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为什么能称世界名画(你能从最后的晚餐的十二门徒里找出叛徒犹大吗)

最后的晚餐为什么能称世界名画(你能从最后的晚餐的十二门徒里找出叛徒犹大吗)(1)

《最后的晚餐》

“叛徒”是指有背叛行为的人,这个身份历来被世人所不齿,无论在古今中外,始终是千夫所指的败类。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马可福音》: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就给了犹大30块钱。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

达.芬奇笔记中的草稿

《最后的晚餐》是副壁画,1470年前后,米兰公爵鲁多维科.斯福尔扎准备扩建圣玛利亚感恩教堂的修道院,就找来了28岁的达.芬奇和另一位米兰建筑师,对修道院共同进行设计和改建。1496年,达 芬奇选择修道院餐厅北墙绘制他酝酿已久的油画。

关于这幅画,还有段趣闻:《最后的晚餐》耗时数年,达 芬奇一直不辞劳苦的作画,从不懈怠。有几天,犹大的形象把他难住了,他的工作就完全听了下来。修道院院长非常恼火,因为当时是按时间付酬,就打算扣达 芬奇的工资。后来这幅画完工后,米兰公爵前来参观,一眼就看出画面上的犹大就是修道院院长。

其实达芬奇选择这位院长做模特儿,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的报复,而是在这两个人身上发现了共同点,那就是贪财。

得了画好这幅画,达 芬奇做了精心的准备。中世纪广泛运用湿壁画颜料,而他使用的是自己发明的混合颜料,其中混合了有机物,据说是鸡蛋和牛奶。由于这幅画是画在泥灰墙上的,达 芬奇来不及等泥灰彻底干透就开始作画,而且颜料涂得很薄,结果仅仅过了50年,画面上就出现了霉斑。为了保护这幅传世之作,教堂方面费尽心力加以修补,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停过。

最后的晚餐为什么能称世界名画(你能从最后的晚餐的十二门徒里找出叛徒犹大吗)(2)

耶稣受难图

也许有的童鞋会问,耶稣后来怎么样了,故事的结局是:耶稣由于被犹大出卖,被j祭司长、长老、和经师们鞭打后,钉死在十字架上。而犹大良心发现后悔了,扔掉30块银币自己在一棵树上吊死了。

画和故事都讲 完了,那么,你能从《最后的晚餐》这幅画里找出哪个是叛徒犹大吗?数一数,是第几位?【文/独话寒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