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中苏武遭受了哪些不幸(在贝加尔湖牧羊的英雄苏武)

百度百科说,苏武是西安杜陵人,这个“结论”,实际上是错误的,为何,且听道来:

苏武忠于祖国、持节牧羊于贝加尔湖的故事,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苏武到底是哪里人?籍贯是哪里?这个话题,颇有争议,真是说来话长。先来说说苏氏的起源——

苏武牧羊中苏武遭受了哪些不幸(在贝加尔湖牧羊的英雄苏武)(1)

苏武牧羊

依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炎黄同盟首位酋长黄帝,次子昌意;昌意之子颛顼;颛顼之子称;称之子卷章;卷章之子重黎、吴回。

重黎、吴回兄弟俩,先后担任黄帝同盟酋长帝喾的火官,在神话中,称为火神“祝融”。

祝融之墟,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

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子六人,共八姓,称为“祝融八姓”。

祝融八姓之一为己姓。此姓,母系社会时,写做“妃”,父系社会时,写做“己”。

己姓包括不同的氏,其中以苏氏为首。

夏同盟时期的诸侯国,包括温国、苏国等。

温国,位于河内的焦作市温县,此地因有温泉,得名温邑。夏同盟太康失国后,其孙少康灭有穷国,复辟,其功臣受封于温邑,建立温国,史称“温平公”。

后来,商王国取代了夏同盟,灭温国,又改为温邑,属于商王室领土。

商王帝辛时期,有苏氏部落,即苏国,己姓,亦即妃姓,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县苏庄一带。有苏氏部落反商,商王帝辛讨伐有苏氏,抢夺酋长之女妲己,亦即妲妃。苏国部众四散。

苏武牧羊中苏武遭受了哪些不幸(在贝加尔湖牧羊的英雄苏武)(2)

妲己——己姓,苏氏

妲己的弟兄苏忿生,投靠了周王国,成为周王国的司寇。

武王伐纣,帝辛自焚,周王国取代了商王国,因苏忿生有大功,周武王将河内的温邑、州邑、原邑等十二邑,封给大司寇苏忿生,苏国复辟,但地方变了,都城温邑(今黄河以北温县上苑村一带)。

也就是说,苏国迁到了温国之地。

此后,苏国又称温国。苏国国君的爵位为子爵。

春秋时期,前650年,苏国被狄国灭亡。苏国余部称苏氏、温氏。

西汉时期,将关东豪强,纷纷迁到关中,防止其造反作乱,苏氏被安置到武功县杜阳一带定居。

百度百科的依据,应该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苏忿生为周司寇,世居河内,后徙武功杜陵。”

但是,这一句,明显不通,因为,武功与长安杜陵,风马牛不相及。

“杜陵”应该是误写或者误抄。

正确的记载,应该是,“苏武杜陽人”、“世居河内,后徙武功杜陽。”

证据是:

1、至今,武功县尚有杜阳川,那一带至今有苏台村,位于漆水河畔,而漆水河,古称杜水。杜是一种树木,落叶乔木,果实称为杜梨、棠梨、甘棠,因此,有杜木的地方,皆可称为杜,所以,会出现不同地点的杜。

2、三国曹魏的都亭侯苏则,外放做官,临行前,有诗云:“凤岗景色秀,踏春出杜陽。行前祭先祖,催马赴任上”。

3、唐末,唐昭宗年间,秘书监苏鹗,作《杜陽杂编》,在自序中说,“余世居武功杜陽,因以名编焉”。苏鹗所著《苏氏演义》卷首注:“鹗字德祥,京兆武功人,唐光启二年进士。” 宋时期晁公武所著《郡斋读书志》卷三下云:“苏鹗字德祥,光启中进士,家武功杜陽川。”

4、汉平陵侯苏建,形成六派子孙,在宗谱中,皆以武功为起源。而苏建墓、苏武墓,皆位于武功。苏武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碑。197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唐宪宗时期著作《元和姓纂》,是有关姓氏来源的重要著作,民国时期著名史学家岑仲勉做了校勘,著成《元和姓纂“四校”记》,1936年始撰,1948年出版,中华书局1994年再版。所谓“四校”,指四次校勘。《四校记》,引用宋时期谢维新撰《古今合壁事类备要》记载:“苏忿生为周司寇,居河内也。汉苏建,自河内徙扶风。” 这里河内,指黄河以北温县;扶风,代指西汉时期扶风郡武功县。

与之相对的是,苏氏族人,与长安以南的杜陵,没有相关活动记载。

颜中其主编的《新编苏氏大族谱》记载,汉武帝时期,苏建因功封平陵侯,苏建满门忠烈,他的三个儿子:苏嘉、苏武、苏贤,皆为国效力,其中,以苏武最为著名。

苏建的子孙,号称武功苏氏“六派三族”。其中,自汉至唐,分为六派:赵郡苏,襄阳苏,武邑苏,武疆苏,蓝田苏,河南苏;而在北宋时期,武功苏氏又衍生出新的三族,为:眉、蜀、闽。

三族苏氏,其中——

眉派始祖为武则天时期宰相苏味道,苏味道出自赵郡苏,籍贯是河北栾城县(今石家庄市栾城区),他曾为眉州知州,在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留下了一个儿子,此子后裔繁衍扩大,至北宋时,其中出现了苏洵苏轼苏辙。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中,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苏辙封爵“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名为《栾城集》。

苏武牧羊中苏武遭受了哪些不幸(在贝加尔湖牧羊的英雄苏武)(3)

苏轼

蜀派始祖苏传素,唐末,避难西蜀,在那里繁衍生息。

闽派始祖为唐末苏益。宋《苏颂墓志》记载,唐时,先祖苏瑰“世家武功”,唐宪宗时期,其曾孙苏奕,任光州刺史,其家从武功迁徙到河南光州固始。唐末唐僖宗在位期间,黄巢之乱,中原人士纷纷南下避祸,886年,原河南光州刺史苏奕的三个曾孙:苏义、苏羡、苏益,随作乱的光州土豪王潮、王审知,杀入今福建一带,割据为一方藩镇。

苏益的后裔,长期生活在今福建一带,明末清初时,一部分苏氏,随郑成功进入台湾,形成台湾苏氏。

武功苏,六派三族,生生不息。

苏氏武功堂,亦即武功苏氏,是苏氏一大支派,现在达到数百万人,分布于海内外各地,经常有海外的武功苏氏后人,前往武功进行寻根祭祖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