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名画26幅(白玫瑰还给世人一个深情温柔的梵高)

梵高名画26幅(白玫瑰还给世人一个深情温柔的梵高)(1)

梵高《白玫瑰》

我曾宣誓,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

但并不是没有幸福;

只要能看到你,我就感到满足。

——缪塞

现在已经立秋了,早上和晚上都凉快了很多,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喜欢秋色的丰富绚丽,喜欢秋空的云高天阔,也深爱天凉好个秋“一层秋雨一层凉” 悱恻缠绵的秋雨。

梵高的画作《白玫瑰》是我在七月中旬三伏天萌生的写作念头,却又是拖着,拖到现在。

拖延和我现在的状态有关,懒散、昏沉。懒散是我的性格,而昏沉,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吃太多,二是睡太多。有时候,越睡反倒是越累的。这么想的时候,虽然才四点钟,索性我就爬起来,把所思所想一吐为快。

梵高的画总是布满了浓烈的色块、跳跃狂放的线条,那些颜色、线条像是从生命和情感中倾泻而成,热烈、无法抑制,充满激情。

而这幅《白玫瑰》,却一反往常,整个背景只有绿色,松散细腻的笔触,显示出蓬勃、活泼的生命力,无论从光、影、色、线上都给人以纯净素雅、沉静高贵之美。不再是狂野、狂放、激情式倾泻,而更像是怀着一种深刻怀恋的深情而作。

《白玫瑰》应该是梵高少有的传达着宁静内敛、温柔雅致的作品。细腻的线条,克制、收敛,绿色和白色,给人静谧、优雅的色调,温柔细腻地刻画出每朵玫瑰的优雅丰姿和沉静的高贵。

花朵累累、繁花锦簇,在画布的中心绽放着丰沛的生命,《白玫瑰》美好到让人怀恋惆怅。

有专家说,《白玫瑰》原本是粉色的,后来掉颜色成了白色……我不太苟同,我更倾向于相信画作本就是白玫瑰。

不过,专业的事交给专家吧,作为画作前的欣赏者,我不需要追随头脑逻辑推理的嗜好——没有什么需要证明;我也不需要自我得意看懂什么——任何解读都不能代替原作所传达的美感

因此,我只是开放我的心,在画作前,用心体会被激起的一层层的涟漪。

注视着这幅作品,心里有些感动和伤感。我想起小时候住在粮食局大院,院前有两个相连的大花坛,每到月季、蔷薇开满枝头的季节,我们这些孩子们总是会钻进花丛中来几场打花仗。儿时的单纯快乐、无忧无虑让人怀恋、惆怅。

梵高名画26幅(白玫瑰还给世人一个深情温柔的梵高)(2)

梵高《向日葵》

梵高在《亲爱的提奥》里这样说: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

据说《白玫瑰》是梵高1889年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精神治疗,在离开精神病院前完成的作品。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身亡,年仅37岁。

梵高曾说向日葵是属于他的花,如果说向日葵象征梵高对生命热烈的爱,那么又大又美的“白玫瑰”温柔、沉静却依然生机勃勃,则传达了他的深情,他对生命、对人世间深情的眷恋……

我很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话:在梦中,我以为大家互不相识,醒来才知道我们原来是相亲相爱的。以此致敬永远的梵高!

我和世界爱着你!

梵高名画26幅(白玫瑰还给世人一个深情温柔的梵高)(3)

梵高自画像

——————————————

朋友,你好,我是本文作者,叶阳。在读大学时,一次心理系的宣传活动,激起了我对心理学的好奇,由此开始走上自我探索的道路,随着不断地学习,对心理学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久病成医的我就这样成了咨询师,由于个人亲历过心灵的折磨与走出来后的轻松自由,这个过程一直促使着我在这条路上自助助人,期待与你相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