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三大功能发力、四维需求对接、五流机制贯通”,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的探索实践,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文/《在线学习》主笔 刘增辉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深化产教融合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那么,应该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将这一举措落到实处呢?《在线学习》就此对话了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主任、中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副校长谢册。

谢册表示,无论是从职业教育的自身定位、发展,还是从国家政策环境的支持、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撑来看,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生态的时机都已经成熟。“新生态”是职教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路径和必然选择。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1)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册

新生态是推动行业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记者:近几年,您在一些会议及文章中多次提到,要重视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生态。请问应该如何理解“新生态”?

谢册:就内涵与价值而言,产教深度融合,是一种更宽内涵、更深层次、更高效度、更高效集约的产教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的教育形态,是推动产教融合从“项目服务型”“平台合作型”向“融合生态型”方向演进,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向纵深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国家行业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就结构而言,产业生态中的教育与教育生态中的产业共同构成了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产教大生态。职业院校内部,高职教育打造立身根基、在职培训撬动高职改革、科技研发牵引教育培训创新,形成了相得益彰、良性互动、教培研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三大功能共同发力,以行业企业的战略、业务、人才、文化四个维度的需求作为服务创新的着力点;产教通过在师资、机构、信息、技术、基地等五个方面建立资源交换节点和融通机制,成为产教融合生态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记者:这样的职业教育新生态具有怎样的特征?

谢册:第一是交融,是交融互嵌的物理共同体。职业教育是行业企业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企在师资、机构、信息、技术、基地等五个方面建立资源交换节点和融通机制,物理上是融合的、一体的。

第二是共生,是协同共生的利益共同体。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产教双方一定要同频共振,发生化学式反应,才能迸发能量和价值、凸显融合的效能。学校成为企业人才培养池、人才赋能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基地,企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二者双向依赖、协同共赢。

第三是迭代,是开放迭代的创新共同体。一方面,企业受社会、经济、市场的影响变化传导到学校,学校内循环必须迅速调整、应对变化,注定了学校的职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属性要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学校受政策要求、教育规律、社会环境、新技术的影响,不断加大教培研创新,迅速反哺企业,促进企业人才开发创新,企业成为学校创新的实践基地和成果转化平台。在这种开放迭代的形态中,实现了以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与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相融合、同进步的机制,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催生变革,实现了产教融合生态的自适应、自调控、自迭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创新融合贯通的生态化运营架构

记者:石邮学院是如何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并使之良性运转的呢?

谢册: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生态,需要企业和院校本着“共建共享共进”的原则主动发力。尤其是职业院校,要将支撑企业发展作为价值追求,主动融入企业,紧密依靠企业,全力支撑企业。

石邮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与邮政企业协同构建了“三大功能发力、四维需求对接、五流机制贯通”的生态化运营架构(如图所示),将学院内部的“育培研”联动发展模式与企业的“战略—业务—人才—文化”经营发展模式融合贯通,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持续动态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是学院内部构建高职教育、在职培训、科技研发三大功能联动发展的事业格局。高职教育是立校之本,学院主动对接邮电行业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创新构建了“145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的毕业生品牌。在职培训是强企之要,学院是中共中国邮政党校、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面向邮政企业领导干部、专业人才、基层员工等重点人群,创新构建了“1331”在职培训解决方案,持续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大规模的在职培训,有力支撑了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科技研发是发展之源,学院紧密对接邮政企业技术技能创新、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搭建了“1391”科研运行模式,成为支撑产业升级、业务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学院坚持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发展、育培研协同共进,三大功能深度融合互动、相互借力助力,形成了“科技研发引领、高职教育实践、在职培训催化”的内部发展生态。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

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生态

二是面向邮政企业战略、业务、人才、文化四维核心要素,开展全方位服务支撑。在支撑企业战略方面,学院建有国际邮政研究中心和信息情报研究中心,持续为邮政行业企业提供情报跟踪与分析研究,为企业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围绕邮政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落地,面向邮政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战略宣贯培训班,引进战略解码、目标管理等先进理念技术,提升学员战略落地执行能力。

在支撑业务发展方面,发挥教学系部专业特色优势,成立了10个业务部、科研机构,聚焦邮政金融、速递物流、农村电商、邮政标准、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年开展科研项目100余项;围绕业务创新发展,建立主动对接业务部门的全流程闭环式培训支撑机制,应用绩效改进、案例式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培训技术,举办业务技术培训班,年集中培训2.6万人次。

在支撑人才开发方面,建立“招生招工一体、校企双导师协同、校内校外对接、全程全面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向邮政企业年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00余人;面向邮政企业领导干部、专业人才、一线员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在职培训,构建学习技术体系,探索形成了一套基于“学习链”的培训开发方法论;构建与员工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培训体系,形成了14个邮政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认证体系和邮储银行全岗位的资格认证体系,年鉴定认证30余万人次;建设邮政人才测评中心,形成了支撑企业人才评价培养的综合测评体系;自主开发建设中国邮政网络学院远程学习平台,实现了“全员、全域、全业务”的三个覆盖,年远程培训近300万人次,破解了百万邮政员工教育培训的难题。

在支撑企业文化传播方面,学院建有中国邮政企业文化教研室,研究编制《中国邮政企业文化手册》,形成系列邮政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成果;通过开展培训、协助指导,推动企业文化传播;创新研发《劳模精神访谈式教学》《邮政党建工作访谈式教学》等课程,有效助力企业文化入心入脑。

三是校企共建资源交换区,实现师资、机构、信息、技术、基地五流机制贯通联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是各类资源的共享共用共建,石邮学院与邮政企业实现了“师资交流培养、机构互设互补、信息实时共享、技术创新共研、基地共建共用”。师资包括院校教师、企业领导干部、业务专家、兼职师资,院校选派教师到邮政企业交流任职、参加企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企业领导干部和业务专家承担高职学生、参训学员的授课工作,及时推广最新经营发展理念和业务创新实践。机构包括企业人才开发的相关职能和院校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相关职能,企业将党校、培训中心建在学校,既充分利用了学校师资及研发优势,也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信息包括行业动态、企业发展情况分析及规划、新业务新技术应用等。技术包括企业业务发展新技术、教育培训技术等,由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跟踪研究,实现相互补充,共享使用。基地包括学院培训教学场地、实训实践基地和企业生产场地,双方共享共用相关资源,极大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呈现复利价值。

转换看问题视角推动新生态可持续发展

记者:职业院校要构建新生态,应该注意把握哪些关键要素?

谢册:我认为,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第一,生态思维。构建良好的职业教育新生态,重在治理。要立足全局,用生态思维来系统考虑教育问题。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生态中事物之间的广泛关联,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敏锐的洞察,学会打破各种壁垒,让教育的经脉顺畅、气息通畅。

第二,共赢思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区、信息化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打造协同共进、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第三,创新思维。职业院校需要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精神,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求真务实的态度发展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记者:那么,如何才能推动新生态可持续迭代发展呢?

谢册:我们应该转换看问题的视角。一是要从企业视角看教育。企业是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主体。要破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障碍,需要职业院校站在企业需求的角度思考高职人才培养,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增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紧密度。二是要从学生视角看成果。学生是学校供给和企业需求的直接要素,也是反映供需匹配度、产教融合“质量”的直接主体。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性规划、实施、检验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内容,满足学生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的双重需求。三是要从数字化视角看未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育形态、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的深刻变革。职业院校必须以信息化的视角,基于智慧校园统筹建设教学、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平台,着力打造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学院治理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和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新生态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新生态的构建,给石邮学院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谢册:新生态促进了职业院校的良性发展。一是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的石邮毕业生品牌。二是形成了以“领导干部培养、专业人才培训、员工岗位能力提升” “中国邮政网络学院在线学习平台”的“3 1”在职培训体系。

新生态助力了行业企业的创新改革。通过为邮政行业企业培养职前科班人才、培训职后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有力支撑了企业转型变革、战略发展和业务创新。

新生态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探索实践。石邮学院的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的探索实践,为落实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加大产教融合深度、广度,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