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模式想问题用什么方法 帮你走出思维困境的方法

今天要说的一个词:钝感,大家都知道敏感,钝感就是敏感的反义词,它跟勇敢机智聪明一样,属于是一种才能,是一种能够后天培养的才能,在各行各业中能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基本上都拥有钝感力,简单点说就是不害怕打击,面对各种令人不快的事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开朗大度地活着,来自蒙塔基的钢蛋,来自淘宝的马云,王宝强扮演的傻根和许三多,阿甘正传里的阿甘,这都是代表人物,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大智若愚形容的就是这种人。周围的环境再怎么恶劣我都觉得挺好,没什么不公平的,就像孩子一样这个事行不行?

咱们说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是成功之后才有钝感力呢,还是先拥有钝感力才取得成就呢?这个大家好好想一想,内心过于敏感的人,一点点挫折就无限放大领导一个眼神,恋人一句闲话,那就怕的不行,不行的整个人就开始瞎琢磨,成天患得患失、思虑过重,哪有时间干正事啊,时间都消耗在黯然伤神之中,慢慢就消极起来了,慢慢的把自己的人格放到最低,我这个人就是不行,我就是垃圾,我什么事都做不好,实际上就是阿Q精神自己骗自己,表面上什么都不在意,实际内心非常脆弱,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别人的伤害,喜欢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但凡表露出一点不喜欢我,那我就完了,天塌了。在别人看来就是扔给你一个松果,你脑补出一个冰河世界,整天神经兮兮只言片语就能惹到你,谁敢跟你做朋友呢?有一句成语叫得意忘形,还有一句成语叫失意忘形

我就不是完美的,我深刻的知道我的缺点,我从来也没想过要做一个完美的人,我有缺点怎么了,我需要在意你的评价吗?现实生活中有好些人是既得意忘形又失意忘形,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总是跟着别人抖动,夸你两句,你就上天骂你两句你就跳河,活得累不累呀?

老先生有一句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内心平静的状态就是我们要毕生追求的境界,我之前说过钝感是一种后天培养的能力,拥有钝感之后即使没取得多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也不会这么累,我们追求的并不是金钱和名利,而视金钱名利带来的千帆驶过终入海的内心平和,希望大家早日领悟钝感,早日脱离苦海

这里有4点培养钝感力的方法,

一是迅速忘却不快乐的事,

二是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也要挑战,

三是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四是面对嫉妒和嘲讽,常怀感激之心

前面的都好理解,最后一条我解释一下,总是嘲讽你的人说明心里有你,如果是一个毫无威胁的臭狗屎,没人愿意理我们。

另外我们还要有一个王者心态,在钝感力的基础上进化出的一种非常棒的心态,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与我相处,我都是舒服放松的状态,无论你是否有潜在漂亮也好,我不会因为你的优秀而自卑,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流露自己的情感,我不会为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那个好人形象畏首畏尾地活着,我要做真实的自己,我就是我,我要活得舒服,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种人,整天嬉皮笑脸善于带动聚会气氛,这种人就是王者心态,有钝感力做基础,人才敢大手大脚地做事,无论事业还是情感,还是处朋友,他们都吃得开,怎么会觉得生活困苦呢?敏感的人在聚会上一般都蹲在那个角落里,一句话也不说,敏感的人怕受到伤害,以至于什么事都不敢做,长此以往自然会进化出底层心态,这里的底层指的是生活中的弱者,喜欢抱怨生活的人。底层的人喜欢嘲讽别人,三言两语抓人心,他必须抱怨社会,他必须怨天尤人,他必须时常嘲讽别人,否则这个人是没有存在感的,生活不如意心态爆炸的都不是自己的问题,他就是个完美的人。他们不成功的理由之所以活成现在这样都是别人的错,要不就怪父母不成,要不就怪社会不成,要不就怪幼儿园老师教的不好,要不就干脆这些问题都有,反正自己肯定是没毛病,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每个朝代每个时期老百姓的幸福程度都差不多,都存在大量的底层,也必然存在高层,咱们思考一下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困苦才形成爱抱怨的底层心态,还是因为我们具有底层心态,所以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困苦呢,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负能量满满,整天抱怨这个讽刺那个,然后又敏感多疑,谁说两句话你就炸毛,试问谁愿意跟你做朋友,谁愿意跟你处对象呢?底层和高层是心态方面的层次并不是所有有钱人都阳光积极生活快乐,他们的内心如果缺乏钝感力,也必然充满愁苦,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能填补精神世界的敏感。我感觉那些拥有王者心态的人生活不会太痛苦,即使缺胳膊少腿儿,家徒四壁,只要生机勃勃,斗志昂扬地面对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好怕的。其实钝感力和王者心态是相辅相成,敏感和底层心态也是相辅相成,大家拥有钝感做事不再畏首畏尾,生活自然会好起来,等意识到生活美好了就用王者心态,这生活挺好的呀,也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打破思维模式想问题用什么方法 帮你走出思维困境的方法(1)

打破思维模式想问题用什么方法 帮你走出思维困境的方法(2)

打破思维模式想问题用什么方法 帮你走出思维困境的方法(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