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是听好还是看好(冬日可爱与夏日可畏)

【释义】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夏日可畏: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害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敬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成语故事是听好还是看好?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故事是听好还是看好(冬日可爱与夏日可畏)

成语故事是听好还是看好

【释义】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夏日可畏: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害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敬畏。

【出处】语出《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中说:“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故事】

贾季,即狐射姑,狐偃之子,他为何对赵衰、赵盾父子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实这里面有着两代人的故事。

赵衰和狐偃是晋文公重耳的左膀右臂。在重耳流亡期间,二人一心事主,不离不弃。当与重耳走散时,赵衰无论多饿,也不独吃所管食物;当重耳乞食却遭农人献土时,狐偃劝重耳不杀农人反要感恩上天赐地;当重耳沉湎于齐国安逸生活时,狐偃设计把重耳灌醉拉走;当秦穆公宴请重耳时,狐偃让更有文采的赵衰随同,赵衰在席间唱《黍苗》诗委婉表达回归之意……

回归晋国后,在二人的努力下,晋国日益发展。赵衰为人低调,他曾三次拒绝文公的任命而推荐他人。其中赵衰就曾主动把任下卿的机会让给狐偃,最终狐偃成为六卿之一,而赵衰则没有位列其中。

晋襄公执政后,任命赵盾为中军元帅,贾季为中军佐,辅助赵盾。晋襄公去世之时,叮嘱赵盾要扶立太子夷皋为君。但赵盾认为“乱世当立长君,太子夷皋年幼不能理政”,于是准备改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君。而贾季公然反对,主张扶立公子乐,赵盾断然拒绝,二人矛盾由此而生。赵盾派人前往秦国迎立公子雍,同时贾季也派人前往陈国迎立公子乐。结果赵盾派人在半路杀死了公子乐。随着矛盾的公开化,贾季发现无力与赵盾抗衡,于是便逃亡翟国,赵盾随即派狐氏昔日的家臣将贾季的家人、家产送到翟国去,从而断绝了其重回晋国的希望,使其最终客死他乡。

赵盾虽也有诸如“桑下饿人”的佳话,但他在贾季心里的形象却早已定格……

【品评】

历史上对赵衰父子评价不一,但贾季对赵衰父子作出“可爱”“可畏”的评价,源自他切身的感受,这感受又源于赵衰父子为人处世(特别是与狐氏父子交往)的方式不同。

赵衰与狐偃齐心协力辅佐重耳,使重耳能结束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并最终称霸。为何二人一直相安无事?这得益于赵衰的处世艺术。

“做人宜藏欲,做事须藏锋。”赵衰虽得文公信任,但却从不恃宠而骄,从不争权夺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反而一直温和谦逊地待人,做人做事都极其低调。这种谦让曾令文公感慨道:“夫赵衰三让不失义。让,推贤也。义,广德也。”赵衰善于识别人才,敢于推荐人才,这保证了晋国的竞争力;赵衰乐于逢人说项,甘于位居人后,这使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这不正如冬天里的太阳,能给人以温暖而不灼热,能给人以希望而不耀眼吗?

赵衰一生谦让,不仅让晋国得益,更让赵氏得利,而赵盾不就是直接的受益者吗?但很显然,赵盾并没有完全继承父亲处世的智慧。与赵衰相比,他多了一些锋芒毕露,少了一些低调内敛;多了一些急躁冒进,少了一些从长计议。这让他成为夏天的太阳,光芒四射让人无法直视,热浪滚滚让人无法亲近,最终引发政坛的动荡。

到底是年少的冲动,还是仕途的顺畅,让他缺少对人心、世事的深入考量和全面衡量?我们无从得知,但他与贾季争斗的结局却鲜明地告诉了我们“咄咄逼人的气势只能招致对方更大的反感,顺昌逆亡的选择只能强化对方更坏的打算”的道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不是怯懦,更不是圆滑,而是一种处世的智慧:用恰当的方式赢得最大的利益。泰戈尔亦有言:“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赵衰父子的经历不是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吗?

贾季耳闻目睹过赵衰的温和谦逊,切身感受过赵盾的严苛猛烈,虽最终仅从自我感受出发,以“冬日”“夏日”作喻来状赵衰父子之特点,但其用语不可谓不贴切,其用意不可谓不深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