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一条跨江人行桥(广东珠江口将添双层过江通道)

新年即将到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再擂战鼓!12月31日上午,广东交通集团在广州南沙举行狮子洋通道项目先行工程建设动员活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过江通道——狮子洋通道是珠江口第一条双层过江通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超大的双层悬索桥。

广州第一条跨江人行桥(广东珠江口将添双层过江通道)(1)

狮子洋大桥作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采用主跨2180米双层钢桁悬索桥的方案“一跨过江”,江中心不会再建有桥墩,将创造“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第一。

广东交通集团总经理刘晓华表示,主桥狮子洋大桥一跨过江,将实现中国桥梁建设在跨度和规模上的再一次飞跃。他勉励狮子洋通道的建设者们志存高远,奋发进取,不断攀登桥梁建设新高峰,打造桥梁建设新名片。

狮子洋通道项目位于南沙大桥和虎门大桥之间

狮子洋通道项目位于南沙大桥和虎门大桥之间,起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终于东莞市虎门镇,西接刚刚全线通车的广(州)中(山)江(门)高速,东接常(平)虎(门)高速。项目全长约35公里,双向八车道,过江段采用双层桥梁方案,长约15公里,工期6年,全线设置11处互通立交、1处服务区、2处应急救援分中心。

广东湾区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太科表示:“目前,建设突破两千米级规模的双层悬索桥梁在国内外没有标准、先例可循,狮子洋大桥的建设将引领两千米级悬索桥的建造,促进我国桥梁高端制造产业链技术进步。”

项目位于珠江口,受台风、复杂地质等自然条件及通航、防洪、环保、安全、规划等控制性因素制约,建设条件极其复杂,工程难度极大。为贯彻落实低碳环保理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通过优化互通形式,采取低噪声路面、声屏障、下穿式隧道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广州第一条跨江人行桥(广东珠江口将添双层过江通道)(2)

建设这样一座“超量级工程”,需要系统集成、创新突破现有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项目的建设者已对大桥的结构体系、抗风抗震、工艺装备、防灾减灾等关键难题开展了大量的自主攻关,应用数智建造技术为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项目先行工程由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作为国内桥梁建设的“铁军”,保利长大近年来先后参建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南沙大桥,以及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一系列世界级工程。“我们将在之前超级工程建设中积累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扎实苦干,把狮子洋通道项目打造为优质工程、示范工程、精品工程。”狮子洋通道先行工程项目负责人罗人昆表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持续扩大,交通在城市连通、投资贸易、人员流动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狮子洋通道项目连接广州、东莞两市,商贸发达,制造业企业众多,对交通运输和物流的需求巨大。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打通两地对外交流的渠道,连接更多资源,创造更大的拓展空间,充分发挥广州、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功能价值。

按照预测,未来项目承担珠江口过江交通流作用显著,建成后能有效减轻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的交通压力,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的通勤距离缩短在1小时以内。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目前珠江口已相继建成虎门大桥、黄埔大桥、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等过江通道,深中通道正如火如荼建设。狮子洋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后,广东省推进规划建设的又一条珠江口跨江通道,是横向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都市圈、辐射东西两翼的东西向干线通道、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珠江东西两岸路网结构、缓解珠江口过江通道交通压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起到重要作用,为两岸民众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广州第一条跨江人行桥(广东珠江口将添双层过江通道)(3)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粤交集宣、岳路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粤交集宣、岳路建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粤交集宣、岳路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