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一个适合思念的日子(不过是一场人世的悲欢)

中秋是一个适合思念的日子(不过是一场人世的悲欢)(1)

作者:风林浅语

时光的长河里,总会有某个特殊日子的存在,譬如春节,譬如中秋。这两个节日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意义极其特别而深远。团圆是主题,“合家团圆”、“花好月圆”、“月圆人圆”都直接地形容了人们对于美好而圆满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一个适合思念的日子(不过是一场人世的悲欢)(2)

在中国文化里,圆即不缺,是圆满之意。“月落万川,处处皆圆”,我们历来追求一种充满圆融的生命境界。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因其这天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于是就被古人定为“团圆节”而传承下来。并且吃月饼的这个习俗,也是因其有团圆之义。中秋团圆,便视为一个顺理成章的节日,仅次于春节的大团聚。在中秋,四海漂泊的游子,无论千山万水,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归故里,与家人团圆相聚。中秋代表了一份深情,一份眷念,一份美好。“举杯共饮桂花酒,齐享月饼聚团圆”,是中秋夜一幅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啊!

中秋是一个适合思念的日子(不过是一场人世的悲欢)(3)

然而,世事总是无常,月圆人未圆却是很多人在中秋节的一大缺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出了远在天边的游子无尽的思乡情绪。“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是描述了一人孤苦过中秋的凄凉!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中秋月》浅显直白地道出了世事的多变,就如同望月之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各有各的心情,各有各的境遇,千里之外尽是惆怅的人儿啊!

中秋月圆,不过是一场人世的悲欢。有团圆之人的快乐,也有无法相聚之人的苦楚。有人在笑,有人在哭;有人在聚,有人在离。月圆人未圆,是思乡人的一份缺憾,一份辛酸和一份无奈!

中秋是一个适合思念的日子(不过是一场人世的悲欢)(4)

生活本就如此,能得偿所愿的少之又少。我们披裹着战衣,就像一个无往不前的战士,出门在外打拼,有对家的牵挂,有对亲人的依恋,但同时却要承受那种无法与家人相聚的煎熬。要么离别,要么留下,生活总是给我们无尽的选择。可无论我们选择哪一种,都一定会错失另一种,“得到即失去,失去即得到”就是这样吧。更或者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别无选择,这便是命运。便如王小波所说,不幸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你别无选择。

于是,中秋月圆夜总是弥漫着一种浓浓的乡情。无法归家的人儿,总会仰望那一轮圆圆的明月,有一份挂念,一份寄托,更有一份安慰!一曲《明月千里寄相思》曾经让多少人产生共鸣,传唱至今。季羡林也在《故乡的中秋》中写到: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的确,虽然世间的月亮只有一个,但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自己故乡的月亮更圆更亮。

中秋是一个适合思念的日子(不过是一场人世的悲欢)(5)

生活不会完美,人生总有缺憾,就像这中秋月圆时我们却只能在异乡,孤独地品尝家的味道。林语堂曾在《人生不过如此》中说过: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以一种坦然的心态,以一种包容的胸怀去接受生活的洗礼,接受人生的不如意,这些都是生命的馈赠。

在这中秋月圆之夜,即便我们看尽人世的悲欢,却依然褒有对幸福圆满的热烈追求,毕竟人活在希望之中也是一种快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