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成都的影响(诸葛亮为何不敢自立成都之主)

公元223年,也就是夷陵之战后,刘备被江东陆逊击败,由于刘备打着蜀国几乎全部的家当来为关羽报仇,所以此战之后,蜀国实力大减。从足可争霸中原的有利地位,直接一战回到解放前,若不是诸葛亮运筹帷幄,蜀国几乎有亡国之险。

当然刘备是与曹操,孙权鼎立天下的枭雄,自知时日无多,所以抓紧安排后事。刘备急招诸葛亮,李严等人来白帝城。一般君主托孤都是为了保护幼主,而刘备自知刘禅懦弱,所以此番操作更是让刘备煞费苦心。

诸葛亮对成都的影响(诸葛亮为何不敢自立成都之主)(1)

诸葛亮来到永安宫后,刘备一面让赵云,马谡等人退出,一面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诸葛亮哭诉。诸葛亮虽然从无二心,但刘备自知此后蜀国的大权就要落入此人之手,还是试探性地说出:“我死之后,刘禅可辅就辅助,如果不可辅,丞相便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而且刘备潸然泪下,可谓演技十足。诸葛亮从成都赶来,便知道刘备要将大事托付给自己,但谁知刘备上来就亮出底牌,直接吓得诸葛亮跪在床前,不住磕头。而且不住说道:“我一定尽心辅助后主!”甚至都把头磕出血来,诸葛亮的这番表现,刘备甚是满意,于是叫刘永刘理二人跪拜诸葛亮,并让兄弟三人“父事丞相”。

刘备病逝后,诸葛亮立刘禅为帝,大赦天下。而诸葛亮也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官拜丞相,武乡侯,自此蜀国大权落入诸葛亮之手。不过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曹操。曹操在迎奉天子后,就曾自封为丞相。虽然曹操不像诸葛亮那样老实,但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在众人劝进时,说出:“如果天命在我,我愿为周文王!”果不其然,在曹操死后,曹丕就马上逼迫汉献帝禅位。

诸葛亮对成都的影响(诸葛亮为何不敢自立成都之主)(2)

而诸葛亮此时与曹操的情况大部分类似,都是大权独揽,并且在国内的声望也达到了极点,无人不服。不禁让人遐想,刘禅是有名的无道之君,如果抛开诸葛亮的忠义之心,为何诸葛亮没有自立为成都之主呢?不禁慨叹,刘备的操作太犀利了!虽然表面器重诸葛亮,但也留下三员大将扼制着诸葛亮的称帝之心!

其一,李严

在刘备召诸葛亮赶往白帝城时,还一同叫上了李严。白帝托孤后,李严也因此成了辅政大臣之一,地位仅次于诸葛亮。那李严为何人,为何能得到刘备的如此器重。

李严是在刘备入川时登场的益州大将,李严与费观来守绵竹。李严自恃勇猛,与蜀军大将黄忠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诸葛亮急忙鸣金收兵,并称李严不可力敌,只可智取。虽然黄忠满口抱怨,但也只得罢手。李严也自知刘璋大势已去,于是被擒后欣然归降。

诸葛亮对成都的影响(诸葛亮为何不敢自立成都之主)(3)

在刘备托孤前,蜀中人物,如法正,刘巴已经病故,而黄权也因后路被断,不得已投降了曹魏。而傅彤,张南,冯习等人也已战死,所以数来数去,也就李严还算个人才。刘备为了团结蜀中势力,于是提拔李严为副,并且让其“统内外军事”。可以说,此时的诸葛亮虽然是首辅,但军权却在这个不起眼的李严手中。虽然刘备是外来政权,但对于本土益州人士来说,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不管谁当家都可以。而刘备如此拉拢本土人士,自然向李严暗示要保护好后主。

从诸葛亮北伐时,李严处处掣肘来看,李严与诸葛亮的关系并不是多么融洽。所以诸葛亮抓住李严把柄后,一怒之下将其贬为庶人。可见刘备托孤李严,正是制衡诸葛亮的最大王牌!

其二,赵云

刘备安排好诸葛亮后便召见群臣,赵云由于夷陵救驾所以正在人群之中。只见刘备对赵云说道:“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可以说赵云因此言,也应该是托孤重臣,毕竟刘备将后主托付给赵云,赵云便有了保护蜀国的重任。此时蜀国五虎上将,仅剩赵云与马超二人,马超不受重用,被排挤出权利中心。但赵云却一直负责保护后主,掌管禁军坐镇成都。

原著中写道: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诸葛亮对成都的影响(诸葛亮为何不敢自立成都之主)(4)

赵云是蜀国最忠心汉室的武将,赵云心中不是什么高官厚禄,而是汉朝百姓,大好河山。如此忠义之士,自然不会因为与诸葛亮有私交,而以私废公。只要赵云长枪一挥,诸葛亮只得束手就擒。所以只要诸葛亮不反,赵云就是手下的第一猛将,如果诸葛亮自立,赵云就是悬在诸葛亮头上的利剑。

其三,魏延

白帝托孤时,魏延官居汉中太守,一直负责蜀国北面防务。由于事发突然,所以魏延没有第一时间见到刘备。虽然魏延不是托孤大臣,却是刘备的铁杆骨干。

诸葛亮对成都的影响(诸葛亮为何不敢自立成都之主)(5)

魏延在襄阳之战时登场,由于刘备携带百姓,来去匆匆,所以直到长沙之战,魏延才归顺刘备帐下。由于魏延救黄忠,斩韩玄,献长沙,是有功之臣,但诸葛亮一见面便呵斥魏延为不忠不义之人,说罢便叫左右将魏延推出斩首,若不是刘备求情,魏延就惨死诸葛亮之手了。

虽然魏延此后变得很听话,但对诸葛亮除去敬佩之外,更多一分敬畏。而魏延性格高傲,在北伐时就多次抱怨诸葛亮不能尽其才,还在诸葛亮病重时,妄图夺取军权继续北伐。由此来看,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紧张。而诸葛亮只因魏延骁勇善战,弃之可惜,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收拾魏延。但诸葛亮死时,却不忘坑魏延一把,给马岱留下秘计,在魏延得意忘形时斩杀。

诸葛亮对成都的影响(诸葛亮为何不敢自立成都之主)(6)

刘备病逝时,魏延为汉中太守,是蜀国坐镇一方的大将。刘备在汉中之战后,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朝野皆惊。所以说,刘备对魏延有知遇之恩。再加上魏延与诸葛亮合不来,所以如果诸葛亮怀有二心,魏延一定挥军勤王,与诸葛亮拼个鱼死网破。

诸葛亮对成都的影响(诸葛亮为何不敢自立成都之主)(7)

刘备是三国枭雄,其用人水平远高于诸葛亮。白帝托孤这一系列操作,不但逼得诸葛亮以死相报,还把李严,赵云,魏延等人安排得明明白白。虽然以诸葛亮为主,但这三人却是制约诸葛亮,保护后主的王牌。估计诸葛亮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