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2)

安海,是蜚声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古镇,著名侨乡与商都。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蕴藏浩若繁星的文物景观、璀璨夺目的文化艺术,驰名中外的建筑瑰宝、绚丽多姿的山光水色、出类拔萃的乡贤名臣……

赤子乡心故园情

安海是福建省的著名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侨为数众多。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晋江最早出洋的亦为安海人。

安海人耕海牧洋,闯荡天下,造就了安海人胸怀四海、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秉承了心系乡里,造福桑梓的优良风气。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3)

泉安公司溪海岭线通车庆典

此行来到重换新颜的安海侨联大厦,步入大厅,映入眼帘的一幅“华侨之家”书法大字,令人有归家的温馨亲切感。

醒目的“华侨之家”四个大字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会长、晋江乡贤施子清先生题写的,其字迹苍劲有力,似乎象征着安海雄厚的华侨力量。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4)

1938年-弘一法师到访安海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5)

五里桥东畔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6)

五卅路

沿着大厅一侧楼梯往上爬,墙上悬挂着安海镇早期帧帧珍贵的历史老照片。

安海镇侨联秘书陈榕谊告诉我们:“这70幅安海老照片,见证了百年来安海的变迁。布置老照片的意义在于让年轻的侨二代、侨三代对家乡有归属感。”

为更好地凝聚和激发海内外“爱安海、建安海、兴安海’的合力。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7)

1924年-孙中山取道日本-陈清机

安海侨联大厦分别设立菲律宾华侨馆、香港同胞馆、新加坡华侨馆、澳门同胞馆、侨界翘楚馆等,通过整理收集安海乡贤的贡献资料、早期的侨批侨汇等一系列关乎乡愁乡情的物品,分别陈列于各个展馆当中,让参观者感受到在安海这片故土上所萌生出的“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的家乡情。

从古至今,安海慈善公益蔚然成风,安海乡贤捐赠晋江慈善协会善款占全市重要比重。当我们来到侨界翘楚展馆,一位位华侨代表人士的事迹令人赞叹不已。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8)

泉安公路六角亭候车处

安平骄子、革命先驱为泉安公司创始人陈清机;

侨界翘楚、女中豪杰为安海医院创建人倪端仪;

华教斗士、世纪完人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先驱沈慕羽;华裔将领、抗日功勋为菲律宾共和国功勋奖获得者郑永丰;

船运大鳄、开发先驱为黄加种;

经天纬地、乐育英才为菲律宾大学校友会理事长王经纶;

闽商翘楚、澳门精英为全国政协常委颜延龄;

香江精英、慈善世家为晋江市“慈善世家”施文博;

地产巨擘、慈善楷模为全国政协常委许健康;

闽商巨子、慈善典范为养正中学校董会永远名誉董事长陈永建;

恒和栋梁、宝辉领军为澳门安海同乡会永远会长陈呈仁;

薪火相传、开拓进取为连捷国际董事长许清流。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9)

安海侨联大厦

他们在革命抗战、医疗、教育等方面博施济众,每一句称号背后都有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奋斗故事,也是后人对每一位乡贤代表人士致以的崇敬之情。

令人暖心的是,无论走得多远,他们心中时刻不忘“摇篮血迹”、“故国家园”。

时代虽在变,但安海籍乡贤的赤子之心始终如一。只要有益于祖籍国、民族、家乡的公益善事,无不鼎力而为、慷慨疏财,以侨资、侨力、侨智等多种方式,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无论是从民国时期陈清机发展实业、造桥铺路、再到近年来安海成功商人们的捐款义举,安平商人的慈善行为仍在续写辉煌。

文化古镇展新姿

安海历代人文荟萃,扬名翰苑,蔚然可观。唐代“始立鳌头社”,学风蔚然起。朱熹对此地情有独钟,赞扬安海重教兴学的风气,称之为“海滨邹鲁”。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为安海留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海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其中国家级2处(安平桥、龙山寺);省级3处(石井书院、星塔、陈清机宅);晋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0)

龙山寺

安海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个,即国家级1个(安海端午“嗦啰嚏”习俗);泉州市级5个(安海土笋冻制作技艺、庐山国佛雕技艺、南音乐器制作技艺、什音、邰狮);晋江市级2个(南少林五祖拳、狮阵)。

这些安海元素铺展出迷人的风俗画卷。

在安海的各级文保单位中,以龙山寺安平桥为最,它们和三里街串联起每个来安海游玩的人们口中经典的“一日游”。我们此行选择先到龙山寺一览千手观音立像,其雕刻十分精美,且龙山寺香火远播海内外,极具盛名;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1)

五里桥

随后,我们来到世界最长跨海梁式石桥——安平桥,感受一番叠砌石墩的特别和“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现实体验感;最后,踏上市井文化浓厚的三里街,一条近百年的老街,撑起了安海的文化颜值。

在文化古镇不仅要保护好文化古迹,而且要延续好带有显著闽南文化特征的安海习俗。

其中,元宵习俗欢乐祥和,古镇人家燃点花灯,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如弄狮、舞龙、踩高跷、唱南曲等;安平桥畔闹端午闻名遐迩,全国遗风仅存的采莲“嗦啰嚏”习俗、龙王巡境、驱邪纳福,弘扬正气;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2)

“嗦啰嚏”

“水上捉鸭”相传始自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安海港操练水师,备受青少年喜爱;中秋博状元饼、煮番薯芋祭祖、烧塔仔等民间习俗,为安海文化增添上地道的闽南风味。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3)

水上捉鸭

安海不仅民间习俗多,风味小吃也多。历史悠久,风味地道,最有名者要数土笋冻,其原料是海岸滩涂里的星虫,经过传统技艺加工之后,味道鲜美可口。

菜粿、捆蹄、食珍糕、蓼花、麻枣、咸粿、润饼菜等特色小吃,亦广受欢迎、声名远扬的一席“安海菜谱”。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4)

安海捆蹄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5)

安海土笋冻

安海现有省级以上社团机构会员超百人,层次之高,数量之多,在全国镇级也属少见。

安海在加快壮大经济硬实力的同时,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推动安海端午、中秋、元宵民俗文化项目等申遗工作。

延续海丝文脉的同时,留住了海内外乡亲的乡愁。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6)

石井书院

如今安海不仅获评“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更是海西重镇。

其综合经济实力名列福建前茅,知名企业众多,一系列名牌产品引领市场,成为“品牌之都”晋江的重要制造基地。

改革开放以后,无数闽商怀揣着集资的、华侨资助的几千块钱,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搏。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7)

陈清机故居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安海这片热土上已经发展起了恒安集团、亲亲集团、盼盼集团、晋工机械、兴业皮革等国内龙头企业。

一桥一寺一街,多少人把安海的标签停留在此。

侨乡历史 人文乡土侨乡古镇(18)

白塔

当走进市井文化浓厚的三里街,踏上安平桥,到龙山寺喝茶……其实,在安海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古镇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文化继承人身上的坚持与坚守。

那些卧虎藏龙的安海人,那些热心慈善的安海人,那些值得崇敬的安海人,使这片乡土充满着人情味。

文:林婉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