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巧云年谱一共多少集(余巧云年谱四)

民国三十六年(1947)15岁余巧云上半年在尚友社演戏,下半年在晨钟剧团演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余巧云年谱一共多少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余巧云年谱一共多少集(余巧云年谱四)

余巧云年谱一共多少集

民国三十六年(1947)15岁

余巧云上半年在尚友社演戏,下半年在晨钟剧团演戏。

在尚友社演戏的同时,余巧云也在皓皓剧社参加活动。

这时的余巧云已有五年的演出经验,艺术风格初显端倪。时有人以“鲁艺风”的名字在《西京平报》连续发表戏剧漫谈的文章,其中第三篇总结余巧云的艺术,有“未来的秦腔皇后”的说法。

尽管余巧云已经初露头角,收入也还不错,但是,养活一家九口人还是很艰难。贫困还拖垮了母亲张玉琴的身体,需要不断治疗。许多知情者都很同情余家,王伯屏、杜甫哉等人也经常帮助他们。

9月,移驻在长安县细柳一带的28师为了稳定军心,就组建了一个叫晨钟社的秦腔剧团,因为副官康嘉贵的介绍,白金山担任剧团团长,王振邦担任跑班长。

由于王振邦的极力邀请,余巧云就到晨钟剧团搭班了。这个剧团原来打算只给士兵演出,后来也对外演出。由于剧团演员太少,演出十分冷清,一个礼拜后,余巧云就离开了。

晨钟剧团在潼关演出时,很受欢迎,白金山大喜,就四处邀请名角,当时的名演员大体有赵云峰、郑生云、王新成、吕集恺、赵集兴、张全仁、杨宝喜、赵定国、宏秀云、张彩香等人,还邀请来名琴师康振亚,鼓师是贺承民。白金山专乘邀请余巧云入社。

晨钟社在潼关十分红火,他们还经常跟豫剧班一起演出,余巧云跟豫剧名旦常香玲成为挚友,她也是这个时候学了几段豫剧。

白金山经常给张玉琴看病,也经常资助余家。于是,他就趁机向余家求婚,余家考虑年龄差距过大,就处在犹豫中。

王伯屏先生本是钟表店经理,因为热爱秦腔,就出面组建了皓皓剧社。由于同情余家,就经常自助他们。王夫人认为王伯屏跟余巧云暧昧,就在钟楼到端履门之间沿街大骂,王伯屏无法忍受,遂饮药自杀。一时西安戏曲界震动,大家自发组织队伍送王伯屏归葬老家蓝田县。送葬队伍出发前,余巧云当众哭唱《黄花岗》。

葬完王伯屏先生,西安戏曲界谣言四起,余巧云不知所措。白金山趁机加力求婚,承诺给张玉珍看病,承担余家今后生活,余巧云今后不再演戏。余家无奈,只得允婚。

28师屡次溃败,年底就解散了晨钟剧社。白金山被调入36军辎重营任中尉指导员,驻军铜川。

民国三十七年(1948)16岁

余巧云与白金山在陕西大荔县结婚。

杜甫哉先生在其担任主编的戏剧电影杂志《风雷》上著文,称余巧云为“秦腔皇后”。

民国三十八年(1949)17岁

3月,白金山脱离军队。由于白金山脱离部队后,失去经济来源。余巧云只得再次登上舞台。

余巧云到处搭班演戏,三意社、尚友社、晓钟社、建国社、新民社、大华社等剧社都有她演出的身影。他跟何振中演出《家庭通史》,跟何振中、张建民合演《黑叮本》,跟苏育民合演《玉堂春》《白玉楼》,跟黄金华合演《五典坡》(后本)《蝴蝶杯》《别窑》等。

5月,西安解放。

7月,白金山到新政府的敌伪军官登记处申请退出国民党,并交出了伪证件。

余巧云到西安尚友社演戏。

临潼雨金人韩子芳、张子明在渭南市成立了一个叫醒民社的秦腔戏班,就向尚友社社长刘广华请求演员帮助。刘广华就答应借余巧云过去,说好帮忙半个月,熟料就一直“借”过来了。年底,余巧云把全家人都搬了过来,还在老市场86号买了两间房屋。由此,余家就有了安静的住处。白金山在醒民社剧场卖票。

这段时间,余巧云学习演出了《白毛女》《穷人恨》等戏。

1950 年18岁

醒民社经营不善,先后更名人民社、新华社,也不见起色。

5月,张玉琴去世。

余巧云接以父母来渭南照料家务。姨夫王志荣为泾阳县川流乡农民。

7月,西安易俗社职工8刘孝坤接手新华社,更名新民社。由西安接来了刘毓中、阎国斌、杨鸿声、邓维民、孟遏云、王辅生、樊新民、王新成、周尚义、赵定国、申正坤、田正武、张全民、张彩香、许振中等人。同时,剧社还招收了一批学生。

白金山在新民社作文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