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

唯一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全国性宗教,应该只有道教了。

提及“道”,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感觉很有道理,却很是深奥,不知所云。

“道”之玄妙,没有慧根,没有毅力的人,确实很难领悟。

而中国道教史上却有一位修道之人,以医术践行“大道”,教化世人,被称为“陆地神仙”,他就是张至顺。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1)

张至顺

少年凄苦,与“道”结缘

1912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年,清朝灭亡,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就此覆灭。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带领中国人民稳定生活,反而开启了很长时间的军阀割据时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而就在这一年,张至顺在河南沈丘出生。小时候,他的家境还算可以,而且他的父亲还曾经出国留学。

只是好景不长,在那社会割裂的时代,张至顺的家庭也不能幸免,少年时,家庭徒生变故,家道中落,所有家人无奈只能流落街头,靠着乞讨为生。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2)

民国时期的百姓

一个养尊处优的少爷,一下子就从云端跌落泥潭,巨大的反差,一度让张志顺难以接受。

可那时候,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不想挨饿,就必须要承受四处乞讨的不易。

不过,张至顺并没有因此消沉。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张至顺便非常羡慕那些可以去学堂的孩子。贫困的他交不起学费,便偷偷站在学校窗外听课。

为了不被人发现,一到下课的时候,他就赶紧跑到别处。可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终是被老师发现了他的偷听行为。但是当时的老师知道他家里困难,就让他在帮助学校做饭,同时,也就可以在课堂旁听。

张至顺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天总是早早完成手头的工作,第一个坐在教室里听课。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3)

学堂

那个年代,贫苦的人们最爱在戏中享受片刻的安宁,寻求些许的安慰。张至顺听得最多的,就是八星过海中的韩湘子传,这出戏所讲的内容是含香子出家成道的故事。

在人生多难的时候,张至顺也蒙上了出家修道的想法。

自古以来,终南山就是道士们修道成仙的地方。张至顺也曾偷偷跑上过终南山,不过都是被人给送了回来。

道虽是追求,但是现实仍然是现实,而生活中的苦好像是没完没了。饥寒交迫之时,母亲不幸身受重病,更让凄苦的一家子雪上加霜。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4)

终南山

孝顺的张至顺徒步到很远的地方,寻求医生的帮助,希望医生能够救助自己的母亲,但是医生对其苦苦哀求并没有放在心上,也只是冷冷地问张至顺要出诊费。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有钱付得起出诊费。

张至顺哭诉着哀求,希望医生能够先施以援手,救治好母亲,出诊费一定会补上。但这份孝顺并没有打动医生。

最后,走投无路的张至顺到处借钱,然后带着弟妹在医生家门口跪了许久,才请出医生,救了母亲。

这一经历,让张至顺苦恼不已,他不明白医生本应悬壶济世,在这个世道,却也变成了唯利是图。

不过,这并没有让张至顺对世界失望,反而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钻研艺术,救助世人。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5)

张至顺

十二岁的时候,机缘巧合的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学医的机会,天资聪颖而又勤奋好学的他,在几年时间内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开始四处行医救人。

不过,读书也好,行医也好,在那个年代,都不能养活家人,于是,迫于无奈的他,最终也到军队中,赶马车运弹药,赚取大米和银元。

为躲避炮弹,他躲进一座庙里,却意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全真教的道长刘明苍。

当时刘明苍道长是全真派第二十代传人,一开始并没有应允张至顺的请求。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6)

道教

但一心求道的决心,让张至顺久久不愿离开,他的坚决最终也打动了刘明苍道长,便将之收到门下,带回了全真教。

或许要想寻求大道,必定要先品尝人世间的百般滋味。

久而久之,在一心求生,贫困潦倒的磨砺中,张至顺尝遍了人生疾苦,也看遍了人生百态,渐渐培养起坚强的意志,练就了稳定的心智。

这为其日后艰苦的求道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日后下山悬壶济世,埋下了伏笔。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7)

道教

苦修勤学,一心求道

真正的修道,一点不比乞讨简单,甚至是加倍辛苦。

由于长期饥寒交迫,食物来源也不健康卫生,张至顺身体赢弱,一身疾病,刘道长并不忍心让张至顺立刻就开始苦修,而且作为资历最短,入门最晚的弟子,最开始能在观中洗衣做饭,做点劳务就可以。

但张至顺自知不下功夫,不吃苦力,是没有参禅的资格的。所以,即便是刘道长没有安排什么功课,张至顺却十分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自学,碰到修道的师兄就向其咨询学习。

但是,修道的门道,一个人一种方法,任何人修道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张志顺在修道方面上一直都没什么长进。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8)

张至顺

他每天都在重复师兄弟们挑水、热灶、做饭、烧香、扫地、喂牲畜等杂活中度过。如果有客人,师傅还会额外安排他下面以招待客人。这样重复的日子,重复了许久许久。

终有一次,他在打坐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小,忽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爽感充沛于全身。

在那一刻,他仿佛脱离了天地的束缚,不知道置身于何处。良久之后,已然开悟。

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张至顺凭借着自己的苦心求学,终于初窥“道”之端倪。他的变化,刘明苍道长当然看在眼里,惊叹于他的“天资”,又感动于他的勤勉,于是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张至顺更是不负众望,功法日益精进。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9)

张至顺

为了摆脱身体上的束缚,他认真研读了全真教的两部经典,金刚功和长寿功。

传说这两本经书可以助人解除苦难,而张至顺深入钻研两部经书的一个明显益处,就是他的身体慢慢摆脱了桎梏,去除了疾病。他曾经回忆到,自己能够健康长寿,两部经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修身养性,张至顺曾经跟随一位道友,到八仙宫休养多年。八仙宫是道教圣地,很多道友都是医学圣手,有些已经不需要切脉,只通过观察就能够诊断的地步,并且道友没有丝毫藏私,只要询问,并都会倾囊相授。

张至顺在八仙宫的时候,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医学方面,并日益精进,有所大成。

几年之后,社会时局依然没有改观,哪怕上“道教”的修道之人,也需要为生存而烦恼。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10)

万寿八仙宫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修道的人都选择了还俗。而张至顺道长却不愿放弃修道的梦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至顺发现一座被当地名称为八卦顶的修道之地,于是便在八卦顶建造一座小庙,供自己修行。

他在小屋前后种上了松树,每天都在松树下打坐修行。饿了的时候,就吃一些松针作为食物,偶尔去山上扒点草药,补充体力。

在深山老林中,为了给自己壮胆,每当他心里害怕的时候,他就会默念经文,几遍之后,便会无所畏惧,精神超然。

经过不懈的坚持努力和不断的求真问道,张至顺在“道学”和“医学”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知名度也随之提高了很多。以中国道教全真龙门第二十一代传人的身份,受到很多人的敬重。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11)

张至顺在耕耘

大道,为民为国

很多求道之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追求自己内心精神境界的提高,追求的目标只是纯粹的肉体飞升,羽化成仙。求道者,若带着功利心和目的性,将很难有所成就。

张至顺经历过人间疾苦,也亲历过母亲重病求医难的时候。所以在求道当中,他一直都抱有普世助人的理想。

所以,不管是在华山,还是八仙宫,亦或是隐居终南山之后,他都会时不时下山进行传道和义诊,不光是从精神上引导人们向善,还从肉体上解决受苦的民众,医道同源,大道当助人。

成为道学圣人,医学高人之后,张至顺并没有借此谋取名声和地位,更没有大肆敛财,而是依然能够坚持本心,潜心研究医学经典。

他医术高超,甚至留下了成功救治7名癌症患者的奇迹。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12)

张至顺

“自己淋过雨,所以愿意为别人撑伞”。张至顺医治病人从不收费,对于上门求医的人,也从不拒绝,甚至可以徒步几十里路上门医治。由于其善行以及高超的医术,张至顺道长被人们亲切地奉为“陆地神仙”。

只是,世界上有光的地方,总是不可避免产生阴影。由于其义诊行为,对很多奸商造成了利益损失,所以张至顺面对了很多言语上的攻击,和实际上的污蔑。

曾经就有一个被张至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病人,被奸商收买,转头便污蔑张至顺。面对这些,张至顺没有丝毫的愤懑和委屈,他以超然的冷静,继续研习自己的“道”,继续践行着自己的“善”。

张至顺不仅心系民众,同样也有高尚的家国情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张至顺看到很多人饱受战争之苦,便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捐献出来给老百姓,并经常亲自上山采药,为受伤的军民医治。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13)

张至顺

新中国建立后,张至顺道长受邀去了很多大学教授道教养生学,并将自己的一生所悟编辑成书,让人们都能够方便从中受益。

其实早在1955年,张至顺道长第一次出山行道的时候,就被推举为白云观的知客,并且因为他对白云观的治理非常有成效,后又被多次推举为监院或者方丈。

隐居终南山之后,不断有道友或者其他民众,都会来到终南山向其问道,并且有很多大学都会邀请他到校讲授。其加以自己理解的金刚功和长寿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998年,张至顺道长受邀去泰国弘道,受到了泰国政界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泰国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能够专门请道教圣人已经是破天荒的大事件。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14)

张至顺

而听完道长的金刚功和长寿功的演讲后,泰国方面更是“视若神人”,表示可以提供任何条件,只要道长能够留在泰国,甚至软硬兼施,威逼利诱都用上了。

但是,张至顺全部婉言拒绝了,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时过境迁,经过了战乱凭仍、穷困不堪的时代,也看过新中国建立,全民奋发努力的新社会,同样也目睹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幸福状况,张至顺道长了无牵挂,隐居终南山,一心求道。而这隐于云间山林的生活,一过就是一个甲子,七十年。

在隐居期间,张至顺道长并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对于道教的传播,以及人们前来“问道、问医”,张至顺道长也是欣然接受的。并且因为他的道学和医学的精湛,不管是求道还是求医,他总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岁月在张至顺道长留下的痕迹,并不是触目惊心,而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着岁月的厚重,又有着智慧的从容,仙风道骨,令人敬重。久而久之,终南山有个“得道高人”,便在民众之间传播开来。

张至顺道长为什么不再给人治病(陆地神仙张至顺)(15)

张至顺

尽管长寿,尽管清贫,但是张至顺的初衷总是坚定不移的。

新中国成立后,道教势弱,关注道教的人越来越少,为了弘扬道教文化,张至顺开始对外招收弟子,并将自己一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人们。

据说,在九十岁的时候,张至顺道长曾经推演过自己的命运,预测自己会活到104岁。而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张至顺提前焚香沐浴,换上新的道袍,静坐蒲团。

2015年7月,张至顺道长安然离世。

张至顺道长,一生传奇,他并没有像很多影视剧中演绎的求道者,远离世俗,摒弃所有私心杂念,仅仅是去追求那个人的精神升华,而是带着一颗“大爱之心”,于红尘之中,寻求“大道”。

而不管张至顺道长是隐居还是出山,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羽化登仙”,“至善”二字,早就让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神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