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袁绍多少兵(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汉末三国时代,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董卓作乱,嗜杀成性,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在这十几路诸侯中,袁绍被推举为盟主,实际上,在当时,袁绍的官职并不是最高的,那么,官职最高的是谁呢?

十八路诸侯袁绍多少兵(十八路诸侯讨董卓)(1)

这十几路诸侯都有谁呢?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和曹操。

先看一下史书的记载, 《三国志 武帝纪》: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太守,是中国战国至秦朝时期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州牧就是刺史,是一样的官职。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汉代封为王爵者,设有王国的一套职官,重要的职官有傅及相。傅、辅佐国王个人的行动;相,管王国内的民事。其职权相当于郡之太守,均由朝廷任命。

东汉的将军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

这里面,袁绍虽然是盟主,但是,官职却并不是最高的,袁绍只是渤海太守,太守,官职在州牧和刺史之下,所以这里面,官职最大的,应该是后将军袁术。曹操的奋武将军,是一个杂号将军,而后将军是名符其实的正牌将军。

十八路诸侯袁绍多少兵(十八路诸侯讨董卓)(2)

因此,最大的是后将军,然后是州牧、刺史、太守。

袁绍为了让自己更有震慑力和说服力,自封为车骑将军,以达到位高显赫的目的。《三国志 袁绍传》记载:绍自号车骑将军,主盟。

当然,袁绍当盟主,是因为他家四世三公,地位显赫,加上实力最强,因此,才成为盟主。袁术虽然是袁绍弟弟,是正妻所生,但是,袁术的实力不如庶出的袁绍强大,未能成为盟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