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二战大片前线(34好莱坞)

詹姆斯.霍克是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老兵,曾经参加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退役后他成为了一名历史学家和媒体人,2015年二战胜利70周年他发表公开信,批评好莱坞二战电影越来越脱离史实。

经典二战大片前线(34好莱坞)(1)

今日德军向二战美军墓碑致敬

“现在的二战电影里除了死去的纳粹就是盟军的英雄,激烈战斗后盟军必定取得全胜,许多电影说到底两个字“勇气”,《敦刻尔克》谈了一些勇气之外的东西,这是因为1940年美国还没有参加二战吧,真实的二战并不只有勇气那么简单,当时的欧洲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命运奋斗,中立几乎是不存在的,必须选择纳粹或者盟国,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这里很少有黑和白,更多的是灰暗和血红”。

经典二战大片前线(34好莱坞)(2)

敦刻尔克被遗弃的英军尸体

“和《拯救大兵瑞恩》相比,《珍珠港》就是娱乐片,将一段蹩脚的三角恋爱生硬的塞进观众的喉咙里,加上廉价的战争英雄,让二战最残忍的突袭行动变成了浪漫故事,虽然他们花大价钱复原了了沉船的场景,怎么看都像是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我曾参访过珍珠港的老兵,他们说当时开着冒烟的鱼雷艇去寻找日本舰队,有人甚至说回到美国就杀了日本邻居,“他们的脸蛋太干净了,护士也太甜心了,我见过的海军护士都是男的”,一位91岁的海军老兵对我说,珍珠港让他失去了一支胳膊,2000年后的二战电影越来越不在意战后的生活,事实上,二战欧洲战场作战一年的美国士兵,平均与敌交火的时间不会超过60小时,然而,只要被一颗子弹打中,他的人生将从此改变”。

经典二战大片前线(34好莱坞)(3)

珍珠港打捞上的日军飞行员尸块

“当然我不是批评所有2000年以后的电影,2002年的《我们曾是士兵》真实的还原了越南战争的场景,但这样的作品太少了,2009年的《无耻混蛋》就是一部叙事混乱的科幻片,但被归入了历史战争题材,我看完后觉得盖世太保比那些美国兵还正派一些,2000年后全球发行了247部二战片,其中62部是好莱坞拍摄的,也是最差的62部,其他国家有看起来不错的,比如波兰的《浴血华沙》和《沃伦》。

经典二战大片前线(34好莱坞)(4)

拉脱维亚老兵向德军墓碑敬礼

二战已经过去70年,好莱坞有道德义务客观的反映那场战争,让下一代了解到战争留下的不仅是英雄,更多的是身体残疾,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没完没了的噩梦,我在阿富汗曾经看到过二战老兵描述的相同的场面,真实的阵亡很少有当场发生的,他们会挣扎几小时才死,或许好莱坞觉得老套路最保险,拍那些没参加过战争的人想看的电影,这样才能有高票房,过多描绘德国士兵的内心将受到民间组织的诉讼,然而,党卫军看守也有家人和朋友,他们的邪恶恰恰是认为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他们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这个视角拍电影,未来世界才不会再度迷失。

经典二战大片前线(34好莱坞)(5)

纪念活动中的老空降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