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

余纯顺是纸媒时代的超级红人,报刊杂志对他的报道多如牛毛。如果他晚生30年,搞个千万大V的名头,简直是张飞吃豆芽。

余纯顺其人

在川藏线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怀揣着网红梦想的徒步者,正在向拉萨进发。而余纯顺是徒步的开派宗师,他是人类首次单人徒步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滇藏线、中尼公路的人。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1)

那时候,余纯顺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成了名人。余纯顺的名人光环,吸引来了各式各样的报道、合作、赞助,甚至,还有女人们的投怀送抱。

他是从1988年7月(时年37岁)开始了徒步穿越生涯。此后的8年间,他的足迹踏遍的大江两岸、长城南北,总计行程4万多公里。

在旅行的过程中,他写下了40多万字的日记,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在胶片时代,这是很惊人的数量了)。出名后,他还在旅行途中,为各类单位做过150余场演讲。

众目睽睽下的人生终点

1996年,上海电视台决定为他拍一部纪录片(余纯顺是上海人)。他们跟余纯顺接洽后,共同去了罗布泊。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2)

6月6日,一个规模不算小的团队出发了,计10个人(摄制组5人,向导2人、司机2人)、两台车。

有了媒体贴身跟随,这次行动自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的好处,和现在的网红没什么区别——可以白嫖各种东西。例如,车子是由新疆石油物价局提供的。此外,宾馆免除了他的全部食宿费用;一行人还收到了大量由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包括水、食物、药品、装备等。

这天早上,当地旅游局、人保公司、宾馆领导还为他举行了壮行仪式。在这个仪式上,余纯顺喊出了:“我一定能顺利穿越、打破六月份不能进入罗布泊的神话!”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3)

我们猜想:也许这种“大红人”的社会身份,绑架了余纯顺的思维,让他敢于做出了一些危险的行动。

他是因为“出格”的行为而出名的,他也只有做出更加“出格”的壮举,才能对得起社会的期待。虽然没人强迫他,但他在众人的期许目光中,难免会迷失自我。

充满死亡气息的罗布泊

罗布泊本是一个巨大的盐湖,湖岸水草丰茂。文明古国楼兰,就诞生在罗布泊旁边。学者推测,古代的罗布泊应该能达到10000平方公里以上,是青海湖的两倍。

随着气候的变迁,罗布泊逐渐萎缩,直至消失,成了干涸的湖盆。干涸后,它被旁边的塔克拉马干沙漠蚕食,越来越像沙漠。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4)

这里条件严酷。盐壳和沙丘覆盖着大地,这里莫说是人,动物、植物也难觅踪迹,简直是生命的禁区。我国曾把这里当成核试验场。

当然,作为一个有底线的自媒体人,我不能过分夸大其危险性。至少,罗布泊比羌塘好多了。

罗布泊海拔只有780米,与羌塘、可可西里相比,这里不会出现高原缺氧;它的面积也要远小于羌塘和可可西里,穿越难度自然也小了不少;这里也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并不需要担心动物袭击。

然而,真正要人命的,是季节。在沙漠里,夏天的地表温度,可以升到50度以上,蒸发强烈,人需要大量的水才能生存下去,且极易中暑。在罗布泊里,想找到天然能饮用的水,是毫无可能的。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5)

如果是气温舒适的九月底、十月初穿越罗布泊,对有经验的驴友来说,并不算太难。然而,余纯顺选择的,恰恰是6月份。(注意:对沙漠来说,温度只取决于阳光,所以跟东部地区不同,罗布泊是6月最热,而不是7月。)

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也是在六月份葬身罗布泊的。

余纯顺觉得这是个小case

有人劝他不要这么做,他不听。

也许,余纯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为名所累的事实。

但反过来说,他如果选择的不是六月穿越,他还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吗?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6)

跟今天的网红一样,他要剑走偏锋,他要一鸣惊人,他要打破纪录。这就是网红存在的意义——我是说那种不骗人的网红。

余纯顺这次要做的,就是要打破六月不能穿越罗布泊的“神话”。

另一方面,余纯顺非常轻视这次穿越。在他心里,他是一把宰牛刀,罗布泊是一只伸长脖子的肉鸡。

他曾多次宣称这次穿越的成功率是100%。他还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这次的机会这么好,如果不能穿越成功,那一定是天要亡我!”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7)

余纯顺的准备非常充分,食物和水都准备了很多。在正式穿越之前,他还坐车走了一遍全程。在100余公里的路线上,预埋了10个补给点,放置了水和牛肉干,并在地表做了标记。

他的路线,是经验丰富的地质学家、探险家、有着“沙漠王”称号的赵子允为他制定的。这个计划是从北面进入罗布泊,到“湖”中心后,折向西北方向出罗布泊。应该说,这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路线,中美联合探险队曾经走过。

当然,坦白说这个路线并不是穿越,而是“进去、出来”。

余纯顺的悲情经历

在事后看来,余纯顺有两个问题:

一是没有穿越沙漠的经验。虽然他徒步经验丰富,但却没有沙漠徒步的经验。所以,他对沙漠徒步的困难估计不足。他做的准备虽多,但却缺乏足够的效用。

二是不会用卫星导航。出发前,电视台人员曾建议他带上一个,他拒绝了。他没有用过这玩意儿,他也不会用。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8)

6月11日早上,余纯顺执意离开众人,大踏步向罗布泊中心走去。车队在这天下午去追赶余纯顺,行驶了33公里后,找到了他。

余纯顺浑身是汗,但依然信心满满,将担心他的人们“赶走”。他对着上车离开的人们喊道:”咱们前进桥见!“

天似乎真的要“亡”他。在他进入沙漠的第二天(12日),刮起了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余纯顺当时的感受,想必很不妙。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9)

在那个科技装备还很稀奇的年代,沙尘暴足以让缺少经验的余纯顺迷失方向。事后来看,他在预定的湖心转弯的地方,没有转弯,反而继续向南走。由此,他错失了预埋的补给点。

13日,是他们计划的汇合日期。但”随从“们并没有等来余纯顺。

14日开始,人们开始搜寻余纯顺。一无所获,不论怎么找,怎么等,都一无所获。

直到18日,飞机搜寻到了余纯顺的帐篷。余纯顺已经死在了帐篷里。这个强壮、自信、富有野外徒步经验的男人,就这么走了。

在大自然的洪荒之力面前,人的生命,只是一点摇曳的烛火。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10)

他的遗体完整无缺,物品整齐,显示并无野兽袭击。尸检报告显示死因是“脱水”——也就是渴死了。被找到的时候,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

后来,人们发现那些预埋的食物和水,都还原封不动地保存着。

在他的帐篷旁边,有一个半米深的坑。这说明余纯顺曾奋力自救,试图挖出地下水。然而,在这片干渴的土地上,也许再挖10米,都不会有水的;就算有水,也一定是无法饮用的咸水。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11)

余纯顺的遗体,被就地埋葬在罗布泊里。对一个探险家来说,这是个恰当的安排。

男子隐居沙漠25年他都做了什么(独自闯入罗布泊)(12)

反思

如果他穿越成功了,世界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大概不会有什么改变,也许于他本人而言,是名和利的大丰收。

然而,绝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为了名利而活着。也许,我们还在追逐名利的时候,做了许多违背自己心意的事。至少,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认为他是一个可敬的人。身为一个探险家,如果不去身临险境,他还能算是探险家吗?他做错了一些事情,但他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念!

如果骨子里没有点冒险精神,你也许不会阅读到这里。彼时彼地,你有那种大步向前的勇气吗?

换个角度:你觉得,他死得有意义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