎时,曾说有降龙伏虎的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

这明显就是对悟空的能力有所怀疑,这种情况多了,师徒间必然面合神离,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因一件事儿爆发出来。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4)

孙悟空剧照

糊涂的唐僧

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是老眼昏花不辨是非吗?

唐僧自小熟读经典,是有名的大德高僧,这样才能被唐太宗封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拥有大唐僧人的至高荣耀。

这样的有德行的高僧,怎么可能是糊涂人?不辩是非?

唐僧出发取经时,也就三十出头,到白骨精的白虎岭时,才出发不过三四年,唐僧正是个精力旺盛的中年人,一点也不老,更不会老眼昏花。

白骨精是妖,其实唐僧早就看出来了。

首先,白骨精出现时,唐僧就怀疑她并非正常女子,他们所处的深山老林之中,突然出来一个妙龄少妇,还带着吃的,但凡正常人都会起疑心,更别说唐僧一路走来,经历过许多磨难了,不可能没一点见识。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5)

白骨精剧照

其次,孙悟空第一次打死少妇白骨精时,曾经看到这一幕,原著写着:

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哪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蛤蟆,满地乱跳。

唐僧如此聪明的高僧,看见那少妇送的米饭、面筋变成了青蛙蛤蟆,他能不明白这是妖精变的?八戒与悟空不和,挑唆几句,他就会相信八戒之言,觉得这是悟空弄出的障眼法来骗他?这完全不可能的!

可这时候,唐僧已经恨极了孙悟空,打算要好好收拾他,最好能把他驱逐出取经队伍,今后路上就能少许多麻烦。在唐僧看来,没有孙悟空,身边有八戒沙僧,他们也是天仙下凡,同样能保他西天取经。

因此,唐僧有恃无恐装作糊涂,非要把妖精说成好人,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八戒的障眼法之说,又给他提供了一个好理由,他是铁了心要惩治悟空了。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6)

三打白骨精

唐僧犯“嗔”

在之前取经路上,唐僧对孙悟空虽然积怨颇深,但还是能忍着,毕竟这猴头确实有些本事,在白虎岭前的五庄观中,孙悟空虽然惹下大祸,但能请各路神仙来救人参果树,也展示了他强大的仙人朋友圈子。

唐僧明白,孙悟空能做到的八戒沙僧很难做到,老二和老三比起大师兄,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悟空能力强凡事让他一点也行。至少表面上,唐僧还是师父,孙悟空再厉害,也还得尊重自己。

可是,悟空是越来越猖狂了,有些忘了自己的弟子身份。从五庄观出来,刚刚和地仙之祖镇元子结拜,猴哥更加洋洋自得。

在白虎岭,孙悟空出去化斋时,白骨精变成少妇来献斋,正和唐僧说话。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7)

白骨精剧照

唐僧见这女菩萨心善,就多说了几句。那白骨精一直劝唐僧吃斋饭,唐僧也觉得这女菩萨心善,但她原本是给她丈夫送去了,坚持自己不能吃。

孙悟空回来后,一口咬定白骨精是妖精。唐僧虽然心中有所怀疑,但此时因为和白骨精说了一些话,认为她心善,便坚持说她是好人。

唐僧心地善良,他心中认为就算是妖,只要没有害他们,也可以放过的。

孙悟空见唐僧一直为白骨精开脱,便说出这一番话,原著写着:

​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她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如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

一个做弟子的,能如此说师父?这句话的后果,直接让唐僧恼羞成怒,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8)

唐僧剧照

唐僧为何会如此羞怒?原因在以下两点:

1. 在佛门中,犯色戒是相当严重的大罪!如犯下此戒,别说取经,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唐僧又如何敢去见佛祖?

2. 唐僧在“四圣试禅心”中,没有一口拒绝菩萨们“坐山招”,表现其实并不太好,有没有动色心不好说。悟空此话,勾起了师父的痛点,所才羞怒异常。唐僧此事,实际上不知不觉犯了“嗔”戒!

贪、嗔、痴、慢、疑,是佛教中的五毒心,唐僧不觉中着了心魔之毒。

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次反应异同点(怪不得三打白骨精唐僧暴怒)(9)

取经四僧

小结

唐僧犯“嗔”后,心态已经失衡,越想越觉得这猴子可恶。

再加上八戒在一旁煽风点火,事实证据面前,却说孙悟空用“障眼法儿”来欺骗师父,这就更给了唐僧惩治孙悟空的理由。

俗话说:龙有逆鳞,触之则死!孙悟空一句话,触动了唐僧的逆鳞,他无意犯了“嗔”戒,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

但孙悟空自己问题也很大,他一意孤行,承诺听话、不乱杀人的情况下,偏偏顶风作案,在唐僧眼皮下连打死白骨精三次,唐僧的怒火被彻底点燃。

孙悟空被念了三次紧箍儿咒,被咒得死去活来。唐僧更是写下贬书,坚持驱逐这个不尊师父,狂妄自大的家伙。

当然,事实证明没有孙悟空,仅靠八戒沙僧,根本就去不了西天。在下一关黄袍怪的地盘,老二和老三就被打回了原形,唐僧也被黄袍怪变成了大老虎,最后只能再请悟空出山,师徒释去前嫌,同心合力,才最终取得真经。

参考资料《西游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