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拍亦舒的电影拍得好 还原流金岁月里的亦舒女郎

谁拍亦舒的电影拍得好 还原流金岁月里的亦舒女郎(1)

1988年版的《流金岁月》,钟楚红饰演朱锁锁,张曼玉饰演蒋南孙。

谁拍亦舒的电影拍得好 还原流金岁月里的亦舒女郎(2)

刘诗诗、倪妮主演的《流金岁月》。

谁拍亦舒的电影拍得好 还原流金岁月里的亦舒女郎(3)

《流金岁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6年,偷偷把头埋在课桌底下看亦舒小说《流金岁月》时,颜颜还是16岁不到的高一女生。那时的同龄人,女生流行看琼瑶、三毛、岑凯伦,男生看古龙、金庸、梁羽生。颜颜却是典型的“亦舒迷”,她总容易被亦舒小说里的女主角吸引:独立、自主、聪慧、理性。她甚至觉得,以后她也能成为一个“亦舒女郎”般的女子,也会有一个像小说里写的一样的闺蜜。

25年后,奔四的颜颜成为一个白天打卡上班、晚上陪娃做作业的“新中年主妇”。每晚11点,把家务做完,把孩子哄睡,颜颜会靠在床头拿出手机,属于她自己的时间到了。

在本周的电视剧全网热度榜上,电视剧《流金岁月》的热度持续霸榜。“我成功,她不嫉妒;我萎靡,她不轻视。”《流金岁月》中的蒋南孙和朱锁锁,作为知心闺蜜,从读书到工作到婚恋,一路扶持前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牵动了无数书迷的心。

往前一点,2020年10月上映的电影《喜宝》,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再往前一点,2017年的现象级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亦舒是一个离文坛相对遥远的名字,却在近几年里持续受到影视界的热捧,这些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小说,通过当代影视明星的重新演绎,让“亦舒女郎”再度占据了话题的焦点,剧粉们在追踪着双主角错综复杂的感情线,书迷们则在重新测量文学与影视之间的距离。

对于颜颜来说,虽然作为原著党来看电视剧,会挑出千个万个的毛病。虽然睡前的时间只够在短视频平台刷上几段短视频,但颜颜依旧觉得异常美好。仿佛与自己心中的完美女性再度重逢。仿佛她的16岁又回来了。

撰文/本报记者储文静

师太眼中的都市白领

16岁时,如果有人问颜颜,以后想成为怎样的女子,她会回答:“优雅而自强,坚定而自立”,这是亦舒最擅长刻画的都市白领女性的形象。

亦舒总是告诫她的读者,女人没有男人一样可以精彩多姿。她的女权主义,一度让外界称她是“灭绝师太”。

亦舒本姓倪,有人曾经将她和哥哥倪匡与金庸相提并论。亦舒对金庸是怀有崇拜之心的,在《流金岁月》里还有专门的章节向金庸致敬。文中提到,蒋南孙在读大学的时候,中文系邀请金庸来演讲,各派各系的老师学生慕名而来,倾巢而出,挤得礼堂水泄不通。蒋南孙手里拿着一套《射雕英雄传》想请金庸签名,却被挤在门外进不去。恰好遇到系主任张良栋教授,才请他帮忙要到了签名。

自幼在兄弟堆中长大的亦舒以为,长辈的期望自然不会落在她这个丫头身上,故此一直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

亦舒当年动过两次手术,都没有告诉家里老人。直到有一天有一家周刊把她的照片登在封面上,围上黑边,然后还在标题里说正在深切治疗部急救。父亲看到后大吃一惊,急忙打电话询问。亦舒那个时候已经出院回家,于是就若无其事地对答如流,敷衍过去。在亦舒看来,“又不是没得救,劳烦父母做什么?他们的工作早已完成,何苦叫他们白白担惊受怕。有什么事,包括天塌下来,通通自我了断。”

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不少有着家道中落的背景,以便在此过程中,练就一双看破世态炎凉的冷眼。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经历了家庭由盛而衰的朱锁锁,想必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

与一般的女孩子相比,亦舒的第一段婚姻显得有点早。在《明报》当记者时,她认识了颇具才华的蔡浩泉,并开始倒追。和所有的虐恋一样,18岁的亦舒逆反父母的意思,毅然嫁给这位白马王子成为人妻,次年就生下儿子。结果,这段婚姻也只维持了三年而已。

这样的经历,在《流金岁月》里的朱锁锁和谢宏祖身上有了类似的翻版。航运业世家子弟谢宏祖喜欢上了朱锁锁。有一次朱锁锁和蒋南孙坐游艇出去游玩,在码头被另外一条船上的谢宏祖看见了,他居然直接自船舷跃下,奋力游过去,只为了当面表白一句“谁叫我爱上了你”。当时的谢宏祖是相当痴情,一度离家出走的他跟家里提的唯一条件,就是要跟朱锁锁在一起。然后,两人如愿结婚,生女。跟无数的俗尘故事一样,世家子弟的热情渐渐淡去,外来的感情再度诱惑了他。谢宏祖想跟朱锁锁离婚,她却拖着不办,宁愿自己带着小女儿。等到谢家落魄的时候,朱锁锁却顽强地站了出来,变卖家产帮助谢家,然后从头开始。

上世纪80年代,香港拍过同名电影《流金岁月》,独立得有点寂寞的蒋南孙是张曼玉,钟楚红扮演美艳风尘的朱锁锁。拍过电影后,两个人的命运跟电影也有了奇妙的巧合,钟楚红嫁给了一个富商,从此消失在银幕外。一直努力工作的张曼玉,也是情路坎坷,在坊间留下了拿一次奖失一次恋的传说。

不过,对于扮演蒋南孙的张曼玉,亦舒是不吝夸奖之词的:“最爱张曼玉,模样好,白皙得离奇,一头好头发,小小眼睛,厚肿小嘴巴,体格无瑕可击,笑起来如纯洁兔宝宝,无论穿什么戴什么古怪东西,仍然可爱活泼,据说皮肤吹弹得破,没话说。”

亦舒女郎背后的神奇阿姨

在张爱玲写的《对照记》和《姑姑语录》中,她的姑姑张茂渊是个神奇的存在。洗头的水有点黑,张茂渊会自嘲头发掉色;朋友爱唠叨,张茂渊会评价“和她在一起,使人觉得生命太长了”。冬天的夜晚特别冷,张茂渊会急急忙忙地钻入冰冷的被窝,然后感叹:“冬之夜,嗜睡如归。”新奇小诗一般的话语,令人眼前浮现出一位机敏睿智的女子形象。

张茂渊是跟张爱玲关系最好的亲戚,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亦舒是张爱玲的粉丝,张爱玲姑姑的影响力,也潜移默化地转移到了亦舒的作品中。于是,亦舒女郎们常常会有一位高贵神秘的“姑姑”或“阿姨”,依稀可以看出张茂渊的影子。比如,《直到海枯石烂》中,亦舒以作家庄自修的第一人称,写了姑姑庄杏友高贵典雅却情路坎坷的一生。《姑姑的男朋友》里的姑姑,因为太了解男人的缘故,始终都没有嫁。而在《流金岁月》中,这个神秘人的形象则变成了阿姨,也串起了蒋南孙的大半个人生。

蒋南孙的阿姨第一次从英国回来的时候,蒋南孙和朱锁锁还在读中学。阿姨很幽默,一起吃大餐的时候,蒋南孙问:“这地方贵不贵?”阿姨说:“时间最宝贵。”朱锁锁问她有没有朋友,她说,“从前有,后来就没有了”,因为,“人长大之后,世情渐渐复杂”。虽然阿姨很特别,朱锁锁还是觉得她“看若潇洒,心实苦涩,日子也难过”,毕竟“人生没有十全十美”。

毕业之后,蒋南孙的第一份工作很不如意,于是就辞职去了英国找阿姨散散心。这次英国之行,阿姨一直在给蒋南孙鼓劲:“略受挫折,不必气馁,继续斗争。”阿姨还怂恿蒋南孙主动去认识别的男孩子。她们在公园遛狗的时候,碰到了一位牵着条大丹狗的英俊的年轻人。在亦舒的笔下,一场偶遇也写得相当唯美:“他站着不走,白衣蓝布裤球鞋,小径左右两边恰是樱花树,刚下过雨,粉红色花瓣迎风纷纷飘下,落在他头上肩上脚下。”虽然阿姨建议她“可以跟他打一个招呼”,蒋南孙还是犹豫了,于是就错过了。好在享汀顿公园的偶遇,只是一个伏笔。后来,再次相遇是在东方成衣电脑部的电梯里,他们匆匆打了个招呼。再后来,这位年轻人——王永正就主动打电话过来了。能够跟王永正牵手走到最后,阿姨可谓是功不可没。

一个人跟一条狗住在伦敦的阿姨,在蒋家发生大变故的时候,一接到信就赶了回来。蒋父破产,阿姨本来是要带姐姐蒋太太和外甥女离开的。蒋太太却坚持要留下来,阿姨只好“背着南孙,把一个装着现钞的信封递给姐姐”。等到蒋先生去世之后,阿姨还是把蒋太太接到了伦敦。这次伦敦之行,蒋太太终于做回了自己,认识了伦大帝国学院的一位机工教授,两人相爱并结婚了。

王家的表妹表哥有点多

无巧不成书。除了阿姨,在《流金岁月》中,表妹和表哥也是串起情节发展的一个关键。

表妹的出场,是为了给蒋南孙的第一段感情做一个彻底的了结。蒋南孙第一次到男朋友王永正家里去玩的时候,来到近郊的两层楼小洋房,感慨幽静的王宅满满的书卷气,忽然就想起了自己从前的家,又多了一番感慨。王永正接了个电话,说是他表妹想跟男朋友一起过来玩,问她怕不怕吵。蒋南孙虽然答应了,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王永正表妹王小姐的男朋友居然是章安仁——她的前男友。于是,一场尴尬大戏就此上演。

娇小玲珑的王小姐,完全是被宠坏的富家女,什么都要男友侍候,电话要他拨好号码接通才递给她,喝一杯茶,加糖加牛奶也要他做。章安仁平时虽然做习惯了,但是在前女友面前,还是觉得自己降了格,浑身不安。

王小姐和章安仁走了之后,蒋南孙笑得很开心。她跟王永正说起了跟前男友分手的原因:“他配不上我。”王永正很配合地说:“我也认为如此。”从此他没有在南孙面前提起章安仁。之后,即便是章安仁借机跟王永正说起蒋南孙的坏话,王永正也是嗤之以鼻。

表哥的出场,则是给朱锁锁安排了一段全新的感情姻缘。王永正在自家的游戏室安排了一个聚会,来了不少俊男靓女。蒋南孙带着朱锁锁出场的时候,男士们的眼光都被朱锁锁吸引住了。王永正在厨房里跟蒋南孙说,“刚才有人说,难怪锁锁叫锁锁,一看见她,确有被她锁住的感觉。”蒋南孙笑了,“那位诗人是谁?”王永正说:“他是一位医生,我的一个表哥。”当天晚上,朱锁锁喝得烂醉如泥,蜷缩在长沙发上熟睡,身上还盖着一件西装外套。而这件外套就是那位医生表哥的。

这个表哥的伏笔一直到了最后一章才再出现。“结婚也不过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千头万绪,少女中了童话的毒,总以为结婚是一个结局,等发觉是另一个开头时,难免叫苦连天。”在历经情感波折之后,朱锁锁终于决定开始另一种生活了——和王永正的医生表哥结婚移民澳洲帕斯。按照王永正的说法,医生表哥从澳洲回来度假,在那次聚会时认识了朱锁锁,然后就被她锁住了,现在就要结婚了。

由此可见,姻缘这件事,全凭机会率。

重男轻女的蒋家老太太

亦舒的小说文字,往往惜墨如金,能省则省,三言两语之间,或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或把人情世故洞察得如炬如烛。

某种程度上,亦舒的小说并不是靠情节来推动,有些场景的描写甚至可以说是简单到了极点。但是,极富个性的对白,则凸显出了人物的独特之处,蒋家老太太就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存在。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不好,总是有原因的。重男轻女的蒋家老太太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蒋南孙和朱锁锁入学一年后的对话中。蒋南孙问,“猜猜为什么我叫南孙?”朱锁锁一下就猜中了,“你家的长辈盼望有个男孙。”原来,蒋太太生下女婴的时候,祖母虽然得知了消息,却照样天天打麻将,连打了七天,直到母女出院都没去看过。

在蒋家老太太看来,南孙不是男孙,书读得怎么样无关紧要,就算是中了状元,婚后也是外姓人。于是,蒋南孙经常觉得“祖母迫害我”,即便朱锁锁认为她“夸张了,老人家十分慈祥”,蒋南孙还是找到了理由:“每次交生活费给我,都唉声叹气,大呼作孽,蒋氏将绝后等等。”等到蒋南孙考上大学了,老太太也是满腹牢骚:“还要读下去!将来做宰相仍然跟别人姓便宜人。”然后,就摔了筷子动气回房间去下了锁不再出来。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也是有原因的。蒋家炒房被套牢,无计可施,祖母找朱锁锁出手帮忙。这个时候,蒋家老太太的态度才有所好转,出来主持大局的时候也感谢朱锁锁说:“没想到南孙招待你几个月,为我们带来一位大恩人。”

随着蒋家的破产,形势急转而下,蒋先生意外去世,蒋太太离家外出,祖母没想到有一天会同蒋南孙相依为命,要靠她菲薄的收入维持生活。二十年来肆意蔑视她,只不过因为她不是男孙,祖母生怕这个孩子乘机报复。直到有一天,祖母摔伤了腿,蒋南孙忙前忙后地伺候她,她们才说了这辈子最多的一次话。渐渐地,每天的问候也成为了日常。偶尔,祖母也会感慨连累小辈了。之后的七十四岁生日,祖孙俩的关系继续好转,祖母也捂着自己的老本不放,说是要给南孙当嫁妆。

蒋南孙要跟王永正结婚了,蒋老太太跟朋友聊起家务事,笑着说:“女儿有什么不好,儿子女儿是一样的,只要孝顺你就行。”

这样的公道话,也算是为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