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1)

哎朱菌,你知道打call是什么意思嘛?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2)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3)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4)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5)

我知道呀,打call就是打电话的意思。

什么呀,你out了,打call是2017年的年度热词,是给加油助威的意思。

没错,接下来有请XXXX歌舞团为我们带来的《我为祖国打call》!

如果2018年央视春晚主持人嘴里蹦出什么网络流行词我一点都不会意外,尴尬的是,这些梗总是来去匆匆,或者被不明所以地滥用。

打call,コール,源于日本偶像应援文化的舶来词,本意指,偶像现场演唱会的观众有组织有规则有技巧地挥舞荧光棒、呼喊口号,通过这样的互动炒热现场气氛,是ヲタ芸的一种。传入国内小圈子短短两三年,突然被某些娱乐圈自媒体使用传播,然后线下全民泛用。目前在国内被引申为加油鼓励,或表达喜爱之情。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6)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7)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8)

网络流行词像一场感冒发烧,人们往往并不清楚某个词是如何火起来的,别人用我也跟着用,不用就显得落伍,无法融入圈子。至于它的词义和使用语境,多数人是不在乎的,过一阵子冷淡下来又会有新的词语代替。如蓝瘦香菇、洪荒之力、freestyle之类,现在还有人用吗?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9)

网民跟风玩梗图个乐呵,作为传播者的媒体就不该如此随便了。媒体从业人员肩负信息流通的社会责任,靠写字说话吃饭是本事也是态度,至少对信息流终端的受众要认真负责。首当其冲、差强人意、感同身受、空穴来风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被广泛误用甚至将原义取代,近年来的直男癌、diao丝、撕逼、宝宝则被滥用。词不达意、生搬硬套是文字工作者的大忌,自媒体只管传播速度却舍弃了专业素质,无形中助长了低俗文化气焰,缺少对文字和文化的尊重。

网络流行语滥用会有什么后果?对于成年人来说从刚接触的新鲜感到不自觉使用最后到产生逆反心理,而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未必懂得理性和节制。戏谑轻浮的语言文字,油头滑脑的流行时尚,潜移默化近墨者黑。

流行不应流俗,“打call”不应疯狂,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词需要辩证地去粗取精,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离不开媒体从业者的绵薄之力。“打call”请适可而止,不宜用于正式庄重的语境和文体,一如演唱会上人山人海荧光如浪的前提是fans和偶像之间,表演和应援之间的默契有序。

打call理由(要流行更要理性)(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