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守旧的真义和原理)

今日推送之《戏台上“守旧”的真义和原理》录自《立言画刊》1940年第106期,作者楚子。“守旧”为传统戏曲舞台上对门帘的一种称呼,名称来源一说是1908年上海的新舞台采用写实布景后,戏曲改良把旧式的的门帘台帐称为“守旧”;另一说是指门帘台帐都绣以“绣球”等图案,“绣球”则指代门帘台帐,由于南方人“绣球”与“守旧”发音相似,于是俗称“守旧”。

 不可思者曰神,不可解者曰秘。凡事则神秘寓乎其中,其实清醒些,凡事又觉平凡矣。古人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近情近理。你看它神秘,它就神秘;你看它平凡,它就平凡;极平凡的事,你认为神秘了,未免要神秘哩!正应“信者有,不信者无”的话儿。世界、社会、家庭、个人,整天在不安里边,不外这个缘故吧!谈到文章,更神秘乎神秘,一个名词要探本求源,会使你坠在五里云雾中。结果,也不知其所以然。往回下一想,唔!原来如此!所以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读书只晓大义。他二位老先生,良有以也,岂徒然哉。

(戏台上守旧的真义和原理)(1)

戏曲舞台上的“守旧” 

 戏剧,是文学里的东西,自然也神秘,不错,更神秘,尤其神秘得过甚。“头戴乌纱奉孝先,思想开阔万民欢。家严有语呼兄弟,得配汪洋水底天。”这种意思,唯有归到“不求甚解”“只晓大义”。假若引经据典,考古证今,也不过莫明其妙呢!涉世一个“淡”字,总要趣味无穷地!折到戏剧,仍不外此。 

 正净叫:“铜锤花面”,副净叫“架子花面”。“架子”二字,顾名思义可以得到,“铜锤”就费点解。戏台大帐唤做“守旧”,没有朱熹集注,恐怕不太懂!——令人演戏,前台后台大相径庭,后台动作尚属于己,前台动作已属于戏。换言之,就是在后台有自由,在前台没自由。后台候场,可以脱髯,可以卸甲,前台做戏,虽咳嗽之微也不能随便。戏台大帐是前后台的隔膜,伶人未上场,还是社会上人,既上场,乃舞台上人。

 谭鑫培《空城计》,处处都是诸葛亮,一分也不是谭鑫培;老乡亲《四进士》,处处都是宋士杰,一点也不是老乡亲;丑在上场插科打诨,下场依然故我,你遇见萧伯纳——萧长华,怎么看也是个学究,绝不像笑破肚肠的小丑;旦在场上做女儿态,下场仍是须眉样。逢场作戏,虽然不是古人,仿佛是古人,故黄润甫有活曹操之称。出将是走进过去时代,入相是回到现在时代,所以戏台大帐唤做:“守旧”。

(戏台上守旧的真义和原理)(2)

舞台上的门帘台帐

 “守旧”云者,将今比古之谓也。伶人在前台喝水,叫“饮场”,明明是饮他(伶人),偏说饮场,因为做戏没有自由,岂能饮呢?饮场不过是使嗓子滋润滋润,完全是为戏而饮,并不是为伶人解渴。这是不违戏剧的原则,也是戏剧通融。老伶工向无饮场例,如今一般名伶一场数饮,不知是代表“名”?或是喝清茶社?

 从前王克琴以莲名于时,有一次她演戏,台下人喊“好小脚”,她答道:“这年头不是小脚时兴吗?”致引起某顾客大飞其茶壶,因为当年守旧的缘故。如今不然了,前三年,听麒麟童(周信芳)、王芸芳《临江驿》,周信芳竟指点检场人晾网,未免太不守旧了。现在社会与舞台沆瀣一气,“守旧”空存其名而已。

(《立言画刊》1940年第106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