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电影小鞋子1000字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


最近伊朗和美国的大战如火如荼,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部拍摄于1997年的伊朗电影《小鞋子》。

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9.2,由伊朗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拍摄。此片曾经入围第7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并在美国取得近百万美金的票房收入,各方都给了电影极大的肯定。

伊朗电影小鞋子1000字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1)


电影结尾处的镜头非常动人:结束比赛的阿里愧疚的走回家,他又让莎拉失望了,他把磨破底的运动鞋扔到一边,将满是水泡的脚放进鱼池,一群红色的小鱼围绕着他,一边不停的用嘴“亲吻”他。

在这里,电影给出了贯穿全片的主题“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01 生活以痛吻我

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阿里因为一个失误,将妹妹莎拉的鞋子弄丢了,2个人并没有告诉父母和老师,而是一直互换鞋子上学,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

伊朗电影小鞋子1000字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2)


导演在这里用了许多故事情节,分别展示了阿里一家人的生活之痛:

阿里不小心弄丢了妹妹的鞋子,导致妹妹没有鞋穿,阿里十分自责;让妹妹和自己换鞋穿,导致上学总是迟到,被教务主任训斥,差点开除;参加跑步比赛想赢得奖品,却阴差阳错的得到了不想要的第一名。

莎拉厌恶和阿里穿同一双鞋子,害怕同学因为自己穿了脏兮兮的运动鞋取笑自己;明明找到了穿走自己鞋子的同学,却因为对方家境更加糟糕,而且同学的父亲是个盲人,而无法张口要回鞋子。

母亲身体不好,对兄妹2人疏于关心,自己还有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需要照顾;父亲没什么本事挣钱不多,连交房租都很困难;父亲也想过去城里当园丁多挣点钱,却因为自行车失灵,撞到路边的大树受了伤。

现实的伤痛让阿里一家人落魄不堪,他们不是不想改变糟糕的生活,不是不想和命运抗争,可是命运之神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导演想告诉观众,生活不因人的意志而顺行,有时候,生活就在人猝不及防的时候,狠狠的踢上一脚。

02 人生可否改变?

有的人会想,如果这一切重来,阿里和莎拉的境遇可不可以改变呢?导演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为什么不能?

伊朗电影小鞋子1000字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3)


第一,从孩童的视角来看,不想为错误买单,引发一连串的麻烦。

阿里犯了错误,他不敢告诉父母,怕自己受到责备;莎拉看到哥哥犯了错误,不想哥哥因为一个错误受罚,同意替哥哥撒谎。

整个事件中,并没有大人的介入,事情一直由2个孩子主导,他们对人生的认知非常单纯:不想犯错、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能隐瞒多久就一直拖着。

伊朗电影小鞋子1000字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4)


第二,贫困的生活使2个孩子不敢为家庭增加负担。

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太差,阿里不想给父母再增添麻烦,他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弥补犯下的错误;莎拉开始是很不高兴的,但是听了哥哥对家庭状况的分析,她认同了哥哥的想法,承认了家庭的困境,也不想为父母增加烦恼;他们天真的认为,只要2个人一起努力,也许这样的状况哪一天就会改变。

所以,观众也从中看出,贫穷才是这个家庭的原罪。伊朗的社会公平吗?显然不是,富贵的人可以穿着高级运动服,开汽车、住别墅,穷人却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本来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却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富人的孩子可以躺在秋千上睡觉,阿里却要跟着父亲到处工作,莎拉却要帮着妈妈带小孩。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类似的电影《何以为家》中:贫困使得赞恩小小年纪无法上学、没有安定的居所;自己的妹妹小小年纪就被父母抵债,嫁为人妇,最后还因为难产过世;他们都承受着他这个年纪不应该承受的生活之痛。

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而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使得穷人想要通过奋斗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性为零。出于这些原因,不管他们的人生如何推倒重来,结果都是一样的。

03 我却报之以歌

知道了“穷”是痛苦生活的根源,那如何面对“穷”,就变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和赞恩对不公平的社会、不负责任的父母进行控诉不同,电影《小鞋子》里的男女老少都非常善良,他们知道生活的痛楚,却依然愿意热爱生活,愿意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些痛苦。

伊朗电影小鞋子1000字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5)


我们从电影里看到:

阿里考试成绩优异,会把奖品送给妹妹做补偿;阿里迟到了,被训导主任骂,但班主任却会替他求情;

莎拉的鞋子掉到水里,好心的店铺老板和保洁员会帮她捞起来;拾到莎拉铅笔的女孩,没有因为自己也喜欢,就据为己有;

家里虽然贫困,母亲却一直记得照顾年老的邻居,父亲在保管清真寺的糖块时,从没想过贪污一些。

这就是导演想要告诉观众的,生活也许很苦,生活也许会给予我们一些磨难,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社会、指责他人,或者因为自己的一时失落,自暴自弃。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放弃对他人的善意,不能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做一个真诚的人,相信人和人之间的真情,相信人和人之间可以携手渡过难关。

在这里,导演虽然也展示了社会的不公,但并没有像其他电影一样,严厉指责富人阶级对穷人的掠夺,没有对政府和权力机构的强烈控诉,只是希望人们能够深刻理解“自我救赎”的重要性,这也才是真正的“报之以歌”。

04 跑步的意象

电影里一直不断出现几个跑步的画面:

伊朗电影小鞋子1000字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6)


莎拉和阿里为了交换鞋子在街上奔跑,阿里为了参加比赛在学校里奔跑,阿里为了奖品在赛道上不断超越其他人的奔跑。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阿甘正传》里,最初阿甘一瘸一拐的困难前行,被别人嘲笑,但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他终于摆脱了束缚,健步如飞的跑向胜利的未来。

和《阿甘正传》一样,《小鞋子》电影的结尾,父亲终于发了工资,为阿里和莎拉各买了一双小鞋子,2个孩子终于迎来了美好的未来。阿里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比赛还获得了第一名,相信他的未来一片光明。

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谈到,1982年33岁的他,决定每天早上4点起床,跑步1小时、平均10公里,每年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他也曾谈到,最初跑步的时候非常辛苦,气喘吁吁,甚至有时候心脏狂跳、痛苦至极。年年岁岁重复着单调的跑步过程,使得村上春树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多年坚持创作,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伊朗电影小鞋子1000字影评(伊朗电影小鞋子)(7)


电影《小鞋子》也透过“跑步”这个过程的呈现,向人们表达了,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就像开始跑步时候,会不能呼吸,怀疑人生。但每一天的坚持,不放弃希望,总会有一天,可以超越自己,得到最后的胜利。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赛道,起步时跑在最前面的,未必会跑到终点;赛道上暂时落后的,要有一以贯之的信念,只要坚持下去,也可以成为人生赢家。

结语:

导演用孩童的视角和思维模式,为人们展示了伊朗社会所出现的某些不公平,同时也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深处贫困的家庭,却能够时刻保持对他人的善意,不贪图、不计较,为了生活的希望,坚持从自身出发,努力为生活打拼的形象。

电影完整的呈现了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所写的千古名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赞扬了人们无私无畏、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们都知道伊朗的社会制度有很多压抑人性的地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们,有着许许多多的切肤之痛,但是导演通过镜头展示了人性之善,并通过电影,将这份大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希望这部电影能将大国从互相仇视的漩涡中解脱出来,真正看到人民的生活,构建和平的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