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面的奇闻趣事(名牌大学生在乡间的奇闻轶事)

校园里面的奇闻趣事(名牌大学生在乡间的奇闻轶事)(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村出了个名牌大学生。他叫余玉文,从小聪明好学,八七年高考时,考上了著名的兰州大学物理系专业。在当时,轰动一时,成为周边十里八乡人羡慕的对象,激励、教育孩子的典范。

玉文好静沉思,不善言辞,喜欢物理,尤其爱好机械、电器。他与常人不一样的举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乡间流传着好多轶事。

玉文上中学时,寒假回到家里,缠着父母给他买台收音机,说是学英语需要。玉文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母亲是一名乡下裁缝,虽说生活不算富裕,但比普通农民强的多,就满足了他的要求。买上收音机后,玉文整天拿着收音机不是听英语就是听节目,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校园里面的奇闻趣事(名牌大学生在乡间的奇闻轶事)(2)

父母见他每天玩着收音机的开心样也觉得虽然花了点钱,但也值。谁知几天后发生的事让人哭笑不得。玉文玩收音机的新鲜劲一过,就想知道收音机里面的秘密,想印证一下自己所学的电学知识,觉得自己肯定能把它一件一件拆下来,看它的构造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把它一件一件安装好。说干就干,趁家中无人,就找上工具,悄悄地把收音机拆了个稀巴烂,大小零件摆了一桌。待他父亲回来后看到收音机被拆的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堆零件时,气的大发雷霆,说:人家们买上收音机是听了,给你买上是给拆了,好端端的你拆了它做甚呀,反正给你买过了,这个拆烂了,以后没收音机再不给你买第二个。玉文小心翼翼地对他父亲说,我想看它里面有些甚,这要没拆坏,我再把它安回去就行了。结果,玉文鼓捣了一整天,硬是把拆下来的零件全部安装起来,收音机完好如初。

从此,玉文会修收音机的消息不胫而走,他父亲专门给他购置了修理工具,村里谁家的收音机有了毛病,经玉文的手一鼓捣就好了。

玉文上大学时,村里人手头宽裕了,家家添置了电视机,大部分人家买的是黑白的,只有少数人家买了彩色的。有了电视机后,时间一长,电视机就会出现各种毛病,修理电视机的业务也应用而生。物以稀为贵,谁家的电视机坏了,拉到城里的修理铺,不管毛病大小,只开机费就要三十元,修个电视没个一、二百是出不来的,人们虽说心里疼,但还的修。一年夏天,玉文放暑假回到家里,邻居家的电视坏了不能看,就到他家里来看电视。玉文说电视坏了修好不就成了,邻居说拉到城里修过,修电视的说显像管坏了,修好得二百元,我嫌贵,给了三十元开机费又拉回来了。玉文听了说让我来看看,就拿着工具到邻居家鼓捣起来,只一会儿,电视机就有了画面,音箱也响了起来。原来,电视机里有一个接头脱落了,玉文用烙铁给它接上,一切就正常了。邻居高兴地逢人就说,还是名牌大学生厉害,城里修电视的只知道要钱。

玉文会修电视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而且传的神乎其神,什么“人家是名牌大学生,科班出身啦,修个电视机是小儿科呀,一眼就能看出毛病来啦”。没几天周边村里人都知道有一个会修电视机的名牌大学生。这下火啦,上门找玉文修电视机的络绎不绝,玉文也有求必应,不过玉文修电视机只收成本费,其它的费用一律不收。这样修理一台电视机,到城里修理铺修时的花一、二百元,玉文修时有一、二十元的零件费就够了,如果不换零件,一分钱也不用花。有时人们觉得过意不去,就想多给点钱,或者给拿点土特产,都被玉文谢绝了,玉文说,我要不是靠修电视机生活哩。弄得周边村里的人们,谁家的电视机坏了,单等玉文来修。

校园里面的奇闻趣事(名牌大学生在乡间的奇闻轶事)(3)

玉文平时在学校生活,一年只有暑假和寒假才能回到家里,周边村里的人切着手指头盼着玉文回家。只要玉文放假一回来,村里的人就找上门来让他去修电视机。玉文先修本村的,再修外村的,一个村、一个村地过,一户、一户地修,修的仔细,修的认真,待他修完了,忙碌的假期也过去了。特别是寒假里,快过年了,为了不耽误人们看春节晚会,玉文加班加点日夜抢修。看哇,那个戴着皮帽子,穿着军大衣,行走在雪地里的人准是玉文。

玉文上大学的四年里,不知为乡亲们修好了多少电视机。大学毕业后,玉文被分配到东北的一家研究所潜心搞起了研究,回村次数少了,乡亲们逐渐也把盼玉文修电视机的希望破灭了。不过只要玉文回到村里,就有人来找他,他就有干不完的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