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工匠韩荣杰(首位来自快递行业的)

杭州工匠韩荣杰(首位来自快递行业的)(1)

在庆祝“926工匠日”暨第五届“杭州工匠”认定发布会上,来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杭州市寄递事业部滨江区分公司滨安路营业部的邮政投递高级工沈涛站在舞台中央,迎接属于他的荣光时刻。

杭州工匠韩荣杰(首位来自快递行业的)(2)

作为第一位被认定为“杭州工匠”的快递员,这个荣光不仅属于沈涛个人,也属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杭州工匠韩荣杰(首位来自快递行业的)(3)

第五届“杭州工匠” 沈涛

“我们要得到更多的正视与回馈,需要更大的努力与付出,因为你想拥有的生活,就在你付出的努力当中。”

善复盘

年度“双11”大促已经来临,忙是沈涛的常态。不过再忙,睡觉前,他都会把一天的工作回想一遍,寻找失误的地方、找到解决的办法,复盘是他的习惯。

“进入快递行业是当时的权宜之举,没想到一直干到了现在。”大学里,沈涛学的是物理,然而2008年毕业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不那么好找,他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进入快递行业。

入行后,沈涛做过话务员、行政等,2010年杭州市邮政局商务投递局成立,沈涛成为一名投递员,主要负责投递银企账单。这活并不轻松,当时由于数字化程度不高,公司地址、公司法人手机号码变化之后在银行未能及时更新,加之导航系统不发达,一开始,沈涛常常碰到好不容易找到信封上的地址,但公司已经搬走了的情况。“费时费力不说,最怕对账单没有及时送到,影响了客户。”沈涛说。

其实,对于联系不到客户的情况,有种处理方式是退回。但在沈涛看来,身为投递员,把对账单及时送到客户手里是他的职责。为此,他随身带个小本子,把地址不对的、电话号码有变化的、找不到的一一记上,晚上再进行整理、汇总,“一开始工作量很大,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要整理五六十条。慢慢地把客户的地址、电话都整理好了,送起来就快了。”

杭州工匠韩荣杰(首位来自快递行业的)(4)

滨江、四季青、朝晖……11年间,沈涛工作过的投递站点一双手都数不过来。而最让同事佩服的是,每跑一个新区域,沈涛总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各个小区、写字楼的布局以及客户的取件习惯等。

熟悉的背后是沈涛每天一次的工作复盘。“比如以前在朝晖片区送快递,这里老年住户多,他们有早锻炼、午睡的习惯,避开这些时段送快递,基本上就能一次送达。”沈涛说,在外人看来送快递是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其实不然,从分拣、装车到送到客户手上,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快递员的认真仔细程度,只有平时不断地总结,避免简单重复,才能不误投、漏投,把活干好。

送期盼

一些送往工地的快递常会让“快递小哥”们感到头痛。一方面地方不好找,新的区块没有具体的道路名称,有时跑几趟才能找到;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地附近一般不具备放置快递柜的条件,“快递小哥”必须把快递送到客户手上,送件时间可能就长了。但在沈涛看来,对于在异乡的建筑工人来说,这些快递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期盼和思乡之情。

“他们的快递以服装和水果这两大类为多,多跑几趟、多等一会没关系,他们能及时收到才是最重要的。”正是有着这份情感,对于工地上的快递,沈涛在等待时总是多一份耐心。建筑工人拿到包裹时的喜悦,有时也会感染到他,让他感受到快递这份工作的温暖。

杭州工匠韩荣杰(首位来自快递行业的)(5)

这种温暖常在。今年8月的一天,滨江大雨倾盆。当时,沈涛正在送件——一大包煎好的中药。然而,当他到达客户所在小区时才知道,由于电梯间被水倒灌,电梯停止运行。如果要按时把快递送到客户家里,他必须扛着中药爬12层楼。“现在小区大多有电梯,很久没有爬楼梯送快递了。”沈涛没有抱怨,反而在爬楼梯时回忆起七八年前在四季青送快递时的情景,因为不想耗费半个小时等电梯,他常常扛着快递走楼梯,“那时年轻,天天爬31层,也不觉得累。”

12楼就在回忆中到了。客户是位老人,常年吃中药,原以为大风大雨的可能要断一天药,没想到准时收到。“老人家很高兴,一直跟我说谢谢。”沈涛说,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却常常收获客户的感谢,这让他对这个行业始终保有热情,也时常提醒自己一定要准时把快递送达。

有未来

今年,这位送“期盼的人”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9月,他被认定为“杭州工匠”,成为杭州市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第五届“杭州工匠”认定发布会上,沈涛身披绶带,站在舞台中央,背后的大屏上打出他的业绩“每日平均投递200 件邮件,每日平均投递路程30 公里,总计处理邮件80万余件,11年的职业投递生涯中,0误投、0漏投、0有责投诉”。

10月,他从滨江区滨安路营业部的投递员转岗成为滨江区泰安路投揽部负责人,职责从原先较为单一的投递变为部门管理。

身份转变,沈涛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不仅自己要做得更好,还得培养人,让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成为其他快递员的追求。”沈涛说,“双11”已经来临,加之年底将至,投揽部的人手比较缺,一名快递员一天要投递近500个件,这既是对他们的考验,也是对自己的考验。为此,他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

“有个快递员按照我说的方法优化了线路,同样一个小区的配送,现在比原来节约了两三个小时。”快递员是计件的工种,节约了时间意味着收入的增加,沈涛说,现在快递量大,快递员很辛苦,月入过万也不是大多数快递员的常态,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其他快递员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加收入。

“下班回家路上突然闻到桂花香。”前些天,沈涛闻到了迟来的桂花香,欣喜地发了朋友圈。这迟来的桂花香亦如沈涛的快递人生,对职业的认同和荣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资料 / 浙江工人日报

编辑 / 韩 斌

杭州工匠韩荣杰(首位来自快递行业的)(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