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之千钧一发(中华成语故事大器晚成)

中华成语故事——大器晚成

大器:比喻大才能。

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东汉末年,在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就喜欢击剑,还练习武艺,所以直到23岁才开始认真读书。由于他读书刻苦努力,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在他做魏国的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太子,然而崔琰却极力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都是立长子,怎能立曹植呢?要知道曹植可是崔琰的侄女婿,但是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一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即没有成就又没有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崔琰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成才,崔林一定能成为大器之人。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的手里做了司空,并被封为安阳乡候。

大器晚成——的意思是指能担当大事的人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所以成就比较晚。

中华成语故事之千钧一发(中华成语故事大器晚成)(1)

中华成语故事——大器晚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