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花呗还用还吗(一些大学生月初不仅还花呗)

高考已经结束,成绩也陆续公布了,8、9月份,一批新生即将进入大学校园。在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之际,“大学生该不该办理信用卡”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

要知道,在我国,大学生兼职并不常见,除了大四实习外,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基本都是靠父母给的生活费过活。然而,在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后,消费需求会明显上升,购买大学生“标配用品”笔记本电脑等、日常“吃喝玩乐”等等都需要花钱。

也正是因为部分大学生有强烈的借贷需求,这才让某些“不正规的网络贷款机构”有机可乘,发起针对大学生的贷款骗局。

大学生花呗还用还吗(一些大学生月初不仅还花呗)(1)

其实,早在2017年9月,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此举虽颇有成效,但仍有不少“漏网之鱼”在偷偷摸摸地向有需要的大学生放贷。

为了遏制大学生网贷乱象,自2017年开始,各种“堵偏门、开正门”的措施也相继出台,例如,推出针对大学生的银行信用卡,让有借贷需求的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替代网贷。去年3月,有业内人士再次提出:应该“适度开放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时隔近两年,如今信用卡业务在大学校园中发展如何呢?

大学生花呗还用还吗(一些大学生月初不仅还花呗)(2)

学校不认可,学生不接受

据统计,我国的四大行(工、农、中、建)在2017年和2018年就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大多数股份行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信用卡”。

然而,由于众多“大学生网贷案件”的警示,学校对于自家学生借贷一事十分反感,在抵制网贷的同时,也顺便抵制了大学生信用卡。

换句话说,虽然学校知道大学生信用卡是正规金融产品,但为了减少学生“借钱还不上”的情况,也会把信用卡拒之门外,具体表现为,如今银行很难进入校园向大学生们宣传信用卡产品。

另一方面,有媒体记者走访了多家大学后发现,比起银行信用卡,多数在校大学生更愿意使用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产品,如花呗、借呗、白条等,理由是“网购次数比较多,这些产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对于信用卡,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使用方法,没想过办理”。

不过,造成如此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

银行不积极

正如多数大学生所说,互联网巨头的支付工具,已经高度渗透进大学生群体,银行已经被花呗、借呗、白条等“抢了生意”。

众所周知,从最初的日常消费支付,到如今的余额宝理财产品、花呗借呗借贷产品,支付宝一直在跟银行“抢生意”。对此,银行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设支付宝支付、转账限制”、“第三方支付平台100%交存备付金”等等。

然而,在大学生信用卡方面,银行却格外“开恩”。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银行是否放了“支付宝们”一把。

事实上,虽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不少银行相继推出了大学生信用卡产品,但在“拉拢大学生”方面,银行确实没有和互联网支付巨头“一决高下”的动力。毕竟,对于银行来说,这注定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业务,盈利与风险很难平衡。

首先,按照相关规定,大学生信用卡的利率设置较低,但违约风险却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很难盈利。

其次,考虑到大学生自身无收入来源,大多数银行都将授信额度设置得很低:本科生最高3000元,研究生最高5000元,且在校期间不能提额。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大学生可能并不会办理额度低的信用卡。

再者,考虑到大学生偿还能力有限,部分银行发行的所谓的“大学生信用卡”,实质上只是普通的“主副卡”产品,需要由家长申请办理;还有的银行要求大学生“先存钱后消费”,即银行会根据大学生信用卡的存钱数额、消费次数和额度,逐步增加其授信额度,在此之前,这张信用卡就相当于储蓄卡。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类型的信用卡可能有些“鸡肋”。

最后,大多数家长本就不喜欢自家孩子超前消费,一旦大学生发生违约,造成个人征信污点,发卡行很可能就此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总的来说,学校、学生、银行三方面的“不配合”,导致信用卡并没有顺利进入大学校园。

是提高金融素养,还是鼓励超前消费?

其实,对于“是否应该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这个问题,一直是存在争议的。

一方面,反对者认为大学生信用卡有鼓励学生超前消费的嫌疑。

另一方面,支持者认为大学生们也有正常消费需求,也在经历消费升级,与其遏制他们消费,还不如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而信用卡就是最正规、最适合大学生的借贷产品,在满足大学生资金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进入社会前,提前养成良好的财务意识、信用意识和个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当然,与“推广大学生信用卡”配套的,必须是“推动金融知识进校园”,比如开设相关的金融知识讲座和课程等等,让大学生们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卡的“姿势”,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大学生花呗还用还吗(一些大学生月初不仅还花呗)(3)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有了更多追求,而信用卡正好可以提供提前消费的资金,从而减少大学生从“不合规机构”借款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但是换个角度来讲,对于一些自控能力差、没有财务规划能力、只顾享受当下的大学生来说,信用卡也算是一颗“隐雷”,随时有“爆”的可能。所以说,信用卡进军大学校园,到底是好是坏,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