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非遗(东辽河发源地传说入选省级非遗)

东辽河源头,俗称辽河掌,位于长白山系吉林哈达岭支脉萨哈岭,即东辽县辽河源镇福安村境内。东辽河,为辽河东部第一大支流,由辽河掌、渭津河、拉津河、兴隆河、乌龙河、二道河、梨树河、杨木河共七十多条河流汇聚而成。流经四平、梨树、内蒙古三江口、双辽等市、县,于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西辽河汇合,始称辽河,在盘锦市以豪迈之势奔入渤海。2011年,辽河源头传说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东辽河,因历史朝代更迭,几易其名。汉代称苏河,三国至隋称杨柳河,明称艾河,清称赫尔苏河,民国后才称东辽河。东辽县,正是因其位于东辽河畔而得名。辽河源镇,顾名思义,此地就是东辽河的发源地。

辽河源有一泉眼,名叫吾龙泉,泉水四季清澈,入口甘甜。相传康熙皇帝东巡打猎曾喝过这个泉眼的水,顿时只觉甘甜凉爽,暑气全消,说道:“真乃吾之龙泉也”,吾龙泉就由此得名。而这个泉眼,正是东辽河的起源,此地也被人称为辽河掌。

择水而居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轨迹,逐渐地,辽河掌处外乡人越来越多。“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话用来形容辽河掌处风土地貌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为东辽河的发源地,辽河掌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东北地区非遗(东辽河发源地传说入选省级非遗)(1)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条土龙从辽河掌地下钻了出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泉眼。后来里面积满了清清的水,这水非常甜,由于有了这样好喝的水,就吸引了不少人到这里来居住,人丁兴旺起来。可是不管有多少人喝了这里的水,也不管天有多大旱,泉水总是那么多,既不少又不溢。当地人说:“这是土龙的龙涎水”,人们就称这眼泉水为龙泉水。大家都非常爱护这眼水,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个习惯,除了用水桶到这里挑水之外,决不在这泉里洗衣服、饮牲口。就这样,这眼泉水使当地人们过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

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的热。当地有个财主,无恶不作,娶了三房姨太太。财主带着三姨太太来到了泉眼,让她在里面洗澡,又洗起了衣服,清清的一泉水就给污染了,当地人非常气愤,可都敢怒不敢言。住在泉眼里的土龙也气坏了,一怒之下就涨起了水,一直涨了三天三夜,将财主与他的三个姨太太都给冲走了。

这水一直是流到了渤海湾,冲过的地方形成了一条河道。当地人都说,土龙因为水受了污染,必须得到海里才能洗清。就这样,土龙走了一天一夜,在海里洗了一天一夜,回到辽河掌又一天一夜,所以才整整涨了三天三夜水。财主和三个太太没了,当地人又在辽河掌安静地生活了下去。而土龙冲过去的水路,就形成了东辽河。

时至今日,东辽河作为辽河上游的重要分支,已经不知流淌了多少年。从炊烟袅袅的村落,到高楼林立的都市,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河畔繁衍生息,孕育文明。在辽河儿女心中,她的存在已不仅仅在于她创造了辽河文化与辽河文明的价值,而是赋予了世代辽河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