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字诗趣味(汉语独有的叠字有多神奇)

叠字又名重言,是以两个相同的字来摹拟物形或物声,当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以重言叠字来表现,叠字在音响上有极微妙的功用,既可以使语气完足、意义完整,又可使声调动听。叠字如用得灵妙,可以达到“摹景入神”、“天籁自鸣”的妙境。

在《诗经》中,叠字已用得很多,如“佩玉锵锵”是摹拟声音的,“蒹葭苍苍”是涂敷色泽的,“籊籊竹竿”是图绘形象的,“有狐绥绥”是表现动作的。

前人对于叠字的探讨分析,篇什甚多,但只知叠字的美,还不曾能寻究到叠字的音响妙处里去,譬如为什么“干剥剥”的剥剥真的有了干义;“闹火火”的火火真的有了闹义,其实必须探讨这种声义的相关性,才算是寻本溯源的讨论。

叠字诗趣味(汉语独有的叠字有多神奇)(1)

试看古辞《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青青河畔草”是写近景,“绵绵思远道”是写远景,写近景时用齿音“青青”,写远景时用唇音“绵绵”,齿音尖细,表现近景的清晰;唇音宽泛,表现远景的邈茫,绵绵应该是长远不绝的意思,后人将绵绵作细微解,是由引申而来的,“绵绵”与云山漠漠大海茫茫的“漠漠”、“茫茫”一样,都是唇音明纽字,用以表现遥远绵邈的境界很能传神。

叠字诗趣味(汉语独有的叠字有多神奇)(2)

又如古诗《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一连六句,皆用叠字,都极生动。“青青”是用齿音的尖细来表现近景的清晰,“郁郁”是用深厚的喉音来涂抹园林幽暗的色彩,引用王了一的说法,以为喉音影纽的字,如荫翳幽隐及抑郁等字,表示黑暗的色彩,这儿把园柳画得很幽暗,目的在将全诗的主题-楼上明艳的美人-衬托得格外突出,令人注目。

“盈盈”是描绘美人的轻盈娠好,而轻、盈、清、嫁都是平声清韵字,属于严可均的耕类,引用刘师培的归纳,耕类字有轻巧虚悬的意思,所以“盈盈”二字是从韵类上去摹拟物态的。

“皎皎”、“娥娥”是见纽疑纽字,都是牙音,据曲学家的意见,牙音有豁显的感觉,这“皎皎”、“娥娥”二句,所以能将美人的丰采勾勒得十分突出,除了因为主题本身色泽鲜红明艳外,还借助于音响的效果。

而“纤纤”字又用尖细的齿音来摹拟细巧清瘦的素手,也是十分适当。姜任修说本诗“写此间、此物、此景、此情、此时、此人,色色俱佳。”(《古诗十九首绎》)所以能“色色俱佳”,得力于叠字的音响效果处真不小呢。

叠字诗趣味(汉语独有的叠字有多神奇)(3)

同样的道理,试看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前人都很欣赏这四个叠字,如郭彦深说:“漠漠阴阴,用迭字之法,不独摹景入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翁方纲也说:“右丞此句,精神全在漠漠阴阴字上。”前人只说这些叠字用得好,还说不出所以好的缘故。

其实“漠漠”是明纽唇音字,有着宽泛不明的意味,“阴阴”是影纽喉音字,有着阴暗的意味。前者写水田辽阔的远景,后者写夏木荫翳的近景,可说各极其妙。而积雨沉沉、烟火弥漫的村野风物,都隐隐约约地藏匿在这四字里,至于闲适的心境、静观的乐趣,无一不能从这四个叠字中体味出来。

叠字诗趣味(汉语独有的叠字有多神奇)(4)

又如张仲素的《秋夜曲》:

丁丁漏永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丁丁”在这儿是摹拟声音的,漏声丁丁,把时间敲响了,唯其在夜长不寐、万籁俱寂的时候,漏声才传得那么远、那么清澈!点、滴、丁、当,都可以用来摹拟水珠的坠落,在秋夜听去,点点滴滴,都敲到心上来了!

“漫漫”是明纽唇音字,与前面所举的“绵绵”、“漠漠”一样,有着宽泛不明的涵义,给人以黑暗、散漫、迷蒙的概念,用来形容微露月光的轻云,是颇为恰切的。

叠字诗趣味(汉语独有的叠字有多神奇)(5)

再则如苏东坡的《台头寺步月得人字》诗: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赵克宜批评这两句诗说:“诗中用迭字,能使其余五字精神毕见,最佳。”赵氏称赞这“浥浥”、“离离”四字,将“炉香夜泛,花影摇春”的景色,写得“精神毕现”。

这种称赞是可以用学理来支持的:“浥浥”是影纽字,影纽字有许多是含有阴暗的意义,而又是短促的入声,正可以表现出阵阵地、间歇地浮动着的暗香。况且浥浥原有润湿的意思,是应该诉诸触觉的,却混合在嗅觉的感受里,所以感受得分外具体。

“离离”或可写作“历历”,是罗列的意思,形容花影像麦浪穗海一般罗列起伏,摇动了春光。离离是支韵字,支韵有“绵密”、“平陈”的感觉,用来形容一片平陈的花海,自有“声与境会”的佳致。

叠字诗趣味(汉语独有的叠字有多神奇)(6)

上面所举“叠字”都是“形容词”或“状声词”,其实诗人也可用“名词”为叠字,韵味也特别,如清人郭昆甫的《广水早发》:

抱头云起峰峰立,吹面风来树树眠。

“峰峰”、“树树”,它的用意不仅是重出,而是将此重出字化作“叠字”来形容物境,“峰峰”读时稍作停顿分开,名词一一孤立,像在说“一峰一峰地”,多到十个百个。“树树”读时稍作停顿分开,像到千株万株,不同于惯常的叠字,但一样“以声摹境”,两幅清晰的画面,以靓秀之笔,画得风光细腻。“树树眠”三字更觉馨逸无边。

叠字诗趣味(汉语独有的叠字有多神奇)(7)

结尾举刘长卿的《听弹琴》诗,在音响的安排上别有妙处,其起首两句是: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泠泠”是状声词,是明里写琴声;但“静听”二字乃是“泠泠”二字的和声(其实“七弦”二字读来也像琴声悦耳),却是在暗里写琴声。因为“静”字是上声静韵,“听”字在去声径韵(亦可读平声青韵),而泠泠是平声青韵字,静、径、青三韵古韵是属同一部的,后来声调虽有不同,但比作琴弦上遥应遥和的和声却是十分美妙。

至于“松风寒”本来是一种琴调名,也可故意作寒冷的风涛看,就利用这三字的歧义性,同时受“泠泠”二字的关连,也就从琴调中双关出松风寒冷的意思。而这寒冷的感觉却又用听觉去感受,附带产生了接纳感官交综移就的效果。所以这十字中,有着许多双关的妙用与暗藏的音响,不去细心寻绎,不可能成为它的“知音”!

#诗词##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