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馆陈列区(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收官)

日前,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北京市文物局共同出品的文博探秘文化类节目《博物馆之城》第一季正式收官。节目选择八家不同品类的博物馆,通过嘉宾们真实深入的幕后体验过程,将跨越历史的动人瞬间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实现当下与历史的隔世对望,不仅彰显了古都风韵与时代面貌,更向社会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根基,在泛娱乐化的传媒趋势中,牢牢擎起了传播主流文化信仰的旗帜。

北京博物馆陈列区(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收官)(1)

全新拍摄视角

多维度认识、了解博物馆

博物馆在大众的传统印象中充满着庄严与神秘,不可触摸的展品,不可游览的区域,严肃的文字介绍板,都在无形之中拉开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如何打破空间壁垒,真正使得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博物馆的展柜走向大众,让博物馆“活”起来,是所有文博工作者一直以来面对的艰难考验。

北京博物馆陈列区(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收官)(2)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正式备案的博物馆总数204家,其中一级博物馆18家,位列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因此,《博物馆之城》首季选择这里作为探秘之旅的起始点,深入博物馆内部,将镜头对准未开放的区域,运用沉浸式的拍摄手法呈现“国宝”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完整过程,使大众可以全面立体、多个维度的认识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把文物的传统之美用可视化、互动性、年轻态的方式呈现出来,引领当下的审美标准,让博物馆以另一种面貌重新“活”起来。

北京博物馆陈列区(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收官)(3)

北京博物馆陈列区(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收官)(4)

挖掘文物背后故事

讲述更有温度的文化传承

除了对博物馆以及国宝文物的全面介绍,《博物馆之城》还深耕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情感内涵,通过饱含温度的表达唤起大众与博物馆的连接和情感共鸣。

在内容安排上,节目成立由单霁翔、李杰、冯琳组成的“博物馆探秘团”,去体验博物馆内不同工种员工的一天,感受博物馆的日常工作。通过探秘团成员和这些文博工作者的沟通交流,不仅能拉近文博行业和大众之间存在的无形距离,还能用另一种视角了解到文物保护过程中不为大众熟知的传奇故事。北京艺术博物馆前馆长王丹,从父亲王㐨先生手中接过文物保护的责任重担,让这份家族传承变成了家国传承;首都博物馆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研究员闫丽潜心研究生物揭展技术,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修复技艺,改变了书画修复持续千百年的难题;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在徐悲鸿先生病逝之后,第一时间将其所留作品以及个人收藏悉数捐献给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也由此成立;国家动物博物馆功勋大熊猫“良良”的饲养员王万民见到良良标本时的潸然落泪同样感染了众多观众;年过八旬的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终其一生为传承发扬紫檀木雕工艺贡献力量等等……聚焦文博行业幕后,关怀多年勤恳付出的文物工作者,才能更好的传递文化温度,让更多人愿意走入博物馆、深度体验与感受博物馆,实现更具有全民参与意义、更有温度的文化传承。

北京博物馆陈列区(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收官)(5)

北京博物馆陈列区(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收官)(6)

《博物馆之城》制片人、总导演景思斯表示,创作这档节目的文化源泉就是希望借此呈现博物馆文化的丰富多彩,展现一座城市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基于这样温度与深度并存的创作理念,才使得《博物馆之城》实现了从知识领域向普通大众传播的圈层突破。近年来,这类优质的文博节目不断涌现与“走红”,也印证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源于时代的选择,更是人民的精神需求。我们期待更多优秀文化类综艺的出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创新探索新的出口,创造更多可能。

北京博物馆陈列区(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收官)(7)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