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主要介绍乾隆皇帝禅让皇位于嘉庆皇帝大典仪式的过程,因何禅位及典礼有司负责官员本文不再赘述。

据《清史稿》记载,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国日久,经常有言,年至八十六岁即归政。乾隆六十年,高宗弘历下诏曰:“自古帝王内禅,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猝授受,礼无可采。今国家全盛,其详议典礼以闻。”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1)

乾隆皇帝二十五岁登基,凡在位六十年,他深思熟虑后决定将皇位禅让于皇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既嘉庆皇帝。从他下喻群臣的诏书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面对禅让还不忘对自己“表赞一番”,一不是荒废怠政而辞位,二不是天下巨变被迫让位,而是在国家“躬逢盛事”之时,自身“十全武功”成就之际将皇位禅让于嘉庆。区别于唐宋两代禅位的帝王,他要求群臣详细议定礼仪流程,绝不可“礼无所采”。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2)

这次禅位大典也成为一向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为自己举办的一次奢华无比的政治告别仪式(退位还是没放权)和一场隆重的光荣退休的庆典。

禅位诏书下达后,朝廷吉定储位,以明年为嘉庆元年。礼臣商定好禅位大典的礼节并详细订立流程。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3)

首先在禅位大典前,派遣官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并在大典当日有司各部设立,礼仪法规,仪仗卤薄,具体如下:

在太和殿设太上皇御座,正中设宝案,大殿左右设长条大几案,在宝案稍南,东西两侧摆放。大殿东楹另设诏案,西楹设表案,南北摆放,大殿一进门设嗣皇帝永琰的拜位,并铺设拜褥。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4)

殿外,在太和殿丹陛中设黄案,殿前陈仪仗卤簿,太和门外设步辇。午门外依次陈设五辂、驯象、仗马、黄盖、云盘等大驾卤薄。 太和殿檐下设中和韶乐,门外丹陛大乐。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5)

大典开始前,内阁学士奉传位诏书陈列于大殿内的东案(诏案),礼部官员陈列贺表于西案(表案),大学士等前往乾清门请皇帝御宝摆放于大殿内的左侧几案。

当朝大学士二人别立于太和殿两檐下,朝廷王公百官依序站立。外藩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诸国使臣位列班末。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6)

此时,钦天监官员前往乾清门禀报时辰,嗣皇帝嘉庆身着朝服驾出太子居住的毓庆宫。同时后扈内大臣二人(负责皇帝侍卫和出行工作的大臣,又称扈从大臣,一名是御前大臣,另一名为领侍卫内大臣)率侍卫二十人乾清门外集合。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7)

礼部设导引官二人,立于门阶下,设前引大臣十人立于太和殿殿后阶下。即将八十六岁,身着大清皇帝礼服的太上皇乾隆帝乘肩舆起身前往太和殿,嗣皇帝嘉庆帝则有礼臣引导跟随在太上皇之后。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8)

就在这时,午门左钟右鼓,钟鼓齐鸣,太上皇乾隆皇帝到达太和殿,但并不临朝。而是到太和殿后降下肩舆,在太和殿后的中和殿升座,嗣皇帝嘉庆也在中和殿殿内西侧侍立。鸿胪寺的官员首先要引导大典的执事大臣按班排列先行参拜乾隆皇帝,不唱不赞不奏乐,众人臣向太上皇帝乾隆行三拜九叩大礼。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9)

礼毕后,有司侍班的大臣退出中和殿,在外朝各就各位,中和韶乐作奏元平章,中国历史上极少的以“上古尧舜式”的禅让皇位大典正式开始了。

太上皇帝乾隆步入太和殿升座,嗣皇帝嘉庆侍立在大殿西侧。乐止,随着太和殿阶下肃穆的三次鞭鸣。丹陛大乐作奏庆平章。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10)

嗣皇帝嘉庆前往太和殿拜位站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立丹陛上,文武百官及陪臣立丹墀下(丹陛下的台基)。礼部赞唱官赞:“跪”!嗣皇帝嘉庆(永琰已经转变为爱新觉罗·颙琰)率群臣跪下。赞唱官赞:“宣表”,宣表官手捧表诏到太和殿檐下正中跪下,大学士二人跪于宣表官左右展开奉表,乐止,宣表。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11)

宣布完毕后,将表诏放回原案,退出。赞礼官赞“”(起身),嗣皇帝嘉庆退再次立左旁(大殿西侧),大学士二人在太和殿御阶前跪下,左侧大学士请皇帝御宝,跪奉太上皇帝。太上皇帝乾隆亲自把御宝授予嘉庆皇帝,嘉庆皇帝跪受皇帝之宝。然后嘉庆将御宝交给右侧大学士,大学士跪接御宝,将其陈放于大殿右边的几案之上。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12)

嘉庆皇帝前往拜位,乐作,赞礼官赞唱:“跪(跪下),叩(磕头),兴(平身),嘉庆率群臣向太上皇帝乾隆行九叩礼。赞礼官赞“退”,乐止,禅位大典礼成。

朝鞭再次三鸣,中和韶乐作奏和平章。太上皇帝还宫。内监有司提前设置了礼乐和仪仗,太上皇帝乾隆驾返内廷(他为自己修了养老居所宁寿宫),再由公主,福晋,暨皇孙、皇曾元孙以及为封爵者,觐见行礼庆贺。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13)

嘉庆皇帝在禅位大典结束后,马上就要着手登基仪式。他将朝服更换为大清皇帝礼服,前往保和殿暖阁。内阁学士提前将禅位诏书及皇帝御宝陈太和殿中案,礼部官将登极贺表陈东案,扈引大臣集合于保和殿外。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14)

钦天监报时,大清朝新的“主人”嘉庆皇帝御中和殿。执事者按班提前向新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不赞不唱不奏乐,礼毕后嘉庆皇帝前往太和殿升座,举行嘉庆登基大典。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15)

类似禅位大典的登基大典也经过中和韶乐作乐,止乐,宣表,行礼等流程。礼毕后群臣退立复位。大学士进太和殿奉登基诏书,出太和殿中门,太和门中门,午门中门,端门中门,到达天安门,礼部尚书跪接嘉庆登基诏书,平身后将诏书奉置于黄案,群臣行三叩礼。之后将诏书陈于云盘(云朵漆盘),仪制司一人跪接云盘,平身后从天安门中道出。大礼礼成,群臣退出,嘉庆帝还后宫。大学士等前往乾清门将皇帝御宝送还,礼部恭镌诏书颁诏,#传谕天下而定。

1912年正月初一(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16)

参考《清会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