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上半年实际增速(佛山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佛山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发展信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佛山上半年实际增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佛山上半年实际增速(佛山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佛山上半年实际增速

佛山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发展信心。

佛山坚持制造业为主,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两天前,总投资达50亿元的海天Big H绿色产业集合带项目落地南海,将打造成大健康产业科技研发平台及产业基地项目;一周前,总投资百亿元的信扬科技成像模组项目占地7万平方米的厂房封顶;一个月前,总投资100亿元的海天高端装备生态产业基地实现二期项目摘地;一个半月前,同样是百亿级项目的美的数字科技产业园签约落子顺德……短时间内,一批重磅战略型新兴产业项目接连落地,打响项目建设大会战。

7月15日,佛山市委财经委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研判会,佛山市委书记郑轲指出,佛山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施促进经济开好局和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稳定。

回望今年上半年,佛山通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精准招商引入高新产业项目、强化产业用地统筹推动大园区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举措,实现投资增速、产业增效,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发展信心。

重点项目

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4.6%

7月12日,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佛北战新产业园起步区,信扬科技成像模组项目7万平方米的厂房顺利封顶。该项目被列入了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方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光学产品制造商,计划投资总额10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引进月产能约5000万颗成像模块的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填补南海区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空白。

半年前,佛山刚刚提出规划建设超400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信扬项目的所在地仍只是一片平整土地。

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是佛山以项目为王,稳经济、促发展的有效举措。6月14日,佛山召开了一场主题为“重点项目建设找差距促进度”的重要会议,强调重点项目必须抓紧顶上来、赶时间、抢进度,凸显佛山作为全省四个万亿级城市之一,在全省大局中必须主动担当作为。

佛山市发改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37项,总投资10498.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39.24亿元。1-6月完成投资735.95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64.6%。

其中,禅城推动在部分重点工程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半年,禅城区省市重点正式项目完成投资106.0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70.03%,领先时间进度20%。3个今年拟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已全部动工,提前完成“新开工项目今年9月底前全部开工”的任务目标。三水区省市重点项目共有64个,1—6月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0.07%;高明区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1.4%。

此外,截至6月中旬,南海区已经完成省市重点项目投资137.0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85%。而截至5月底,南海区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排名佛山第一。

精准招商

产业项目向“新”发展

除了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一大批精准招商而来的优质项目也成为佛山稳住经济经济大盘的发力点。5月16-17日,佛山五区同步揭牌成立招商局,开启了佛山招商新阶段、新模式,尤其强调各区结合自身实际,瞄准产业发展方向,以大招商、招大商促大转型、大发展。

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佛山签约引进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共计225个,签约投资总额达1967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49个,签约投资总额1403亿元。

梳理目前各区的重点招商项目可以发现,佛山正聚焦新赛道、新经济,龙头项目带动的特点尤为凸显,产业项目全面向“新”发展。

南海区今年上半年引进67个超亿元产业项目,签约投资总额505.4亿元,平均每日实现引进投资额2.8亿元。当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83.6%,大部分集中在南海重点发展的“两高四新”产业,包括了投资额100亿元的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投资额50亿元的海天大健康绿色产业项目、投资额30亿元的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鸿浩光电半导体、华数机器人项目、依托钟南山院士团队科研平台打造的大健康产业暨防疫科技园项目、深国际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基地、徐工集团等项目,以及仝小林院士工作站、雒建斌院士工作站等一批院士项目。这些项目均为各自领域的龙头项目,为南海新兴产业集聚提供了重要牵引。

今年1-5月,顺德区引进产业招商项目3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招商项目10个。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黄金珠宝创新生态城项目一期、美的数字科技产业园项目两个百亿项目。其中,美的数字科技产业园落地“最牛小镇”北滘,将再投100亿元建设高于“灯塔工厂”标准的数字科技产业园,打造万人机器人保有量超过1000台的标杆智能生产基地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拟吸纳全球科技研发人才超2000名。几乎在同一时间,顺德区均安镇举行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仪式,涉及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领域,总投资超100亿元,未来总产值有望超过300亿元。

三水区瞄准“4 2”产业集群精准发力,上半年共引入超亿元项目46个,合计投资额超580亿元,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其中,5月29日,一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在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签约、动工,以迪马股份项目为例,预计总投资25亿元,涉及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数字科技产业等领域。高明区累计引进项目42个、总投资额328亿元,新绿色现代中药华南总部等6个超10亿元项目签约落地,同时成功举办“大湾区新机遇 大枢纽新高明”城市价值与产业空间推介会,现场签约重大项目68个、总投资1040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落地,用脚为佛山发展投票,也为佛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发展大园区

强化工业用地连片统筹

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占地315亩,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占地340亩,美的数字科技产业园占地539亩……一批重磅项目的相继落地佛山,不仅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也对充足连片产业土地储备提出要求。

佛山工业用地供应紧张并不是秘密,顺德、南海两大制造强区的土地开发强度更是长期超过50%,且土地碎片化问题突出,需要在存量上“找办法”;高明土地开发强度较低,但存在一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等问题,土地资源亟待盘活。为了给优质产业项目腾挪出充足的空间,佛山强化产业用地统筹。一方面,从存量入手,佛山去年全面发起村改攻坚战,提出力争2021-2023年拆除13.8万亩村级工业园,推动全市低端、低效、破旧村级工业园区在2023年退出历史舞台。截至6月底,佛山累计已完成破旧低效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约14万亩,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拆除7683亩,这为产业发展腾挪出了大量空间。

南海区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南海区已供应产业用地46宗,供应面积2683亩(含已出让和正在挂牌宗地),是去年全年的两倍,工业用地供应面积创历史新高。顺德区则预计上半年挂摘牌工业项目共54个,出让工业用地4007亩,面积超过去年总和。今年全年,顺德计划供地面积超7000亩。腾挪出来的空间进一步集中成片储备,成为产业招商的丰厚“家底”。

在此基础上,佛山的第二个思路是建设大园区。佛山“城不城、村不村”“工业不成片、产业不成带”的形态,已经成为战新产业发展的掣肘。今年1月,佛山市市长白涛就发出了部署发展“大园区”经济的强烈信号,提出规划建设超400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160平方公里的临空大型产业园区以及54个万亩以上工业集聚区。今年7月8日,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通过“大园区”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位于三水区的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港产业园(以下简称“云东海生物港”)是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起步区,也是“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之一,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优质医疗服务等领域,自去年下半年启动规划建设以来,已引入2个超百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储备项目超过80个,意向投资总额超450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的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将打造成综合性医疗产业投资孵化平台。园区周边已布局有省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中心、珠江医院三水分院(一所临床研究医院),预计近期省药监局审评认证中心佛山分中心以及一系列的临床前动物实验平台也将相继落子。

营商环境

项目落地提速“领证”

在佛山的稳经济促发展的蓝图上,项目为王,环境是金。佛山不仅要为优质战新产业腾出空间,更要成为他们茁壮成长的沃土。去年,佛山提出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如今,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质的营商环境,成为佛山上半年推动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开工的推动力。

6月30日,位于南海狮山的佛山国际陆港枢纽总部大楼封顶,作为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首期项目及国家多式联运核心启动项目,佛山国际陆港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生产服务业(国际物流)功能区。该项目于2021年6月28日完成土地摘牌,次日就举行了动工仪式,是南海“拿地即开工”的经典案例。而从正式动工建设到总部大楼主体结构封顶,正好一年时间。

信扬科技成像模组项目综合运用“容缺办理”等机制极大缩减各项审批时间,从投资到落地仅用了3个月,从取得地块使用权到正式开工用了5个月,从开工到封顶用了6个月。美的集团数字科技产业园项目,顺德专门成立服务专班,促使项目从筹划到签约只花了4个多月时间。佛山国家高新区云东海生物港科创中心项目,在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两级代办服务专班共同辅导下,仅用15天便完成图纸预审并取得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间压缩约60%。

2022年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佛山凭“一照通行”改革入选,被认为在“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

截至5月底,佛山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20.3万户。目前,全市办理“一照通行”业务已超过8.6万笔,平均每户企业减少跑动2.28次,平均为每个企业节约办事时间10天,总审批用时压缩70%,提交材料数量压缩50%,为市场主体节省材料近50万份。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资料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