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第七章(论语学而篇1.6子曰)

论语学而篇第七章(论语学而篇1.6子曰)(1)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子”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古代师生如父子,老师对学生负一辈子的责任,学生对老师也是尊师如父。古代有株连九族之说,九族之外的第十族,就是师生一族。

▲入:古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入是指进到父亲住处,或指在家。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子之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出和入是互文,出入都要孝悌。

▲弟:同“悌”,悌的本意是怜爱,指作为兄长要爱护幼小的弟弟。这里是“善兄弟”之意,弟对兄当恭顺,而兄对弟亦当爱护。也指敬重乡中长辈、师长。

“入则孝”与“出则悌”是并列关系,既然“孝”是指父母,那么“悌”这里应该指的就是师长。

▲谨:谨言慎行。做事严谨但不可流于小器,不要变成拘谨。

▲泛爱众:“泛”是博。博爱众人需要有博大的胸怀,为人谦恭有礼,爱国敬业、甘于奉献、关爱他人。博爱不是没有原则的爱,不是滥爱。

▲行有余力:做到孝悌、诚信、博爱、亲仁之余,再去学文。

▲文:文献知识、典章制度。古代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译文】

孔子说:“弟子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师长,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学而思】

古代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只讲实用之学,忽视了人格的教育,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的是文献知识,典章制度,而不是谋生的手段。当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其余都是空谈。

【知识扩展】

古人提出的“天地君亲师”,“天、地”滋养万物,“君亲师”来源于《国语》,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与孔子同时代,著有《春秋左氏传》)所作,其中有这样的记载:“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人在世间生活靠的是父母、师长和国君(国家),要始终如一地事奉他们。父母给我生命,师长给我教诲,国君给我食禄(国家保护我们,让我们得以生活)。没有父母就不会来到世间,没有国君的食禄(国家的保护)就不会平安长大,没有师长的教诲就不会知道家族的历史,所以必须一心一意事奉他们。)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当今社会,教学模式也罢,教师的职业精神也罢,老师不视学生为弟子,学生也不尊师如父,南怀瑾先生就曾说,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几年前,教师节的时候,孩子回家要敬师金,说给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说不行,这是敬老师的要一百元。这种事到了中学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老师是不相干的陌路人。相对的,老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挟了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懂是你的事,挟个皮包走了。学生与老师在路上见面,万一点个头,在我觉得,已经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不认识,就这么迎面过去,堂而皇之的,学识愈高,愈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这是今日中国文化一个极大的讽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