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全流程(施工技术桩基工程)

1、适用范围

人工挖孔灌注桩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也可在黄土、膨胀土和冻土中使用,适应性较强。在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的砂土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流塑状淤泥、淤泥质土层中不得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0.8m,且不宜大于2.5m;孔深不宜大于30m。当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

2、工艺原理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在桩位采用人工挖掘方法成孔(或端部扩大),然后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桩。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全流程(施工技术桩基工程)(1)

3、施工工艺

(1) 施工机具

人工挖孔桩的机具比较简单,主要有:

1) 吊架。可用木头或钢架构成。

2) 电动葫芦(或手摇辘铲)和提土筒。用于材料和弃土的垂直运输以及施工工人上下。使用的电动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全流程(施工技术桩基工程)(2)

3) 短柄铁锹、镐、锤、钎等挖土工具。

4) 护壁钢模板。

5) 鼓风机和送风机。用于向桩孔中强制送入新鲜空气。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6) 应急软爬梯。桩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

7) 潜水泵。用于抽出桩孔中的积水。其绝缘性应完好,电缆不应漏电,检查是否有划破。有地下水应配潜水泵及胶皮软管等。

8) 混凝土浇筑机具、小直径插入式振动器、串筒等。当水下浇筑混凝土时,尚应配导管、吊斗、混凝土储料斗、提升装置(卷扬机或起重机等)、浇筑架、测锤。

(2) 工艺流程(图1)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全流程(施工技术桩基工程)(3)

图1:人工挖孔灌注桩

(3)主要施工方法

1) 混凝土护壁施工

混凝土护壁的施工是人工挖孔灌注桩成孔的关键,大量人工挖孔桩事故,大都是在灌注护壁混凝土时发生的,顺利地将护壁混凝土灌注完成,人工挖孔桩的成孔也就完成了。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应振捣密实;护壁应配置直径不小于8mm的构造钢筋,竖向筋应上下搭接或拉结。

混凝土护壁形式分为外齿式和内齿式两种,如图2所示。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全流程(施工技术桩基工程)(4)

图2:混凝土护壁形式:(a)外齿式;(b)内齿式

开孔前,桩位应准确定位放样,在桩位外设置定位基准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应由专人负责。第一节孔圈护壁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孔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00〜150mm,壁厚应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孔圈护壁施工的基本规定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全流程(施工技术桩基工程)(5)

孔圈护壁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护壁的厚度、拉结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3)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

(4)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应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

(5)护壁模板的拆除应在灌注混凝土24h之后;

(6)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

(7)同一水平面上的孔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8)当遇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砂时,护壁施工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a) 将每节护壁的高度减小到300〜500mm,并随挖、随验、随灌注混凝土;

(b) 采用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

2) 桩体混凝土灌注

挖至设计标高,终孔后应清除护壁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积水,并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灌注桩身混凝土。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落距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串筒末端距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也可采用导管泵送;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当渗水量过大时,应采取场地截水、降水或水下灌注混凝土等有效措施。严禁在桩孔中边抽水边开挖边灌注,包括相邻桩的灌注。

(4)安全措施

1)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使用的电动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动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2)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3) 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宜为0.8m;

4)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边I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5)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遵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