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诗词大会最后的寄语:只留清气满乾坤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千百年来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让人们从中感受着前人的情怀和意气,传承着那些美好的精神。不过也正是因为流传时间久远,收录于各种不同的典籍,我们会发现有些古诗词会有不同的版本存在。

就像入选教科书的两首古诗《石灰吟》和《望洞庭》,在人教版中是“千锤万凿出深山”和“遥望洞庭山水翠”,但是到了苏教版这两句诗却变成了“千锤万击出深山”和“遥望洞庭山水色”。那为什么会出现一首古诗有不同版本存在的情况呢?

康震诗词大会最后的寄语:只留清气满乾坤(1)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在古代存在文字不规范的情况,而且使用的是繁体字,有些繁体字是很相像的,就像“凿”和“击”,这就导致现在翻译时可能存在不同的版本。还有就是古代文人都有抄录名人诗词的习惯,人毕竟不是计算机,在抄录过程中出现抄错的情况也是有的。而且有些时候,抄录诗词的文人也会自己修改一些诗中的字眼,倘若抄录错误或者修改的版本流传开来,这也会造成不同版本诗词的出现。

除了上述的情况,有些时候诗人也会改自己的诗,可能刚写出来的时候是一个版本,后来发现还有需要推敲修改的地方,那么这首诗自然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版本。那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情况存在吗?

康震诗词大会最后的寄语:只留清气满乾坤(2)

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一场的节目中,就考到了一首被争议多年的名句“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一直以来都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只留清气满乾坤”,一个是“只流清气满乾坤”。一般来说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很少会考到这种有争议的诗句,但这次却考到了。命题组出的题目中出现的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而节目嘉宾康震老师在答题结束后,对于这句诗进行了点评,一句话便将其中的争议解释清楚了。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康震诗词大会最后的寄语:只留清气满乾坤(3)

王冕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他喜欢画梅花,而这首诗也是他的得意之作,所以他的很多画梅花的画作中都题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是画的特点,将水墨画的风格和梅花的风格都表达了出来。但只是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古代的题画诗既讲究要写出画的特点,同时也要有所升华。所以这就有了后两句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既是描写梅花的高风亮节,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可以是整首诗既有诗情也有画意。

康震诗词大会最后的寄语:只留清气满乾坤(4)

那么这首诗中“只留清气满乾坤”和“只流清气满乾坤”的不同版本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康震老师就说了,王冕一生画了很多墨梅,基本上都提了上面这首诗,现在题目中的是“只留清气满乾坤”,但是故宫博物院里有他的一幅墨梅图,上面有他本人题写的一首诗,是“只流清气满乾坤”。

康震诗词大会最后的寄语:只留清气满乾坤(5)

如果是“留”,那就是“只有香如故”的那种感觉;如果是“流”,那就是这股清气到处都是,还在萦绕,还在荡漾。所以,诗人自己画自己题诗的时候,他会根据不同的情境,随时再进行调整。

康震诗词大会最后的寄语:只留清气满乾坤(6)

康震老师的点评确实是一针见血。我们平时在看到这两个版本的时候,一般都是认为是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很少会想到这首诗本身在诗人笔下就有不同的版本。不得不说,经过康震老师的一番点评,大家对于这首诗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对于这首诗的两个版本,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