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

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

你是否被以下这些谣言糊弄过呢?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1)

Top1:“左右脑年龄测试”靠谱吗?

10月中旬,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个小测试刷屏了:回答几道问题,就能测出你的左右脑年龄!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2)

真相:北京青年报的记者采访到了某科技公司的程序员陈先生,他表示,通过网址破解了测试代码以后,发现其出现的大脑年龄答案都是随机的。也就是说,你使用完全一样的答案去重新回答测试题,很大可能会出现与第一次作答时完全不一样的左右脑年龄数字。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3)

多年从事脑研究的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也表示,人体大脑不存在左右分工的问题,“从事比较复杂一点、高级一点的心理活动时,都是左右脑协同操作。”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4)

网友戏说:

@小仙女bb:该测试因多人举报已被叫停。

@米西MIX:万年不变的套路,可是我还是不幸落坑。

@狮子座福娃:其实就是一种娱乐,就跟星座测试似的,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参考,没有太大意义,也没有必要当真。

Top2:支付宝来电请你转账检测?

双十一将近,捂好自己的钱袋子了吗?近日有谣言声称,在用户支付宝账户出现问题时,阿里巴巴集团职员会致电用户帮助检测、把钱转入安全账户。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5)

真相:支付宝官方客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要求用户将金额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支付宝透露,目前实时智能风险系统会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如果发现用户可能产生被骗风险,会通过短信、页面弹窗等方式向用户揭示风险,提示用户谨慎操作,避免可能掉入不法分子设计的骗局。用户一旦接到风险提示,应马上终止操作,避免陷入骗局。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6)

网友戏说:

@ZFL颜如玉:静静期待双十一那天清空购物车。

@我才是真的陈笑天:这届骗子的骗术有待提高。

@就这样罢o_O:抱紧自己,因为双十一之后还有双十二。

Top3:网上现“莫言牌”鸡汤?

“莫言:我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苦日子的男人。”这段话被@董郎dxp的博主在10月24日发到微博上。截至10月27日晚11点被转发了近5万次。莫言在10月26日深夜被@后回复:“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7)

真相: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掀起一阵“莫言热”。同年12月16日,《深圳晚报》发表报道《莫言功成名就背后:小学文化妻子默默陪伴33年》,网友“风车后的回眸”在“文学城”转载的报道下方评论道:“应该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年长时陪原配过好日子的男人。尤其是后者,实在是少之又少啊。”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8)

网友戏说:

@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这不是莫言第一次“躺枪”。此前,网络还流传着“莫言小说里最深刻的十句话”。

@无眠的福豆:不止莫言,“传说中”的作者还有仓央嘉措、杨钰莹、林徽因……甚至琼瑶的电视剧。

@悦巧轩70152:用一些社会名人之口说出的名言,可以产生放大的效应,所以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

Top4:上海松江有轨电车脱轨了?

10月26日,带有“松江有轨电车脱轨了”“乘客下车把有轨电车推回轨道”等标题的视频和照片在社交媒体热传。在一段时长10秒的视频中,十几个人站在一辆有轨电车的一端车头,将有轨电车推入轨道,随后画面很快结束。从视频画面看,拍摄路段为松江现代有轨电车T2线新松江路段。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9)

真相:对此,上海松江有轨电车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回应,因有轨电车新松江路江学路口的道岔还未通电,今天在进行8号车的换道作业时,现场工作人员以人工推行的方式帮助车辆从上行线调至下行线,属于调试过程中的正常工序,并非网上所传的所谓“车辆脱轨事故”。此外,新松江路有轨电车T2线目前正在线路调试阶段,尚未正式运营,故车上并没有载客,不存在“乘客下车推车”的说法。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10)

网友戏说:

@理想是无赖:作业不带护具,不做警示区域,就是这样的结果。

@导程信息:是不是应该反思下作业围栏呢,施工告示牌呢?

@Bronda橙:以后网友遇到类似的新闻还是要谨慎处理。

Top5:未标“GB18186”代码酱油致癌?

近日,一则网络流传的消息称,“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公布:国家标准的粮食酿造酱油有国家标准代码,酿造酱油代码为GB18186。凡没有这个代码的酱油,都是化学黑焦糖勾兑产品,食用后使人患上肝癌!市场上所有酱油,不管是哪些名牌,只要没有这个代码一律不要购买!赶快转告亲友不要买,买了也要扔掉,看看你吃过这类有毒的产品吗?”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11)

真相:

1.国家卫计委辟谣:从未发布网传公告

记者致电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标准管理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他们从未发布过与网传消息相似的公告或新闻。

2.没有“GB18186”代码的酱油就不安全吗?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局于200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酿造酱油》中介绍,酿造酱油是以大豆、脱脂大豆、小麦、小麦粉或麸皮为原料,符合标准的酿造酱油才能标注“GB18186”。大部分酱油在产品标准号一栏都标有“GB18186”代码。至于进口酿造酱油,它们不使用我国的国家标准,因此也未标识“GB18186”。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以超市里买得到的进口酱油一定是安全的。

网友戏说:

@加简在途:世道变了,打酱油也开始复杂起来了。

@zj-wong:进口的好不好得另拿标准来衡量,这个没法说。

@醉新绅士:在中国,对于造谣者的惩戒太轻!

Top6:眉毛等毛发越剃越浓?

这种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眉毛、胡子等毛发越剃越浓、黑、硬。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12)

真相:对于这个流言,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头发少的人希望通过常剪头发来增多头发,需要除体毛的女士担心体毛越来越多,越来越粗,越来越黑。实际上,毛发是多是少,是粗是细,是黑是浅,都和你是剪了它,剃了它没有关系,这些是由基因和荷尔蒙决定的。直接影响毛发生长的毛囊,它藏在皮肤的深处,仅仅是表面的剪切,不会影响到毛囊,所以也就不会对毛发的状态产生什么影响。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流言是真的,那就不会有为秃头而烦恼的人了。天天刮胡子的男士,也会渐渐都变成是大络腮胡子,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13)

网友戏说:

@辣条是什么东西:秃头者的福音来了,可惜是个谣言!

@隔阂时光:小时候被妈妈剪掉过眼睫毛,听说就是因为剪剪更好看,捂脸。

@开心果kk:只有这条谣言让我笑出了声。

来源:东方网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14)

往期精彩

4月份十大谣言(十月谣言榜新鲜出炉)(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