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脑起搏器手术有效果吗(什么是脑起搏器)

相信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都会想到已故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认为这只是一种少见的变异疾病。

什么是帕金森?

根据医学上的界定,帕金森属于一种神经病变疾病,老年人比较常见。是由于脑中多巴胺黑质产生过多,刺激到神经系统,继而诱发神经元病变,神经信号无法传输所引起的疾病。

得了帕金森的患者,会因为神经元的传递失败,导致神经系统瘫痪,虽然大脑正常,但是对四肢,五官等位置的控制会渐渐被隔绝,最后诱发一系列并发疾病,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

另一方面,帕金森病虽然少见,甚至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录在《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但从实际的临床病例数量来看,65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神经系统疾病的1.7%,加之庞大的疾病人群数量,患者人数仍然很多。

但也正因为如此,现代医学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帕金森以及相关综合征的治疗和研究,早在20世纪初,针对帕金森的临床治疗,就开发出了“脑起搏器治疗法”。甚至有人戏称,这就相当于是给患者“开脑洞”,已达到治疗帕金森的目的。

帕金森脑起搏器手术有效果吗(什么是脑起搏器)(1)

被称为“开脑洞”的脑起搏器治疗方法,究竟是什么?

脑起搏器,严格意义上应该是手术的协助仪器,真正医学上的学名,称为“脑深部电刺激疗法”,简称DBS。

那为什么要称其为“开脑洞”?是因为需要通过手术方式,在大脑创造创口,然后通过对大脑深处的生物电强刺激,将脑深部的核心强行激活,继而达到疏通神经元,传递神经递质,帮助帕金森患者恢复的目的。

可能有些朋友会听得云里雾里,我们可以将其类比成“心脏起搏”,对于一部分急性心脏病,或者心衰的患者,往往需要通过强电起搏,来重新激活心脏跳动。

脑起搏器也是同样的道理,先在大脑上破开创口,然后输入强电刺激,达到激活神经系统,治疗帕金森疾病的目的。而根据临床数据表明,大部分帕金森患者通过DBS治疗,完全可以做到正常人独立生活的标准,健康质量也能够大大改观,可以说是治疗帕金森疾病,最为主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所带来的好处,也是肉眼可见得多。

帕金森脑起搏器手术有效果吗(什么是脑起搏器)(2)

通过脑起搏器治疗(DBS)后,帕金森患者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关期会明显减少”

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因为神经元传递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病变,会出现肌肉震颤失控,运动功能下降之类的症状,我们称这种状态的患者为帕金森“关期”。

而通过吃药,亦或是其他的治疗手段,患者的神经系统传递暂时正常,被称为帕金森“开期”。

在通过DBS治疗以后,帕金森患者即使少吃药,或者不吃药,关期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减少下降趋势。这也是为什么脑起搏器疗法直接且有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失控异样动作减少”

帕金森患者因为缺乏神经对肌肉,骨骼的掌控,因此会产生例如肌张力障碍性症状等并发疾病,常见的比如肌肉痉挛,出现莫名的下垂或者投掷样动作等。这些都是神经系统病变,对肢体控制不足的表现。

而通过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性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修复和改善,神经系统对于肌肉的控制也会变得更加稳定和灵敏,例如震颤,痉挛等失控异样动作也会相应减少。

“药物的服用剂量能够降低”

在进行脑起搏器治疗以后,帕金森患者通常仍然需要服药来辅助治疗。但因为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因此服药的剂量也能够有所降低。

对于帕金森患者而言,一般情况下会以美多巴之类的神经药物作为首选药剂,如果长期摄入,且不说副作用隐患,对于肝脏的代谢负担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于老人而言。如果能够通过治疗方法,直接降低药物剂量要求,意味着副作用风险降低,对肝脏的伤害也会减小,大大提高了老人健康的稳定性,自然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结果。

帕金森脑起搏器手术有效果吗(什么是脑起搏器)(3)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虽是罕见病的一种,但如果基于总体患病人数看,患者实则不少,他们同样值得医学和医疗去关注,去改善。所幸,就我国而言,并没有放弃这类患者,近二十年来,我国在全国推广的脑起搏器治疗学习班,已经多达30多期,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人才,投入到了帮助帕金森患者,为他们解除病痛的事业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帕金森真的能够成为完全治愈,且没有终生隐患的疾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