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

美国中央情报局加速组织筹划的新电子干扰装置出笼后,由于机舱内装不下,只好在机舱外想办法,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小组经过一番苦心的研究,提出将其吊装在机翼的下面。但机身外多挂了这么一套设备,也就增加了飞机的重量,多少破坏了飞机的平衡性,这对飞行尤其是高空飞行极为不利。于是臭鼬小组又对U-2的机翼做了调整,并相应地减少了一些油料,才解决了问题,但相应地也减少了航程。设计方案确定之后,于1964年11月初将这套电子干扰装置空运到了台湾桃园机场。装在了驻台湾的U-2飞机上。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1)

一、按照新技术的排列顺序,这套电子干扰装置定名为“第13系统”

这套电子干扰装置,比“第12系统”先进多了:它在遇到地空导弹攻击时,只要“第12系统”一报警,飞行员把系统开关打开,它就会自动地将接收到的制导雷达信号延迟一段时间,再返回去,施放出一个假信号,诱惑对方的导弹飞偏。

而我地空导弹部队,对敌人采取的角度欺骗回答式干扰,则是一无所知,闻所未闻,也就更谈不上采取对抗措施。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加装电子干扰装置的同时,为了改善侦察核情报的准确性,也在U-2飞机的机舱内加装了红外夜间摄像装置。有了这种装置,美国就可依据美国本土核能原料场地生产为基准,先设定上夜间侦测的参考资料,再将U-2飞机拍摄回来的照片做对比,就可推算出我核能原料的生产的质量。U-2飞机上还装有高灵敏度的侦测器材,凭借着这种器材,可以在 21000米的高空感应到我核原料工厂厂房排出的水的温度,来估算核原料的产量。这就使U-2飞机既具备了电子干扰的能力,又具备了夜间侦测我核设施生产机密的能力。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2)

对敌人可能采取的战术技术手段,我地空导弹部队也在积极地研究,对敌人可能利用夜间侦察的技术,也考虑到了。但夜间侦察,它可以避开我歼击机的拦截,更有效地探测我核武器性能,而对地空导弹部队的作战来讲,影响并不特别大。也考虑到了敌人可能采取电子干扰手段,我也相应地进行了一些反干扰训练。而当时我们所掌握的敌人的干扰手段主要是消极干扰和积极干扰两种。由于U-2飞机无论飞哪条航线,在大陆上空飞行的时间长,施放消极干扰的可能性不大。则着重地研究了对杂波干扰的处置办法。

U-2飞机改装完毕,立即由美军顾问给飞行员们上课,不过只讲解干扰装置性能作用和操纵使用,对其工作原理讲得不多,这是要对中国人留一手的缘故。宣称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精尖的干扰技术,使飞行员们相信从此再也不用怕大陆的飞弹。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3)

新的侦察任务交给“黑猫中队”的队长杨世驹选飞行员。杨世驹考虑到是第一次夜间侦察飞行,难度大,前一段是张立义出任务,就把任务交给了王锡爵。王锡爵在学习了“第13系统”的技术性能后,知道这套电子干扰装置,比“第12系统”的预警装置还灵,还有效,再与“第12系统”配合起来使用,是个有效的护身符,更加保险,便接受了任务。

1964年11月7日,由飞行员王锡爵驾驶着装上了“13系统”的U-2飞机先飞到朝鲜和韩国的三八线上空进行侦察试验,然后于11月23日夜间,仍由他驾机从桃园起飞,对我西北纵深进行侦察。但飞到了武汉上空之后,因电缆系统出现故障,驾驶舱内的仪表灯全部熄灭无法继续侦察。只好用应急灯判读航行。勉强地返回了台湾。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4)

二、这是U-2飞机首次夜间入窜侦察

这说明敌人已经具备了夜间飞行和侦察的能力,对我核设施基地的侦察,夜间飞行和侦察将成为其主要方式。二营立即着手研究夜间战斗的特点,加强了夜间的战斗训练。

11月26日凌晨2时,收到了台湾U-2飞机起飞的通报。

紧接着对空情报总站的通报来了:编号为6002批,大型机一架,高度20000米,由福建连江入陆,经南昌、岳阳向兰州方向入窜。

为了侦察U-2飞机对高炮的松-9雷达有无异常反应,在U-2飞机入窜大陆经过福建高炮阵地上空时,空军命令松-9雷达开机捕捉目标,U-2飞机在航线上无任何异常反应,说明U-2飞机对高炮的火控雷达不敏感。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5)

U-2飞机到达丰城时,师长张伯华亲自向二营营长何方传达了空军成钧副司令员的指示:“不要慌,要沉着,特别是兵器要准备好。引导技师一定要有人把关,搞好应急措施的准备。”

U-2飞机到达湖北宜昌时,入窜侦察兰州地区的企图已比较明显。二营接到师指挥所关于“部队立即起床,向部队交代任务”。并告诉二营:“福建的高炮部队用松-9雷达捕捉目标后,U-2飞机未机动,可以使用松-9雷达指示目标,夜间不需要施放烟幕。”的指示。

4时23分,U-2飞机距离二营500公里时,营指挥所进入一等战斗准备,全面具体掌握U-2飞机的飞行情况。

U-2飞机距离二营334公里时,全营做好了一等战斗准备。指战员们在漆黑的夜里,迎着刺骨的寒风,等待着与敌人的搏斗。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6)

U-2飞机距离二营220公里时,营的警-11目标指示雷达发现目标。空中情报掌握得非常连续及时,测定的方位、距离、高度坐标非常准确,制导雷达按照目标指示雷达的通报,转动着天线,以静默跟踪的方式紧紧地跟踪着U-2飞机。

4时46分,副师长岳振华根据一营“8·9”战斗时指挥员在发射导弹前受航路捷径细微变化的影响,造成决心犹豫的教训,指示二营:“敌机高度20000米,阵地海拔高度2000米,实际作战高度是18000米,射击的航捷径不要受8公里的限制,根据高度不同要灵活掌握,特别是航路捷径8或9公里时,不要犹豫,决心要果断。发射第一发后不要忘记转换作战手段,要沉着。营长讲话时要按好话筒,要主动上报情况,如通信中断,各营要主动实施佯动。”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7)

10月31日U-2飞机入窜侦察兰州时,虽距二营57公里绕飞临远而未获战机,但对何方来说,却得到了一次宝贵的只差没有发射导弹的实战锻炼,他的指挥更加沉着,心中更加有数。今天,他按照空军和师首长的命令和作战程序,一步一步地指挥着部队准确无误地进行着战斗准备,而且非常顺利。

U-2飞机距阵地150公里时,何方上车指挥。

U-2飞机距离阵地90公里时,二营四发导弹接电准备。

5时6分,U-2距离三营85公里时,师长命令:“二营负责消灭敌机,三营做好射击准备。”

U-2飞机距离阵地65公里时,何方营长命令接通发射架同步,指挥所测出U-2飞机的航路捷径为4公里,作战条件非常理想。

营长何方随即下达了作战命令:“前置法,导弹三发,34公里开天线,33.5公里发射。”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8)

三、U-2飞机距离34公里时,测出其航路捷径为两公里,射击条件越变越好

营长立即下令使用假重复频率开天线捕捉目标。

目标信号立即出现在水平标线和垂直标线的中心点,说明目标指示雷达的目标指示非常精确。

显示车上的操纵手们一发现目标,看到目标信号很大,也很正常,立即转入自动跟踪。引导技师按营长的发射口令发射了导弹。

第一发导弹发射四五秒后,引导技师转换了作战频率,随即发射了第二发导弹。第二发导弹刚一发射完毕,显示器上的U-2信号突然变形失真,由横枣核状变成了两边亮,中间淡而虚,约有1.2度的一个缺口,像是在大海中漂泊的一只小船。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9)

这次执行侦察任务的U-2飞行员是个有心之人,他的警惕性很高,一路上非常小心,凡判断我党的飞弹有可能设伏的地区,他都睁大了眼睛,盯着“12”“13”两个系统的工作,随时准备采取机动和干扰措施。按照飞行时间和航速推测,临近兰州了,他预料飞弹部队很可能就设伏在兰州周围。不出所料,突然间“第12系统”报警了,一下子红绿灯齐亮,耳机里“嘀嘀”声作响。他一边迅速伸手打开“第13系统”的干扰开关,释放干扰,一边压大坡度转弯机动逃脱。这就是地面上人们发现的变化。

引导技师张宝林和三个操纵手看到目标信号异常,一齐同声报告:目标信号变形!

何方一看,目标信号变了形,不对了,也很惊讶。

紧接着方位角和高低角操纵手又同时报告:不能自动跟踪!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10)

引导技师张宝林听到方位角和高低角操纵手不能自动跟踪的报告,立即命令转入手控跟踪,跟踪目标信号的中间。

何方是从雷达兵调到地空导弹部队的,在雷达学校系统地学习过雷达技术,对干扰与反干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他一看到目标信号变了形状,第一个念头也怀疑是不是干扰,但他学过的干扰类型中,没有这种干扰现象,是不是干扰一时还不能判定,也无计可施。

引导技师向操纵手下达了手控跟踪目标信号中间的命令后,他认为这个措施正确,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11)

制导连连长钟朝捷,一看目标信号变了形,用对讲机向营指挥所报告:“目标信号变……形!”因为他有一点儿轻微的口吃,又因情况突变,不知所措,精神有点儿紧张,报目标变形这句话时,在变字的后面打了磕巴,变了半天,才说出那个形字来。

在营指挥所里,政委赵彬、副营长张广振和参谋长宫长春听到目标信号变形的报告,也紧张起来。立即命令上报参谋向师指挥所报告:目标信号变形,什么原因还不清楚。

此时,空军工作组的张至树参谋,正站在近方标图桌旁,靠在指挥连连长陈辉亭的身边。他是从事技术工作的,对雷达的干扰与反干扰技术接触多,他一听目标信号变形,悄悄地对陈连长说:不好!可能是遭受了干扰。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12)

四、二营的三发导弹都没有命中

陈连长一听可能是干扰,立即指示目标指示雷达的操纵长潘长林注意观察目标信号有没有变化。

操纵长报告:目标信号正常。

何方透过显示器,看到三个操纵手熟练地转动着手轮,紧紧地跟踪着目标信号的中间,悬着的一颗心略微地放松了一点儿,全神贯注地把精力转到观察三发导弹的信号上。三发导弹的信号也运行正常,正在逐渐向目标信号靠近。他两眼紧紧盯在显示器上,等待着瞬间出现的爆炸云团,然而,导弹信号与目标信号在遭遇瞬间擦肩而过,战斗部没有起爆。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13)

引导技师报告:第一发没有命中。

何方心里虽然有点儿打鼓,但因半年前二营在漳州打仗时,有过第一、二发导弹都没有击中目标,而第三发导弹击中了的战例,也还能够沉着,寄希望于第二、三发。

然而当第二、三发导弹与目标遭遇时,也都擦肩而过,引导技师报告:第二、三发没有命中。

何方顿时如晴天霹雳,给震惊了,心里很不是个滋味。随即命令营指挥所上报战果:“二营消耗导弹三发,目标未被击落。”

正在操纵着U-2飞机转弯机动的飞行员,看到三道闪亮的红色光束从U-2飞机的身旁不远处穿过,刺得他眼睛都睁不开,随着火光望去,正是萨姆-2导弹尾喷口喷出的火焰,他立即操纵飞机返航。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14)

站在刺骨的寒风中的战士们,看着三发导弹喷着长长火焰,划过茫茫夜空,向着黑洞洞的天空深处飞去,急盼着传回胜利的消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三发导弹都在U-2飞机的身边穿过,而战斗部没有起爆,飞到远处自毁了。战士们一听战斗失利,一时都惊呆了,各个心乱如麻,阵地上一片沮丧的情绪。

这次战斗的上报参谋是吴桂华,他知道仗打败了后,就要一一对照检查,所以,听到了曹长上报战果的指示后,就一字不差地上报战果。

师指挥所对二营的方向参谋接到战报后,把“目标未被消灭”的“未”字,没听清楚,听成了“目标被消灭”。师指挥所立即报告了空军,空军上报给周总理。

u2侦察机的侦察能力(U-2首次夜间来袭)(15)

战报报完了,师指挥所发现目标指示雷达还在通报空中情况,赶紧追问二营,才知目标“未被消灭”。

师长张伯华听到二营未击落U-2飞机的报告,立即抓起电话问何方:“看清了没有?”

何方回答:“看清了,三发导弹都没有命中目标。”

师长随即命令何方:“立即把兵器功能检查一下关机,保持现状不变,等候上级工作组来检查。”

师指挥所再次追问二营,为什么目标未被消灭,报成了消灭。吴桂华参谋拿出上报记录与师的方向参谋核对,是师的方向参谋未听到那个“未”字。一字之差,闹出了笑话,又赶快纠正,搞得非常被动。

战斗失利了。二营官兵的心理上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