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所学知识分析一种建筑前沿技术(用精度和速度让建筑更美好)

苏中帅看上去斯斯文文,却是扛着测量设备在荒野中奋战的一把好手。现任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建公司”)测量中心总工程师的他从事建筑施工工程测量工作14年,参与各类工程项目200多个、工作面积1500万余平方米,是工程测量领域的青年主力军。2022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用所学知识分析一种建筑前沿技术(用精度和速度让建筑更美好)(1)

苏中帅在工程测量领域崭露头角还是在2016年举办的北京市建筑工匠技能大赛上。“在此之前我参加的都是公司内部比赛,那是第一次参加北京市的比赛。在通州,我们临时找了宾馆,进行两天三夜的合作训练 。”苏中帅说,“比赛的时候非常紧张,其中,多测回测角项目考核时,测一遍转360度,要进行4遍。当时激动又紧张,手直抖,所以前两次有点慢。好在到计算的时候是我的强项,算的速度精度很快,比别的选手快了一半的时间,把时间追回来了。”在争分夺秒的比赛中,苏中帅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缩短时间,最后,他获得冠军,一举拿下2016年度北京市优秀建筑工匠荣誉称号。

“经过此次历练,到了2018年中美测量对抗赛时,情绪就比较稳定了。”苏中帅说。2018年底,他带领北京建工集团参赛队伍参加了首届中美测量对抗赛,在异国他乡和国外的测量工程师们展开了一场理论与技术上的巅峰对决。面对由18名美国测量专家组成的强大阵容,队员们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在国际赛场上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效率之高让对手为之震惊。最终他们勇摘桂冠,向美国同行展示了中国在测量领域的实力。

能取得如此成绩,与苏中帅的成长之路密不可分。2010年进入三建公司,他拜师全国劳模徐伟,执着地与艰苦的工作环境相随、与冰冷的测量仪器相拥、与枯燥乏味的数字相伴,始终无怨无悔。他参与了北至哈尔滨,南至海南,东至济南,西至新疆,遍布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项目200多个,累计工作面积超1500余万平方米,相当于100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在工作中,他始终服从安排,为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测量保障服务,曾先后为北京城市副中心A2项目、大兴机场航站楼、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等重点工程项目贡献力量。

其中,让苏中帅印象深刻的还要属参与大兴机场航站楼的建设,“大兴机场的指廊工程是其他企业负责施工的,由我们做控制,负责联接,这对准确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大兴国际机场项目的测量工作中,为保证5个指廊与主体航站楼完美衔接的精度,苏中帅丝毫不敢马虎,往返穿梭于范围内数以百计的测量控制点之间,紧盯着GPS接收机、精密水准仪和高精度全站仪,带领队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静态解算、高等级导线测量及精密水准测量校核。

“师傅徐伟有意锻炼我的规划和管理能力,根据我的方案进行讨论,师傅总会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给出更专业的建议。”苏中帅说。那时候他完全没有时间观念,往往到了中午还没有测完,团队便一直坚持到下午两三点钟静态解算完成了才去吃饭。冬天的时候他们不敢穿厚棉衣,不敢戴棉手套,在零下十五摄氏度的测量平台上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生怕脚步震动影响了测量精度。他对团队的“苛刻”要求为机场指挥部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数据分析报告,保证了机场指廊与主体结构的顺利接拢。

2019年,带队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测量定位工作的苏中帅始终践行“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工匠精神,对长安街重要行走路段及周边区域徒步测量,反复推敲施工方案,解决方阵米数偏差等诸多难题,圆满完成群众方阵放线任务;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作为青年突击队长的他克服大雪严寒,昼夜鏖战一线,圆满完成地坛医院、海淀方舱等多项疫情防控应急工程建设;2022年,他连续辗转3项应急工程的建设现场,奋勇踏上战疫之路……

面对一次又一次重大任务挑战,苏中帅始终脚踏实地、不怕困难、甘于奉献,坚守一线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苏中帅在管理工程的同时,又开始深挖工程测量数字化普及度的课题。“关于拼接安装的论文很多,但是有指导意义的几乎没有。我们现在也在思考如何把理论变成实践。一些高精尖的技术,比如无人机,现在已经从厘米精确到毫米级,那么在工程上怎么实现室内验机?”他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请教数字化大趋势下,工程测量如何走在前沿,将三维扫瞄、BIM模型和实际模型的衔接紧密连接,研究钢结构工程如何快速预安装,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劳动午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

来源:中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