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

很多车友可能疑惑全合成机油与半合成机油有什么区别,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半合成机油难道真的是全合成机油与矿物质机油的混合产物么?这种观点如果放在20多年前或许成立,但在现如今已经不在试用。实际上在美孚与嘉实多的实际博弈之后,机油领域中的很多设定都已经崩塌。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1)

20多年前市面上没有全合成机油,也可以理解成那时还没有产生“全合成”这个名词,那时候只有矿物质、半合成、合成机油。早期SAE对机油分类的定义很明确,以原油提炼废料(塔底油—石蜡、沥青等)为材料制造的机油为矿物质基础油。如此1类、2类、2类 以及3类基础油都被定义成了矿物质基础油,标准称呼为“石蜡基”基础油。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2)

石蜡是源于石油中的,石油是矿物质、石蜡也可算作矿物质(也叫矿物蜡,这与后面要讲的GTL费托蜡是不同的),所以SAE早期定义中把1、2、2 、3类基础油定义成矿物质机油是没问题的。而4类基础油pao则是油天然气直接制备成规则的长链烷烃,这个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气转液(GTL也是利用天然气,但与pao还是存在差异)。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3)

实际上这时候SAE对机油的定义看似比较严谨,但实际上依然存在漏洞。除了一类基础油是简单的分馏石油组分再辅以溶剂精制以及溶剂脱蜡、补充精制(老三样),成分没有被人工干预。二类、三类基础油经过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加氢精制等过程后,天然组分已经被人工化学手段所改变。比如将一类基础油中高倾点的“正构烷烃”异构化为倾点更低的“支链烷烃”。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4)

这叫不叫人工合成?人工化学手段改变了天然的分子式,那就叫人工合成,这是个标准概念,而绝非偷换概念。谁能说人工合成产物不该叫合成产物?人工改变C分子排列制造的砖石难道不叫人工合成钻石?难道要叫矿物钻石么?所以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个漏洞也很明显,有没有机油企业去钻这个空子也仅仅是时间问题,终于嘉实多第一个坐不住了。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5)

嘉实多与美孚的第一局较量

早期机油档次如合成、半合成字眼可以用来作为区分基础油的标准,那时候的合成机油一定是4、5类油调制(100%pao几乎没有溶解添加剂的能力,机油性能会下降)。半合成一定是4类基础油与2、3类基础油的混合产物。但嘉实多最早用高性能3类基础油加全新配方(添加剂)作为合成机油销售,美孚当然不能容忍。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6)

所以第一次的博弈就是鄙人在上文中所提到的—3类基础油到底算不算合成机油?嘉实多给出的说法有两方面,第一就是广为流传的自然界不存在机油,工厂生产的机油就是人工合成的。第二就是分子式的改变,pao是通过化学手段将短链α烯烃(碳数一般为8-10个)转换为规则的长链烷烃,如果这叫合成机油。那么制备三类基础油的加氢裂化以及异构脱蜡过程将正构烷烃转换为支链烷烃算不算人工合成?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7)

肯定是算合成的,所以美孚与嘉实多的第一局博弈完败。之后没多久SAE也修改了对合成机油的定义,将早期“石蜡基”范畴内的机油为矿物质机油的定义删除,并将这类人工合成新成分的机油也定义为合成。从这时开始机油领域一系列设定出现崩塌,因为在这样的规则下除了一类基础油外,其它类基础油都可算作合成基础油。如制备二类基础油的加氢处理,本就是将组分中不饱和化合物变得饱和,所以说人工合成也没问题。

实际上很多车友都觉得这时BP在钻漏洞,但真是这样么?只能说SAE早期制定的标准太过于不严谨,同为矿物质的天然气人工化学改变分子式称合成,那么石蜡基基础油通过化学手段改变分子式凭啥不能叫合成?当然在SAE调整合成机油的定义后,严谨的说市面上已经不存在半合成机油了,甚至连矿物质机油也不存在了。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8)

从此也就由过去的狭义合成机油(PAO、酯类)逐渐向着广义合成机油过渡(2 类、3类以及3 类基础油)。所以现在哪位车友在机油瓶上看到“矿物质”、“半合成”字样?而是以“合成技术”、“合成”来取代,以至于连蓝壳、速霸都开始标全合成。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的确是合成的。至于全合成是美孚在与嘉实多博弈失败后,面临广义合成取代狭义合成的尴尬局面,为了区分自己产品的优异性能而不得已而为之。但结果是大家纷纷效仿。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9)

嘉实多与美孚的第二局较量

在第一局的“合成形式”博弈中,美孚输得彻彻底底,而第二局博弈则是针对性能方面的比拼。结果就是嘉实多以三类基础油辅以新一代添加剂(配方)的合成机油在性能上丝毫不比美孚pao加老配方的合成机油差,至此机油领域中为Pao独大的时期结束,基础油的高低已经不能完全代表机油的性能。当然在极寒条件下Pao依然碾轧众生,但并不是所有汽车都在极寒条件下运行。

在这之前主流观点皆认为决定机油性能的是基础油而非添加剂,但这次博弈后添加剂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或许各行各业最终都离不开“科技与狠活”。可以说现如今使用新配方添加剂的广义合成机油的性能远比20多年前的狭义合成机油更好。至此合成、半合成乃至于矿物质这类词汇已经不能用于区分基础油,而更多是在反应机油的性能,比如黏度指数、倾点等等。

若比较某一品牌的顶配全合成、全合成、合成、合成技术机油,黏度指数一定是曾逐一降低,而倾点则是逐一升高。所以如今这些名词能证明的仅仅是机油的性能,而没办法用来区分基础油了。如3类基础油,它是个大范围、也可看作是通过某类技术而制备的基础油,它的性能可高、可低(比如蜡去除得越彻底,越耐低温),高级别的三类基础油配顶极添加剂性能堪比Pao,而低级别的三类基础油视作矿物质机油也没问题。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10)

采用GTL技术制备的3 类基础油

之前说的2、3类基础油都属于石蜡基,也就是利用加氢处理、异构脱蜡、加氢精制去改变原有的分子状态。但GTL技术则是用天然气合成蜡(费托合成蜡),也就是说此时的蜡并非石油中的石蜡,而是利用天然气人工合成的蜡。之后再利用三类油的制备方式加氢异构成基础油。如上图所示(图中的石蜡是错误的,氢气 甲烷经费托合成的蜡已不再属于石蜡范围)。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11)

如上图所示关于关于费托蜡的解释,可以说费托蜡是典型的合成蜡,那么以合成蜡为原料的基础油算不算合成机油?算不算全合成机油?答案是肯定的,以GTL技术生产的基础油只能是合成机油。道理很简单,原料都是100%人工合成产物,那么以费托蜡生为原料所制备的基础油凭什么不是全合成?这就是“广义全合成”的实际意义。

所以在当年嘉实多与美孚间的博弈取得胜利后,合成、矿物质机油的界限模糊,如果按照刻板的解释那么除了1类基础油,其它类基础油都可算作合成油。但1类基础油早就不同于乘用车领域了(二类油都少见,现在三类基础油消耗量最大),也就是说现如今乘用车所能使用到的机油皆在“广义合成机油”的范畴内。那么还有矿物质机油么?还有狭义的半合成机油么?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12)

答案是否定的,就如上图(鄙人觉得归纳得挺有趣,但也不完全),三类基础油可以覆盖到三个级别。它可以是矿物质机油、可以是半合成、也可以是全合成(按性能高低进行划分)。虽然都叫三类油,但性能也分三六九等,比如蜡脱得彻不彻底、黏度指数有多高等等。比如嘉实多VHVI技术生产的三类基础油黏度指数通常在125-130之间。

而壳牌XHVI专利技术生产的三类油黏度指数超过了140,同样美孚也有制造三类基础油的专利技术MSDW。所以即便都叫三类油但性能也可能是参差不齐的,性能差的加点低级别添加剂可以是狭义的矿物质机油(瓶上只有合成技术字样)。性能中游配上中端添加剂可以是狭义的半合成机油(瓶上会标注合成或全合成字样),性能顶级的三类基础油加上顶级配方就是狭义的全合成机油(瓶上标注全合成或超级全合成,未来是不是还会有新命名真不好说)。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13)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全合成机油都是3类基础油做的,只是说3类、3类 (GTL)基础油未开的潜力很大。还是有不少的机油是采用Pao的,只不过现如今的半合成机油早已不是pao 矿物质基础油所组成的了。因为过去狭义上的矿物质基础油在如今也早已属于广义合成基础油范畴,既然原料都是广义合成基础油,那怎么可能还存在矿物质机油、半合成机油呢?所以现如今机油瓶上找不到矿物质、半合成的字样,只有合成技术、合成的字样。所以现如今的半合成机油一般都是3类基础油,也就是广义上的合成机油。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差(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14)

至于半合成机油的性能?肯定不如全合成机油,不必说太多,黏度指数140的与180的能一样么?当然不一样。但若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如果一辆车的需求仅为100,那么黏度指数140与180还能分出高下么?日常转速连3000都到不了,那还需要机油在极限状态下的保护能力么?就拿当下市场为例,同品牌顶级全合成机油5W-40的黏度指数可以达到180左右。但合成(或次类全合成)黏度指数只有140-160左右,差的那20能不能用到取决于如何去用车,天天下赛道5、6千转狂飙,肯定是全合成更好。天天2000转在街上龟速,那么合成技术机油都够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