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

清宫剧《延禧攻略》火了,作为一个喜欢文史的小姐姐,在一边追剧的同时也没忘了顺便学点文史知识呢。

比如剧中出现了乾隆的几个皇子,他们的名字就引起了我的兴趣。

通过研究这些名字,我才发现乾隆皇帝给不同的皇子们赐名其实是暗藏着玄机的。

同时也更加能确定:乾隆最爱的女人果然是富察皇后!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其中实在体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请容我慢慢道来。

一、“永”字辈

清王朝是满人建立起来的,所以清朝早期的皇帝和皇子,在取名方面跟其他满人一样使用满文,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清太宗叫皇太极,他的大哥叫褚英、二哥叫代善、五哥叫莽古尔泰、十四弟叫多尔衮、十五弟叫多铎。他们除了姓氏都是爱新觉罗外,名字并没有什么章法。

包括顺治皇帝儿子的取名,也还是比较随意的。顺治帝长子叫牛钮,次子叫福全,三子叫玄烨。

顺治帝自己的名字叫“福临”,如果按汉人的传统来说,他儿子“福全”和他名字的首字一样,给人感觉像是同辈,简直不成体统。

直到1661年康熙当了皇帝,情况就不同了。康熙幼年继位,在位61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

康熙帝玄烨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清朝的诸多国策上面,连自己的子孙取名也开始用汉字,并仿照汉人家族,用“字辈”的方式给子孙命名排辈,以便区别长幼尊卑和血缘远近。

他对子嗣后代的命名确定了以下的原则:

1)均为两个汉字;

2)首字相同,即为字辈;

3)第二个字的偏旁部首相同。

于是,后来正如我们被诸多清宫剧科普的那样:

康熙帝儿子们名字的首字均为“胤”,第二个字都是“示字旁”的,如胤禔、胤礽、胤祉、胤禛等。禔、礽、祉、禛这些字虽不常用,但在古汉语里均有福禄美好的含义。

雍正帝儿子们名字的首字为“弘”,第二个字含有“日”字,如弘晖、弘时、弘历(繁体字为曆)、弘昼等。

到了乾隆帝,他的儿子们名字的首字为“永”,第二个字则均为“斜玉旁”。

比如他的第十五子名叫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永琰当了皇帝后为了减少百姓避讳的麻烦,才把名字中常用的“永”字换成了不常用的“颙”字。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3)

嘉庆帝颙琰

二、斜玉旁

乾隆皇帝享年八十八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有妃嫔42人,也不少了。但他的子嗣却不算兴旺,只有十七个儿子和十个女儿,且多早夭。

这十七个皇子当中,第九子、第十子和第十六子这三个皇子可怜刚出生就夭折了,都还没来得及被赐名字。

其余的十四个皇子被赐了名:他们都是“永”字辈的,后面再加上一个“王字旁”的字。分别是——

皇长子永璜、皇次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七子永琮、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但其实我们现在说的这个“王字旁”,本来应该是叫“斜玉旁”的。

“王”字和“玉”字都始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的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就出现了的。

在甲骨文中,“王”字像刃部向下的斧头,象征权威,表示君王;

“玉”字像一条绳子把几块(或三、或四、或五)玉片串连在一起,上下还露出绳头。

慢慢地,“王”字下面的斧刃形被简化了;“玉”字上下的绳头没了,玉块也固定为三片。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4)

“王”的字形发展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5)

“玉”的字形发展

从上图“王”字和“玉”字的发展史可以看出:

到了金文和篆文时期,“玉”字和“王”字都是写成三横一竖的。

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王”字上面两横离得近,下面一横离得远;“玉”字则是三横之间都是等距离。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6)

“王”和“玉”

这两个字也太容易弄混淆了,于是到了隶书的时候,就给“玉”字加上了一个点,以示区分。

但是,这个“丶”在“玉”字是独体字时加上了,在“玉”字做偏旁的时候却没有加上!

所以左边是“王字旁”的这些字其实都是跟玉石有关的。

随便查查《新华字典》,这样的字就收录了两百多个。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7)

据统计,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竟有近五百个呢!所以乾隆的皇子就算有上百个也不用担心取名字的问题啦。

三、玉文化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有五德。”

这寥寥几字,就从物质(石)和艺术(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的概念,还赋予了它美德。

中国人认为玉身上有天然之灵气,所以美玉自古就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万般垂爱。

中国特殊的玉文化,充溢了整个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周礼·玉藻》说:

"古之君子必佩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君子于玉比德焉。"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8)

而“玉”和从玉的汉字在人们心目中也从来都是高尚美好的字眼,常用来比喻和形容美好的人或事物。

用在名字当中更寄托了高洁、珍贵、祥瑞等美好的意愿。

然而这几百个形形色色的从玉的汉字,虽然几乎都是好字,却也有等级高低之分。

这些字大致可分为几个类别:

礼玉和瑞玉;佩饰和装饰玉;普通玉及玉器;表玉的特征。

很明显,这其中级别最高、份量最重的自然是用来宗庙祭祀的礼玉和瑞玉了。

《周礼·春宫·大宗伯》记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

所以,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总称为“六器”或“六瑞”,可以说是从玉字中最高等级的几个字。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9)

六瑞

四、下面我们就深扒一下乾隆皇子名字中这十四个带玉的字吧。

1.皇长子永璜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0)

2.皇次子永琏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1)

3.皇三子永璋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2)

4.皇四子永珹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3)

5.皇五子永琪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4)

6.皇六子永瑢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5)

7.皇七子永琮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6)

8.皇八子永璇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7)

9.皇十一子永瑆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8)

10.皇十二子永璂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19)

11.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0)

12.皇十四子永璐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1)

13.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2)

14.皇十七子永璘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3)

窃以为这14个字可以自动分成三个梯队

“珹”、“琪”、“璇”、“璂”、“璐”、“琰”6字都是普通玉或装饰玉;“瑢”1字表玉的声音;“瑆”、“璟”、“璘”3字表玉的光泽。

这10个字等级不高,只能排在第三梯队了。

皇长子和三子的“璜”和“璋”2字是入了“六瑞”的,等级已经很高了,看来乾隆对最大的三个儿子都是比较看重的。

但从形态上来说,璜是半璧形,璋是半圭形,都不算完满。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4)

汉代龙首玉璜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5)

春秋白玉璋

而“赤璋礼南方,玄璜礼北方”,也还是不如“黄琮礼地”。所以这两个字只能屈居第二梯队了。

剩下“琏”和“琮”2字,妥妥站上第一梯队。因为它们都是“宗室庙堂之器”。

先说“琏”。我们通过查字典已经知道:琏是古代宗庙中盛放黍稷的器皿。(注意应该是读第三声哦。)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6)

要知道稷自古就被尊为五谷之长,与土神并祭,合称“社稷”。 稷代表稳定的粮食来源,是国家的根本所在。那么宗庙中装着黍稷的琏,其意义之重大就可想而知了。

网上琏的图片不多,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张,大家凑合看下。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7)

汉绿釉博山琏

二皇子永琏的名字还是雍正赐的。乾隆当然也是非常赞同他老爸起名的用心了,说”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即位的那一年就暗中册立永琏为皇太子了。可惜永琏九岁就殇了,否则大清的国运说不定要改写呢。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8)

册立皇太子的密诏

再来说“琮”。前面已经说了“黄琮礼地”,是“六瑞”之一。

我国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为发达,想欣赏玉琮的可以去浙江省博物馆一饱眼福。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29)

神人纹玉琮王

玉琮内圆外方,象征着“天圆地方”,一直是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其尊贵不言而喻。

所以当富察皇后得知乾隆为她生的七皇子赐名“永琮”的时候,马上感动得掉下泪来。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30)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31)

剧组可能怕观众们看不懂,还特意让明玉出来解释了一把。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32)

这第一梯队的“琏”和“琮”二字,都赐给了富察皇后生的皇子,暗示了乾隆帝立储的意愿。这不正是一个皇帝对后妃最大的爱么?

想想后宫里的娘娘们那么努力宫斗的终极目标,说白了就是想当太后呀!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33)

也许有人要说:富察皇后是正宫,她生的儿子是嫡子,自然规格要高些,太子立嫡也理所当然。

可是别忘了,娴妃成为乾隆的继皇后之后,接连生了皇十二子和十三子。这也是正宫嫡子啊,可赐的名字却是一般的“璂”字和“璟”字。(注意这个“璂”字并不是剧中念的“基”的音,而是发“其”的音哈。)

“璂”原本的意思是古代一种叫“皮弁”的帽子拼接处的玉饰。

《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

郑玄 注:“璂,读如薄借綦之綦。綦,结也。皮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34)

明朝皇帝的皮弁

这个字让我不由得产生这样的联想:

乾隆和继后的关系并不太好,如同帽子有缝隙一样。而他俩的皇子只是这缝隙上的装饰,终究难以成大器。

乾隆皇帝亲手写了哪四个字 深扒乾隆皇帝十四个皇子名字中的玄机(35)

皮弁上的玉璂

最后不免还是要再次感叹:中国的汉字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啊!

如果汉字有温度,有些字能让人热血沸腾,有些字却寒凉刺骨。

但千百年来它们生生不息,共同汇聚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大河。

这条大河能扑灭烈焰,也能消融冰川。

再问冷暖,必是——温润如玉。

我是喜欢文史的猫熊姐姐,感谢您的转发和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