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写作文能提高写作吗(没想到抄写)

古代文学大家多有苦“抄”的经历。唐朝诗人张籍,直到晚年还常常抄《九经》,他认为读书不如抄书。苏轼盛名当下仍三抄《汉书》,成为一代文学大家。明代文学家张溥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得益于抄写。传说“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虽说古人推崇抄写这一种学习方式,与当时文字印刷不方便这一客观因素相关,但古人也于抄写过程中感受到“眼过一遍,不如手过一遍”的好处。

简单说即“抄写”可以帮助记诵,记诵是为习作积累言语储存量的;“抄写”可以帮助校对错,校对错是为习作训练语用能力的,哪儿抄错了,哪儿抄漏了,哪儿抄倒了,在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表达的过程,语用能力也就慢慢地提升了;“抄写”可以帮助“学字”,个人以为此“学字”不仅仅是写得一手好字,更为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在经历无数的抄写内化而慢慢地养成的“习作”的本领。

所以,“抄写”不是简单的文字复制过程,抄写需“眼过”“心记”“手录”,完成的是对一个完整的语言单位的感受、理解、记忆、积累内容,最终达成能运用语言的过程。

“抄写”的门槛不高,只要开始认字,能进行笔画的书写了,几乎人人都会。入门的容易无形中消解了小学生习作训练过程中的畏难、害怕情绪,我们为什么不以“抄写”为起点进行小学生习作的起始训练呢?且历数文学大家的成长经历,“抄写”实在是做学问极有效的策略。

抄写作文能提高写作吗(没想到抄写)(1)

1.抄写:经历安静表达的习作心情

抄写时,首先选择文质俱佳的语段。教材编排写者以课后练习系统的形式,提示了抄哪些句子或语段。虽有提示,也需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内容值得抄,在积累若干“抄写”任务后,学生才会慢慢地悟得哪些内容是需要理解记忆和积累强化,是值得“抄写”的,如此,学生语言鉴赏能力也就慢慢提升了。

抄写时须先将一句话读下来,读懂了,理解了,记在脑中了,然后抄上去,再如是读一句,记一句,抄一句。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眼”“脑”“手”统一的心智训练过程。开始训练时,读的速度和记忆的速度会相对慢一些,慢慢地,学生的阅读注意范围扩大了,记忆水平提高了,抄写也就提速了。起初训练“抄写”,学生不能很快地体验“抄写”促进习作的意义,需要我们去引领和推进。

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抄写”训练时,为使学生体验“抄写”的乐趣,常常通过“计时”法。如,抄写差不多字数的语段,后一次比前一次少用了多少时间,从而使学生获得提速成功的喜悦感。

一个句子的抄写完成,必须经历先眼过一遍,脑过一遍,再手过一遍的过程,为使每过一遍的有效、高效,要求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保持心绪的平静。静静地读,静静地记,是为在脑中留下文字表达的痕迹;然后笔随心动,静静地写,这是把脑中留下的文字痕迹由内而外倾吐,所以,笔者觉得“抄写”完完整过程,是从吸收内化到表达的过程,而安静的抄写的情绪体验与表达的心境是相通的。

2.抄写:突破标点运用的习作难点

三年级的孩子,开始学写段落,批阅他们的习作,一逗到底的现象非常普遍。虽然阅读教学中有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使用的训练,我们也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认识:标点和文字一样也是有情感有意义,有生命的。但一旦脱离文本情境,学生自己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时,很多孩子无法正确驾驭标点。学生在进行抄写训练时,读记的是文字的内容,标点成了读记的盲点,所以学生出错最普遍的是标点符号,往往是一个语段只有两种符号,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其实,学生在抄写时呈现的标点使用错误,正是学生学习使用标点的起点,这是极为可贵的来自于学生的现场生成的教学资源。笔者常常及时抓住了“抄写”过程中生成的关于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训练契机:在学生按要求完成抄写后,先表扬学生抄写的速度和语言表达正确,然后采用“发现比较”法,让学生自行与原句比照,发现哪儿的标点点用错了,再一起讨论“为什么书上要用这个标点”,明确语段中标点的正确意义,最后复抄一遍。如此训练,收效甚大,渐渐地,笔者发现学生能熟练而规范地使用标点表情达意了,“抄写”有效地突破了习作中标点正确运用的难点。

3.抄写:夯实炼字造句的习作基础

抄写时,学生会出现错字、漏字、添字、倒字等问题,除却一些非智力因素和个别字词的不熟练这两个原因,学生抄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原有的语言图式与被抄句子的语言图式的差异所造成的。如学生“抄写”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个语段: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一个物理学的(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学生在抄写时普遍出现了抄漏现象,漏抄了括号里的词。粗粗一读,学生抄写成的句子也能读通,意思也与原句相差无几。笔者组织学生对两个句子进行比较,思考两个句子的细微差别究竟在哪里?很快学生马上就意识到,两个“新”不能漏,这两个“新”是对居里夫人的重大的科学贡献的发现意义和价值上的肯定,两个“新”传递的是居里夫人带给了科学教科书新的内容,带给了物理学新的发现;句子中有四个“变成”,只有最后一个“变成”后面加“了”,“了”表示完成终结,前三个“变成”是居里夫人科学生命的发展过程,她的研究没有结束,她的意义没有终结,不能加“了”,后面一个是对居里夫人一生的评价和肯定,可以加“了”。

抄写作文能提高写作吗(没想到抄写)(2)

抄写的过程中,笔者巧妙利用 “错误”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比较、思考,体验,慢慢地引领学生体悟语言文字运用的密妙。渐渐地,学生的习作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能用心地选择适恰的词准确地表达意义了,能用心地选择适恰的语言形式表现思想了,能用心地选择适恰的修辞抒发情感了……炼字造句是习作的基本功训练,“抄写”为学生开始习作夯实了基础。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3.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