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学习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的举措(确保行动学习有效的四个关键)

2021年末培训界的一个重磅新闻,字节跳动整体裁撤了人才发展中心团队。官方解释的理由是这样的:一是发现现有团队的定位与公司的需要脱节;其次团队积累的技能和经验,一段时间内也不太符合公司的需求方向。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你已经配不上我了,咱俩必须分手

其实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2020年疫情,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行业,培训部门一直在被分手,这已经不是新闻了。

抓好学习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的举措(确保行动学习有效的四个关键)(1)

一、为什么培训部门总是那个被伤害的人呢?

想想30年前如果你想要开车出行,只需要借助地图就可以轻松上路。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道路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你要出行,如果不借助导航,一不小心就会开错路。

企业的发展犹如上路开车一般,在30年前的工业化时代,培训犹如地图,将固化的知识与技能在员工间进行复制传播,就能很好地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

而到了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开车上路即要面对严格的交规,又要面对多变的路况,还要快速识别前进道路,如果培训依然是地图模式,那根本就无法解决企业在路上遇到的复杂多变的问题

这时你也就不难理解字节跳动解释:培训部门原有的地图模式已经跟不上企业需求的变化了。

抓好学习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的举措(确保行动学习有效的四个关键)(2)

二、怎样才能让培训部门不被裁撤呢?

解决方法就是把地图模式进化到实时更新的导航模式,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结合行动学习,将培训嵌入到业务问题解决中,使培训成为企业前进中一个支柱。

三、什么是行动学习呢?

主流的教育如MBA、EMBA等将行动学习法运用在领导力发展上,但解决业务实际问题也是行动学习最推崇的主张。

在课堂中通过多人结构化研讨的方式,为实际业务问题确定一套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却是团队群策群力的结果,同时这个研讨的过程又能让所有参与者能从中受益。

抓好学习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的举措(确保行动学习有效的四个关键)(3)

四、行动学习有效的关键要点

行动学习是很好的方法,但如果过程中的关键要点没有做到,参与者就会留下不好的体验,无法达到应有的结果,会让人误以为行动学习不过如此

但其实把握四个关键要点,行动学习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学员有基础认知

行动学习被人所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直面组织实际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它能够解决组织的实际问题。而这正符合了成人学习要实用的诉求

一般需要行动学习解决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既没有答案的病构问题,需要学员有相应的经验和基础的认知,否则没有这些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讨论都无法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或措施。

抓好学习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的举措(确保行动学习有效的四个关键)(4)

2、讨论有明确的规则

行动学习就是利用一种有效的研讨方式,把散落在不同参与者脑海中关于某一主题的见解与智慧加以吸取和整合,而这个过程是一个从发散到收敛的过程

在发散的过程中需要学员放大范围,反思质疑,积极发言。而收敛的过程又需要学员分析评估,判断决策。发散和收敛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学员要适应这个过程就需要做到动如脱兔,静若处子。

但事实上在整个行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学员能在这两种模式间随意切换,可能在发散中交流想像灵感不断,意犹未尽,也可能在收敛时难以取舍,激烈争辨。那就只能借助过程中明确的规则,比如讨论的问题、时间,数量,发言次数、轮换次数等来使学员讨论的整体过程可控。

抓好学习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的举措(确保行动学习有效的四个关键)(5)

3、学员要激励引导

行动学习的宗旨就是采纳更多人的意见,但多人会谈经常遇到的麻烦就是效率问题:有人是话痨,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有的人则内向,不轻易表达情感。

有效就是要想办法用规则、方法和工具鼓励大家参与讨论,及时肯定学员的发言,点燃学员激情。当然也要通过一些限制性手段,让话匣子收住,把时间与想像的空间留给每一个人,

让每个人都能在最终的方案中找到自己贡献的部分使其成就感大增,这对他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做为催化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建设性辩论,通过各种质疑与反思,促进每个参与者深层思考、深度联接,往往会收到革命性的突出效果。

抓好学习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的举措(确保行动学习有效的四个关键)(6)

4、结果可行

人的双眼视度可以达到188度左右,超过这个度以外则是人的视线盲区,所以我们在开车时要借助后视镜与两侧的反光镜才能观察到相对完整的道路状况。

行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团队研讨的过程,每个人因家庭、教育、经历等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等也会不同,汇谈的结果就是希望获得即时的多角度融合的最合理方案,并且这个方案能落地实践并有效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抽象理念与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