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的鼓点(不同的鼓点)

继续读达利欧《原则》的自传部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动感的鼓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动感的鼓点(不同的鼓点)

动感的鼓点

继续读达利欧《原则》的自传部分。

1 我的探险召唤 (1949—1967年)

我出生于1949年,在长岛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我的父亲是一名职业爵士乐手,母亲是家庭主妇,我是他们的独子。我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普通孩子,学习成绩较差。我喜欢和伙伴们一起玩:小时候在街上踢足球,在邻居的后院里打篮球,稍大后喜欢追求女孩。

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固有的优点和缺点。我最显著的缺点是机械记忆能力很差。直到现在,我一直记不住没有内在逻辑的东西(如电话号码),而且我不喜欢听从别人的指示。同时,我的好奇心很强,喜欢自己把事情弄清楚,不过当时我并不像现在这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我不喜欢上学,不只是因为上学需要背很多东西,也是因为我对大多数教师认为重要的事都不感兴趣。我一直都不明白,除了能得到母亲的认可之外,上学上得好还能带给我什么。

不守规矩,好奇心强,工作记忆缺失,都是多动症(ADHD)的特征,不知道达利欧小时候是否患有ADHD。不管怎么样,他肯定不是一个好学生。

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我们通常都希望,能从小就从高水平的起点出发,一条直线向上发展。曾经有一位大学室友,颇为自得地说过,他读的是本市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和最好的大学。

这当然也是很好很好的。

然而人生也有很多转折,让一帆风顺的人保持警醒,也让我们这些差生的家长,保有希望,以为慰藉。

经历过起伏,才更加坚韧。

当我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抗拒,而当我乐于做什么的时候,什么都阻挡不了我。例如,虽然我抵制在家里做杂务,但我在外面很积极地打零工赚钱。从8岁起,我就开始送报纸,给别人家的车道铲雪,做球童,在一家本地餐馆擦桌子、洗碗碟,在附近的一家百货商店做理货员。我不记得我父母鼓励过我打这些零工,所以我不好说我是怎么做起来的。但我确实知道的是,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有这些工作,并有一些可以独立支配的钱,教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无法通过上学和玩耍学到的。

自传部分,只摘取和记录对自己有启发的段落。

从小打零工,体验赚钱不容易,是受益无穷的经历。

我们家老大寒假想买电脑,普通的还不要,想买高配的游戏笔记本,我们当然不愿意出这么多钱,只给了他5000元预算,其中250元要他自己出。

他只好自己上闲鱼,找到一台二手的华硕ROG-玩家国度,要5300元,为了挣到550元,答应帮着看管弟弟和3个邻居家的小孩,半天能挣40元,后来由于工作认真,涨到半天60元[呲牙]

每天教育(Xia Hu)他,如果工作不努力,其他家长就不愿意雇他了。

最后还有结余,买了个耳麦。自己赚来的钱,花的时候既痛快,又节省,既有成就感,又知道手上的钱是有限的,想买的物品,不可能都买到,必须做抉择。

过完假期,成熟了不少,打一次零工,胜读十年书。

我喜欢买卖股票,也喜欢和朋友一起玩。小时候我和左邻右舍玩,十几岁时用伪造的身份证件进酒吧玩,现在则和朋友一起参加音乐节或者去潜水。我一直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为赢得奖赏而甘愿冒险——不仅是在市场上,而是在几乎所有方面。同时,与失败比起来,我对乏味和平庸的恐惧要严重得多。对我而言,很好的事要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为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在高中毕业纪念册上,我的朋友为我挑选了梭罗的一句名言:“如果一个人和同伴的步调不一致,也许因为他听到的是不同的鼓点。让他跟着他听到的音乐前行吧,不管节奏是迟缓还是激越。”

1966年,我从高中毕业,那一年股市依然一片繁荣,我赚着钱,享受着美好生活,和我最好的朋友菲尔逃课去冲浪,做着喜好玩乐的高中男孩通常做的各种事情。当然,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那一年是股市的顶点。在那之后,几乎所有我曾经对股市的认识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还是一个中学生,用伪造的身份证件进酒吧玩,逃课去冲浪,沉迷于买卖股票,我们会怎么对待他呢?

现在的教育体制,与工业时代的需求相匹配,大规模流水线,培养标准化人才,用相同的鼓点,训练一致的步伐。

即使在美国,梭罗在他那个时代,也是典型的异类。经过乔布斯等人的不懈努力,离经叛道的价值在智能时代重新被认知,达利欧显然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问题在于,逃课的小孩有千千万万,长大以后,大多数过着平庸或困苦的生活,达利欧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变成世界头号对冲基金的掌门人?

达利欧喜欢冒险,拒绝平庸和乏味,肯定是原因之一。富贵险中求,如果风险偏好太低,人生的曲线不会大起大落,虽然不至于跌至深渊,也很难站上巅峰。

但是敢于冒险的人同样有千千万万,大多数跌到了深渊。排除运气成分,原则可能就是达利欧的与众不同之处。读完他的自传,也许我们可以做一总结。

自传第一节的几点读后感:

1. 不要为小孩规划线性发展的人生。如果他听到的是不同的鼓点,只要不影响他人,尽量尊重他自己的节奏。

2. 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追随自己的兴趣,才能有大成就。但是追随兴趣本身就充满风险,不听群体的鼓点,就有可能被群体抛弃。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理解和接受盈亏同源。

3. 如果小孩不喜欢学习,一定要让他尽早接触社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