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

  燕赵大地自古出慷慨悲歌之士,保定作为华北平原军事重地,是河北省红色旅游重要的资源地。《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新英雄儿女战》、《青春之歌》、《红旗谱》、《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少年英雄》、《平原游击队》、《白求恩大夫》、《白毛女》、《柯棣华大夫》……一批批经典的红色电影为保定烙下了鲜明的红色印迹,犹如一颗颗耀眼亮丽的明珠,为“京畿胜境 醉美保定”增添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史诗画卷。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

  6月27日至29日,在河北保定,我参观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冉庄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保定军校纪念馆。重温这些红色景点路线背后的老电影,探寻英烈们在冀中平原走过的足迹,感知那个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先辈们!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2)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3)

  冉庄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原本是冀中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庄,那古朴宁静的村道、陈旧斑驳的石碾,那无言伫立的古槐,还有那隐于房根墙角的枪眼工事、临街墙上的大幅抗日标语,都在默默诉说着这个普通村庄、在那个峥嵘岁月里的战斗传奇。当嘹亮的军歌唱响,思绪蓦地回到了那段炮火纷飞的抗战年代。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4)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5)

地道战嘿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

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侵略者他敢来

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侵略者他敢来

打得他人仰马也翻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沈阳,发动了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晚,驻北平西南的日军,借口在演习中一名土兵失踪,无理要求搜查宛平县城,遭到北平当局严辞拒绝后,日军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驻守宛平城的国民党第29军不顾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命令,奋起反击。

  日军为侵吞我大好河山,消灭我抗日力量,多次大举增兵华北。

  1937年9月日军攻陷平津后,沿津浦路南下。

  1937年9月24日,沧州和保定均被日军攻陷。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6)

  1937年10月10日,日军占领华北重镇石家庄。至此,冀中大部相继沦陷,冀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极其严峻艰苦的形势下,1938年5月,毛泽东在陕北窑洞写下了光辉著作《论持久战》,有力指导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程子华1939年10月任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在领导冀中抗战的实践中,总结探索了地道战这种平原抗战的重要作战形式,撰写了《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一书。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地道战斗争最初是距离敌人据点较近,受敌人骚扰最厉害的村庄产生的。在广袤的冀中平原上,无险可守,没有地利之便,用当下的话来讲,只有活下来才有战斗力,聪明的冀中人民挖地道创造地利!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7)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8)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9)

  当时为躲避敌人的不断骚扰,少受损失,敌人一来,群众就连人带物转移到村外的青纱帐。秋后青纱帐一倒无处藏身,群众就开始在偏僻、低洼的野外和村里挖隐蔽洞。最初的地洞为单口洞(俗称蛤蟆蹲),因不便于转移,一旦被敌人发现难免遭受损失。群众吸取一次次教训,把单口洞逐步改成双口洞、多口洞,后又逐步加宽加长,从隐蔽地洞发展成为地道。

  冉庄地道战就是冀中平原地道斗争的光辉典范和缩影。抗战时期,冉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日,在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修筑了村通村、户通户,全长32华里的地下长城,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冉庄地道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地道一般宽2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0)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1)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2)

  冉庄人民在村里各要道口的房顶上修建了高房工事,在地面修建了地堡,地道和地面工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到的物件,在小庙、碾子、烧饼炉、柜台、墙角、墙根等处,修筑了工事、枪眼。所有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观望敌情,随时射击,进可攻、退可守,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冉庄地道工事有“三通”和“三交叉”的特点。高房相通、地道相通、堡垒相通;明枪眼与暗枪眼交叉、高房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天地人”三通,构成了房顶和地面、野外和村沿、街道和院内纵横交叉的火力网,全方位、无死角,组成了一个连环的立体作战阵地,让鬼子望而却步。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3)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4)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敌人火烧冉庄,残杀骨肉同胞的野蛮行径,激起冉庄人民的深仇大恨。就像电影《地道战》中演的一样,敌人凭借优势兵力进入冉庄村后,到处搜寻地道口,一旦找到就会往地道里灌水,或放烟放毒气,各种手段无所不用。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冉庄人民激发聪明才智,不断总结作战经验,边战边挖,虚虚实实,精心设计了各种各样构思精巧的地道口和作战工事。如针对敌军灌水,双层地道被群众开发出来,下面一层与水井连通,敌人灌进来的水可通过下层地道流回水井。

  狡诈的敌人任何残酷的手段,都被冉庄抗日军民一一巧妙化解。战斗中,一幕幕经典的战斗桥段就如神兵天降,敌人被打得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地道战不仅表现出来当时冉庄人抗日的英勇,更有他们在极端艰苦险恶环境下,展现出的高超智慧。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5)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6)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7)

  千年古槐,铮铮大钟,记录着冉庄的烽火年月。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村头挂钟的老槐树,1965年拍摄地道战电影时,它尚存暮年的枝叶,电影拍完后,它似知已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历史使命,便枝脱叶落,与世长辞了,而今唯留下不朽的身躯,化作文物,供后人景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做亡国奴”、“反蚕食、反扫荡、反封锁”等抗日标语到处清晰可见。沿街小摊上可以看到各式模型枪和各种版本的《地道战》图书,在村口的老槐树和古钟前,不时有游客头扎白毛巾,腰里别上两颗手榴弹模型,拉着敲钟的绳子演上一出“高老忠就义”。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8)

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游记(跟着老电影去旅行)(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