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义的本质(殖民价值观下的人类主义)

导语

什么叫“土著”?什么叫“土著民族”?说到这个词可能大多数人脑海中的印象会是电影里在美洲或者非洲等地,拿着长矛、长枪的部落黑人和印第安人,或是生活在某些不为人知的地方,穿着奇装异服,性格怪异的人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土著”一词我们也赋予了他们更多的社会含义,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称呼那些从小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也偶尔称呼人家为:XX城市土著,当然,这肯定是一种带有玩笑性质的调侃话语。

但从法律来讲,国际上对于“土著民族”的界定要复杂的多。从15世纪开始,随着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欧洲国家开启了对美洲的殖民历史,随着16世纪火热的奴隶贸易,非洲也相继沦为了殖民地。而受到伤害最大的,也往往是这一地区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受到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物产资源受到掠夺,他们的人口成为被奴役的对象,而他们还被认为是“落后”、“愚昧”、“无知”的代表。而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土著民族在殖民历史之下的环境问题。

殖民主义的本质(殖民价值观下的人类主义)(1)

土著民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什么叫土著民族的环境权问题?其实这句话很好理解,人类对社会的发展和不断的走向现代的历程,本质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探索的结果。人类对自然认知还不全面的时候,往往会对自然产生敬畏恐惧,比如封建时代的鬼神之说等等。而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人类也开始从顺从和敬畏自然转变为了征服和支配自然。而土著民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发展环境之下,还未能达到征服和支配自然的阶段就遭到了外部文明的入侵,从而造成他们日益危机的自然环境问题。

土著民族一般都生活在偏远的非洲地区,他们对自己祖祖辈辈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在这里他们以采摘、狩猎、农耕为主,而一旦环境出现问题,他们的生存也将面临极大的危险。除了物质和生存土著民对环境有着极高的依赖和要求,自然坏境也是他们文化和精神的中心。在和环境互相依存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和环境息息相关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而这些被认为是“落后”的文明又恰恰和欧洲工业为主的西方文明相反。在土著民族的心中,大自然馈赠的自然环境不仅仅是他们生存的圣地,也是他们生命的源泉,他们尊重和崇拜自然,而不是去征服和践踏自然。

同时,在对于环境观念不同的情况下,土著民族往往成为和现代文明对于环境使用的矛盾和冲突中心,而这种矛盾也并非内部产生而是外部环境的干扰而造成的破坏。而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这种情况越发的严重。所以我们在看待土著民族对抗压迫和殖民的时候,往往也映射出他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拯救。其次,对于环境的使用权和发展理论来讲,这一观点也出自于国家层面所具备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国家对于领土内的环境有权利进行开发和安排,然而对于土著民来讲,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环境认知价值,面对外部的干扰和国家的规划,土著民族和环境保护开发者存在着巨大的障碍,而这种障碍造成的原因正是认知世界、社会文化的不同。

殖民主义的本质(殖民价值观下的人类主义)(2)

殖民地发展未考虑到原住民对环境的依赖

以非洲为例,其实殖民在16世纪入侵非洲前,非洲的当地人并未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而仅仅是以部落为主的独立单位。在开始殖民非洲之后,为了获得土地和各种资源,殖民者对本地的土著人采取了野蛮的屠杀和驱逐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殖民者逐渐给殖民地形成了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正是奠定国家和民族框架的基础文献,因为在这一框架之下,作为欧洲殖民国家的非洲领土,自动成为了欧洲各国家领土的一部分,而这些原生的土著民也自动失去了自己原生环境之下的主权,同时,作为一个“新国家”的成员,他们也应该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

随着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全球各地区的殖民地纷纷开始寻求独立,而欧洲殖民体系也随之开始瓦解。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虽然这些殖民国家独立了,但其殖民时期的文化和经济结构依然保留了下来,并对这些国家的精英人群深受影响。而殖民者真的走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通过其他的形式保留下来,并依然间接的影响着这个国家,比如以经济技术顾问和专家对殖民地国家进行指导等形式。而在这种影响之下,土著民族的生存状况和环境则不断的被压缩和影响。

殖民主义的本质(殖民价值观下的人类主义)(3)

比如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该国家几乎所有的油气生产都集中在尼日尔河地区,可以说这一地区成为了尼日利亚的经济命脉。但遗憾的是,尼日利亚的国家政策剥夺了这一地区的土著民对土地以及地下资源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在这一地区生活的土著民族并没有因为这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获得利益。而相反的是,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对环境的破坏而造成了这一地区的贫困人口成为尼日利亚最高的地方。在这种极端反差的局面之下,土著民族对所拥有的待遇和情况开始日益不满,最终的结果就是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的危机爆发。

在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资本成为了推动经济起航的关键因素,而在资本催生的很多项目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地区的土著民族被驱逐和生活环境恶化。这在拉美地区尤为明显,拉美地区几乎成为了矿业生存的基地,比如秘鲁对矿产的勘探和开发截止到21世纪初期达到了近三千万顷土地,并影响了近7成秘鲁土著民族。

在20世纪50年代,拉美地区的土地进行再次分配的时候,改革仅仅是自上而下,土著民依然被看成是“二等公民”,同样也没有从中获取利益。他们在改革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到工业化的发展和建设,只想到了荒凉的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为距离海岸线太远的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发展,而选择性的忽视掉了在这一地区长久生存,并与之息息相关的土著民。

殖民主义的本质(殖民价值观下的人类主义)(4)

结语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土著民对生活环境的依赖,曾经的殖民价值观之下的人类主义也不断的遭到质疑,而如何解决他们和土著民族之间的问题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国家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国际局势也越发复杂的情况之下,以国家层面对内部环境的开发和建设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必经之路。所在土著民族的生存环境的问题上,除了搁置争议,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彼此尊重,并且共同参与,最好能够内部温和的解决,同样,对于人性的反思也是尊重不同人类群体和价值的最佳方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