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恒亲王为什么没事(甄嬛传恒亲王摆烂学大师)

今天说一下《甄嬛传》里面一个出场不多的角色,恒亲王。

听到这个名字,朋友们一时间可能反应不过来他是谁。看看照片大家能不能想起来呢?

甄嬛传恒亲王为什么没事(甄嬛传恒亲王摆烂学大师)(1)

剧中关于恒亲王的戏份很少,基本上都在家宴上。台词也不多,但是能看出这个人性格挺大条,说话没什么水平。

在皇上”冒充“果郡王接近甄嬛时,甄嬛曾向宫女佩儿打听过四十多岁的亲王,佩儿就提到了恒亲王:人也随和,爱和咱们宫女说说笑笑的。

恒亲王胤祺,排行老五,也比老四胤禛小一点点,母亲是深受康熙宠爱的郭络罗氏宜妃。他的同胞弟弟比较出名,老九胤禟。

按道理来说也是有资格参与”九子夺嫡“的,但是,相关影视剧和历史文献中,丝毫没有他的身影。说雍正即位后,对兄弟都很残忍,怎么老五还好好的?

带着求知的心态,我就去搜了他的相关资料。结果真是惊呆我,恒亲王一直不走寻常路:在大清第一”卷爹“的教导下,摆烂之路走到底!我就干啥啥不行,但我还能苟到最后。

接下来我带大家看看老五胤祺的”摆烂之路“。

一、祖母养大:轻学习、重感情

隔代亲,自古以来大多如此。

胤祺一出生就养在祖母,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博尔济吉特皇后,仁宪皇太后,康熙的嫡母身边。

仁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蒙军旗,政治背景强硬,但文化水平不高。在顺治朝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所以对这个出生就养在身边的孙子特别疼爱。

清朝的阿哥都得学汉语。但是汉语难学啊,别的阿哥都每天起早贪黑学,只有老五不一样。祖母直接发话:汉语学不好就不学。

嫡母都发话了,亲爹康熙也不好管,其他人更不能管了。

“皇太后爱之不吝其读汉书,止令其习清书。令汉书虽未曾读,已能通晓清书矣。”

所以直到9岁,老五都不会说一句汉语。

虽然学习不怎么样,但是老五的性格很好,父亲康熙赞他:“心性甚善,为人淳厚”

怎么证明老五值得这个赞扬呢?

如果你看过《雍正王朝》,应该还记得这段剧情:

因为术士张明德占卜“八王大”,再加上文武百官举荐老八当太子,令康熙更加忌惮胤禩这个儿子,想要处置老八。老十四作为八爷党的核心人物,跳出来和亲爹吵架,要为八哥讨回公道(实际上只会让多疑的康熙更加忌惮老八,这一招叫啥,骗廷杖)。

老十四嚷嚷说:“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康熙反问:“我不听你的大清就要亡国了?”

甄嬛传恒亲王为什么没事(甄嬛传恒亲王摆烂学大师)(2)

老十四抿抿嘴:“难说。“

甄嬛传恒亲王为什么没事(甄嬛传恒亲王摆烂学大师)(3)

气的康熙拔刀就要杀了这个儿子。一时间众儿子和大臣都傻了,动都不敢动。

甄嬛传恒亲王为什么没事(甄嬛传恒亲王摆烂学大师)(4)

其实历史上这一段,老十四说的话可能比影视剧里的更过分。

连老九胤禟都说:”十四阿子立起誓来,言语举动,甚是不好。“可见当时情况糟糕。

但是老五想都没想,第一个冲出来,抱紧康熙大腿说着”皇阿玛息怒“。其他阿哥才反应过来,连忙求着康熙饶过老十四。

这也算老五人生的高光时刻了,康熙对于他的这一行为也是认可的。

因为第二年,31岁的老五就被封为了亲王,还有两个是老三老四。

二、婚姻:妻子出身不高

清朝时期实行八旗制度,分为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下五旗(正红、镶红、正南、镶白、镶蓝)。

比较受宠的皇子,或者说会委以重任的皇子,娶得媳妇出身也会比较高。

像太子胤礽的嫡福晋,是出生镶黄旗的瓜尔佳氏;老大胤禔的嫡福晋,也是出身于镶黄旗的伊尔根觉氏;老四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也是满洲上三旗的正黄旗。老八母亲良妃卫氏,是汉军旗,出身不高。但是幸好妻子郭络罗氏家族给他的助力不少,也让他在朝堂上多了不少助力。

但是老五的妻子呢,只是是出身下五旗镶红旗的他塔喇氏,且岳父的官职只是五品员外郎,并不能给老五什么帮助。

三、心态:没有夺嫡之心

虽说老五是”摆烂“,但也只是相对康熙的其他阿哥来说。比起普通人,老五的个人能力还是有的。

但是兄弟相争,且各个能力出众,九子夺嫡时谁还管你是不是兄弟啊?都恨不得对方死的那种。老五哪个队伍都没站,难道不是”大智若愚“吗?

也正是这样的明哲保身,老四继位之后也一直善待他。

清穿剧那么多,如果真的穿越到几个阿哥身上,那我真的想穿越到老五身上。有祖母撑腰,想做什么做什么,不参与九子夺嫡,好好活着,寿终正寝不错。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起居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