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求财(好兄弟重义轻财)

在古老的黄河岸边有两个村庄。坡上的叫胡家庄,坡下的叫马家庄。胡家庄有个胡日,马家庄有个马月。两人自小同学,人对脾气狗对毛,很是知己,便在学堂折些柴棒棒插在土堆堆上当香烧,朝天磕头拜神,结为干弟兄。

后来,胡日经商发了财,盖房买地,喂骡养马,成为方圆百里的大富户,马月老实忠厚,死守几亩薄田,种地为生。光景虽不富足却也过得去。两村虽说相隔三十里地,却隔不断他俩的情义。少不了三天你上我家,五天我上你家。你不嫌我穷,我不怨你富,亲亲热热和和气气友友好好,比一家人还一家人呢。四乡八村都夸他俩胜过桃园弟兄刘关张。

有一天,马月又去胡家看哥哥。他推开黑漆大门,走进大院,只见胡家养的一群长脖子大白鹅“嘎嘎嘎”叫着,拍打着翅膀向他扑来,吓得他一边向后躲,一边大叫:“大哥、大嫂!快把鹅挡住。”

正巧胡日不在家,胡妻听见是马月来了,忙唤女儿英英说:“你马叔来了,快把鹅赶过。”

英英听言忙一蹦一跳,甩着大辫子跑到院内,一边挥舞着双手赶鹅,一边说:“马叔别怕,你不乱动鹅就不追你。”她好不容易才把鹅赶进后院鹅棚。

马月走进房中,胡妻忙让坐斟茶,说:“她叔,你先坐会儿,她爹一会儿就回来了。”说话间大门“哐当”一声,胡日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喊:“鹊鸟空中过,喜从天上来。家中定是来了贵客。”

马月忙迎至院中说:“大哥,是我。常来常往的,算不得贵客。”

胡日笑道:“只要你能来,啥时来哥都欢迎。你一天来三次,哥也把你当贵客。”

兄弟俩说笑着走进房内,胡日忙叫妻女炒菜烫酒,拉起桌子便吃喝起来。

胡日马月边喝边谈,十分亲热。喝酒中马月说春天农活开了,想添置些农具,找大哥借两贯铜钱。胡日一听,满口应承,立时取出铜钱交给马月。马月酒足饭饱,谢过兄嫂,带上钱欢欢喜喜回家去了。

当胡妻和女儿英英收拾洗碗时,英英一捋袄袖,猛然惊叫道:“哎呀,妈呀!我的金镯子咋不见了。”

胡妻一听也着了忙,叫上胡日,一家三口在房里、院内、炕上、桌下,旮旮旯旯细细搜寻了一遍,连个影儿也没有。

胡妻说:“娃呀!你好好想想,是不是放在箱子里没戴?”

英英说:“我记得清清楚楚的,晌午给马叔赶鹅时还在呢。”

胡妻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说:“那……是不是赶鹅时掉到院里去了?”

英英想了想说:“大概是吧,我再没上哪儿去呀!”

胡妻说:“莫非是掉在院内、她马叔拾去了?”

胡日连连摇头说:“不会的,要是兄弟拾了早就给你了。”

胡妻撇撇嘴说:“那可保不定。他是借钱来了,好容易金灿灿的宝贝掉在面前,能不拾嘛?”

胡日说:“你把我兄弟看成什么人了!”

胡妻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心隔肚皮,亲兄弟还吃眯心食呢,干兄弟就那么靠得住。”

胡日听她越说越不象话,顿时生气地说:“好吧!等我问明了,要不是我兄弟,看我怎么收拾你!”

过了几天,马月前来还钱。胡日照例又是好酒好菜招得。酒过三杯,菜上五道,胡日停杯不饮,欲言又止的“哎”了两声。

马月是个直性子,便爽明地说:“咱弟兄又不是外人,大哥有话就直说吧,何必难为情。”

胡日说:“正因为咱不是外人,哥说得对不对你且莫在意。那天你借钱来,进院后不是叫大白鹅围了吗?”

马月说:“对”

“你侄女不是给你赶鹅了吗?”

“对”

“不巧的是,你侄女在赶鹅时把胎膊上的金镯子甩掉了。不知兄弟当时可曾见掉在什么地方?”

马月心中一愣征,不由“噢”了一声。

胡日忙接口说:“为兄也是随便问问,其实那也值不了几个钱。那还是英英满月时,生意行里的伙计们送来的贺礼,折合四两赤金。为了留个念记,便打了一支金镯。我料定不是你拾了,可你嫂子非让问问你。这个贱人头发长见识短,竟敢小看我兄弟,我饶不了她!”

马月见胡日越说越气,脸孔涨得通红。便笑着说:“大哥你错了,嫂子猜对了。那镯子正是小弟拾去了。

“啥?”胡日用不相信地,惊奇的眼光望着马月。

马月不紧不慢地说道:“真的。那天侄女赶鹅,金镯掉在院中。我当时拾起只说逗逗侄女,让地急一急,走时便还她。谁知一吃一喝,竟给忘了。你今个不说弟还记不起呢,咳!大哥,你不怪小弟吧?”

胡日脖子一晃说:“说那里话来,咱兄弟谁跟谁?只要在,我就放心了。放你那和放我这一个样!兄弟,吃,喝!”

马月动了动筷子,又放下。问道:“那镯子不错呀!”

胡日说:“是呀,十成的足赤。”

马月又问:“打的也好,不知是那家银炉的工艺?”

胡日说:“县城牌楼巷有名的吴银匠!”

胡日又东拉西扯说了不少话,可马月一句也听不进去,一口酒也喝不进去,一口饭也吃不进去。

胡日问道:“兄弟咋不吃呢?”

马月说:“我刚才在姐姐家吃过了。天不早了,小弟要回家了,”说罢急急起身,匆匆赶回。

半月后,马月把一只金手镯送到胡日家,并再三再四道歉,请兄弟原谅。胡妻把镯子用绸布包好放到箱内,对女儿说:“再不让你戴了,这回多亏是你马叔拾了,要换旁人,早没影了。”

马月后苦笑了一下,饭也没吃,借口事忙便匆匆回家去了。

晃又过了一个多月,马月再也没来胡家。

胡日有些奇怪:“兄弟为啥不见来了?”

胡妻正在和面蒸模,听他念明,便说,“如今农活忙了,谁有那功失闲跑。就你没事操闲心,去,替我把鹅喂喂。”

胡日说,“脏乎乎的,我不去。”胡妻说,“你不见我在和面吗,英英,和你爹喂去。

胡日和英英父女俩来到鹅棚把食一倒,大白鹅伸长脖子“嘎嘎”叫着一下全围上来抢食。猛然,英英发现窝里还有一只鹅,她连吆喝几声也不见动弹。她便跳进去把鹅抓出来一看,只见那只鹅头懒抬,眼懒睁,死气奄奄的。

胡日说:“大概是病了,让我瞧瞧。”说着抓住白鹅两条腿一提,“当啷”一声,从垂下的鹅脖子上滚下一个金光闪闪的圆环环。英英花拾起一看,惊得两眼发呆,口张难合。

胡日一看也愣了:“这不是那只金镯子吗!”

父女二人忙跑回房中告知胡妻,胡妻忙从箱子里取出绸布包,打开一看,那只金镯好好地放在里面。拿出一比,两只金镯一模一样,一个成色一个式样。

胡日不由眼中落泪说:“怪道兄弟不来了,我冤在兄弟了。”

原来,英英赶鹅时,双手挥舞,金镯随着滑落。正好套在这只鹅的脖子上,因鹅毛遮掩,也未发现。随着日月增进,镯子一天天往下滑,鹅也一天天往大长,慢慢地卡住了脖子,鹅吃不下,咽不下,只好圈在窝里等死。直到今个鹅瘦了,镯子掉下来才发现。胡日越想越懊悔,越悔越伤心。第二天一早,便骑上马到马家庄去找兄弟马月。

当他来到马月门前叫开门,不料出来的不是马月,却是一个黑壮的大汉,粗声粗气地问:“你我谁?”

胡日忙陪笑脸说:“找马月。”

那大汉哼了一声说:“早搬家啦,这房卖给我啦。”

胡日吃了一惊,忙问:“他怎么把房卖了?”

那大汉气呼呼地说:“还不是交了胡日那个狗东西!”

胡日又是一惊,问:“胡日怎么啦?”

那大汉说:“哼!胡日女儿有只金镯,不知掉到何处,反赖马月拾去了。马月有口难辩,愁得没法,回来便把房子、地全卖了,也没凑够四两黄金,没办法只好把媳妇也卖了……”

胡日一听如同五雷轰顶,心血翻滚,忙问:“真的?”

那大汉说:“这还有假不成!他凑够黄金,还是我同他上县城牌楼巷找吴银匠按胡日家的式样打的。哼!那胡日真是狼心狗肺,不仁不义,算得什么朋友!称得什么兄弟!我若见了他,恨不得剥他皮、抽他筋、喝他血、吃他肉,方解我不平之气!”

一番话说得胡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更不敢说自己就是胡日,只好陪笑说:“那胡日真不是个东西!但不知马月现在哪里?”

那大汉说:“可怜马月兄弟孤身一人,无家可归,在离此二十里的张村给人包活干呢。”

胡日听了不敢急慢,忙上马赶往张村。到张村一打听才知马月住在村东头的破庙里,整天给有钱人家包锄棉花,锄一亩挣两文线。

胡日找到破庙,把马拴在树上。当时日头已经偏西,但是马月还未回来。他进庙一着,只见门板已破,窗棂失修,冷冷嗖嗖,实在不暖和。佛龛前铺了一片麦草,放着一床破被子,枕头就是两块砖。门后,三块石头支了一个黑砂锅,里面还剩有半碗菜糊糊。胡日看着看着,忍不住眼泪直流,想不到自已一时疏忽,竟让兄弟受这么大的艰难。

民间故事求财(好兄弟重义轻财)(1)

日头刚落山,马月回庙来了。他一见胡日高兴得扔下锄头,一把抱住胡日说:“好哥哥!弟实在没功夫看你去,你咋能寻到这里?咱弟兄今个好好喝两盅。”

胡日只流泪不说话,半天才呜呜咽咽地说:“兄弟!哥对不起你!”

马月眨巴眨巴眼睛不明白地问:“大哥,你怎么啦?”

胡日哭着说:“金镯套在鹅脖子上,找到啦!”

马月连连点头说:“找到就好!找到就好!”

胡日说:“只是害苦了兄弟……”

马月说:“看哥把话说哪去了。只要哥嫂平安无事,为弟受点委屈怕啥。”

胡日埋怨地说:“兄弟呀!这明明不是你拾去的,你为啥要认账啊!”

马月说:“大哥脾气不好,我若不认,必定要难为大嫂,大嫂若一气之下寻了短见,留下英英,父单子孤,岂不可怜!大哥一家岂不就家破人亡了么?”

胡日心疼地说:“为了大哥一家,却害得你家破人亡。”

马月说:“没啥,只要有人在,家业还可再创么。”

马月出去找了些白面馒头,打了二两酒,生火做饭,请胡日吃饭。胡日望着饭菜,心酸落泪,一口也吃不下去。马月要去给胡日找个富户家安歇,胡日死活不肯。兄弟二人坐在草铺上,说了哭,哭了说,谁也没心思吃,谁也没心思喝,一直说到鸡叫东方亮。

第二天,胡日付还工钱,把马月包的田全退了。让马月骑马回家,马月死活不骑,胡日也不想骑。兄弟二人牵着马,边走边谈,赶回胡家庄。

到了胡家,胡妻和英英连忙赔礼道款,并收拾了上好房间让马月安歇。胡日也不歇气,又忙着为马月赎媳妇去了。

买马月媳妇的主儿原是李村的李举人。这李举人年过半百,没有儿子,买下马妻当小老婆,实指望能为他生个儿子。经过胡日讲明原委,李举人非常感动,十分饮佩马月的为人。

他对胡日说:“媳妇原封还给马月,钱我也分文不要了。不过,有两个条件。”

胡日说:“什么条件?”

李举人说:“我把马月媳妇认作妹妹,我以舅爷的身份,再陪送一份嫁妆,让马月热热闹闹庆贺夫妻团圆。”

胡日高兴地说:“那太感谢举人老爷了。另一个呢?”

李举人说:“等妹子生下两个胖小,给舅爷我过继一个。”

胡日满口应承说:“能成!”

李举人选了个黄道吉日,以舅爷身份送妹子过门,胡日又大大张罗一番,为马月娶亲。

酒席宴前,当着亲朋厚友,街坊乡邻,胡日写好一张契约念道:“立约人胡日,为报马月结拜之情,知遇之恩,现将两座庭院送马月一座,所有田产一家一半。愿与马月兄弟朝夕相处,共同生活。胡日马月在世一日,子孙一日不得分家。一人去世,也不得分家。愿学桃园三结义,海枯石烂情不移。”

众亲友乡邻无不称赞二人的真情厚意,高风亮节。李举人听罢感慨万分,当场吟诗一首道:“光阴如梭两鬓斑,人生在世有几天?轻财重义同相处,胡日马月过几年。”

从此,人们遇到兄弟相争,朋友不和时,劝解的人就会讲胡日马月的故事。

最后总要说:“人生暂短,转眼就是百年。何必争东论西,胡日马月过几年算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