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影响力第二原则)

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影响力第二原则)(1)

1. 影响力第二原则:承诺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别人给了我们好处,我们就会想着回报,这种回报有时候是非常盲目的。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强加的恩惠、不对等交换和互惠式让步3种方式,实现他们的个人目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认清互惠原理的本质,主动出手,抵抗小恩小惠;或者分辨出对方的真实用意, 从而避免被别人套路。

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影响力第二原则)(2)

2.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说到承诺,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言出必行”,俗语里也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说法。也就是说,你一旦答应了别人,就要信守承诺,兑现诺言。这样,你不仅能得到好口碑,还会给身边人留下值得信赖的印象。因此,答应下来的事,我们都会尽力办到。

同时,对于已经做出的决定,我们更愿意相信它是正确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人们普遍不愿意交换买到的,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能中奖。选择了立场,就相当于选择了战线,人们会始终与它保持一致。

总之,我们都想表现得言行一致。有的人,就会利用这一点,来套路我们。

比如说,每年车险快到期的时候,我总能接到很多车险电话。一般都是对方报个价,我再问问优惠,就结束了。有一次,在我问还有没有优惠时,对方反问我说:您今天能定下来吗?如果能,我就去申请个最低折扣。其实我只是想探个底价,就顺口答应了。结果,一来二去真的就在他那下了单,价钱其实也没比别家便宜。由此看来,即便是顺口答应的事情,也会被我们下意识地当做承诺而遵守,从而影响了随后的行为。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看重承诺呢?这是因为,保持一致会受到别人的尊敬。信守承诺的人,经常和个性坚强、能力超强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理性、坚定、诚实等优秀品质。反过来,一个经常前后不一的人,很有可能被看做是非不分、两面三刀,甚至是精神有问题。

除此之外,保持一致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考捷径。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后面只管做就好了,能省下很多重新判断的时间。虽然说深思熟虑能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行为,但也会消耗很多脑力。甚至很多时候,费力分析了半天,也没得出个所以然。于是,干脆就按照之前的决定,继续做好了。甚至,很多人会为了避免思考,而接受明知道有问题的东西。

我们不妨来看一段作者的亲身经历。有一天,他和朋友参加了一个“超自然冥想”的讲座。结果,主办方的讲解漏洞百出,作者的教授朋友实在忍无可忍,就站出来和主讲人辩论。虽然朋友赢了,可就在活动结束的那一刻,还是有一大群人围上来,要交费入会。甚至,有一位当场入会的人说,正是因为教授的出现,才让他感觉得赶紧交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些报名的人,多多少少都遇到了一些难题,找不到出路,比如毕不了业啦,得了失眠症啦,等等。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了这种“冥想法”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就一门心思地相信,它就是自己的救星,真的能帮到自己。这时,突然跳出来一个人说:你想得不对!那该怎么办呢?如果相信这个人,就意味着还要继续陷在困境中。因此,他们干脆捂上耳朵,赶紧交费入会。而且,入会之后,他们会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决定,相信“超自然冥想法”就是世界上最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也许你会说,这个主办方真有手段。没错,利用信守承诺的原理,给他人下套,是有诀窍的。下面,我就来给你说说,承诺原理的两个常见套路。

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影响力第二原则)(3)

3. 常见套路:登门槛

先来说第一个套路,叫做“登门槛”。就是说,一旦你接受了别人的一个小要求,为了保持前后一致,就有可能接受后面更大的要求。说白了,就是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

这就像我们爬楼梯时,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最终会顺利地到达高处,达到目的。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书中的例子。

美国人的住宅都有自己的小院。如果有人要在你家院门口立一块大大的,写着“安全驾驶”的公益告示牌,你会同意吗?在心理学家的调研中,只有17%的人同意。但是,在少得可怜的赞成票里,有一个小区,竟然有76%的人选择了同意。

原来,两个星期之前,就有义工拜访过这个小区。当时提出的请求是:立一个很小的安全警示牌。因为牌子真的很小,而且是为了公益做好事,几乎所有人都答应了。两周以后,义工拿来了面积大了几倍的告示牌,人们即使有点不乐意,也会为了保持前后一致的公众形象,干脆答应算了。

在“登门槛”的套路中,有3个隐藏的诡计,决定了它的有效性。只要对方用到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你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首先,第一个诡计:他让你自己做决定。无论是最开始的小牌子,还是后来的大牌子,没有人逼着你必须要怎样。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做出承诺,才能让你为自己的选择和接下来的行为负责。

然后,他让你公开承诺。门口立了小牌子,就等于告诉所有人:我是主动履行公民职责,支持公益的。那么,如果拒绝了第二块大的牌子,就会给人留下前后不一致的负面印象,让自己很没面子。为了不推翻以前说过的话,人们只好答应了。

最后,他让你付出了成本。这个成本可以是深思熟虑、也可以是金钱、努力等等。总之,开始的小请求一定要让你有所行动,才能让你进一步坚定自我认知,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从而,自动履行与这个人设一致的一整套行为。

前几天,我旁边的同事问我说,她姐姐那边有销售指标,能不能帮忙定个流量套餐,是免费的。想着都是熟人,而且也不花钱,我就定了。结果没过两天她又跟我说,她姐姐又有了一个任务,这次和上次的业务是绑定的,因为之前办过,就可以打半价。想着既然帮过一次了,那就帮人帮到底吧,我就又办了。结果到月底一算,我在她姐姐那前前后后,一共定了上百块钱的业务。

正因为她开始用“免费业务”提出请求,让我对“帮助姐姐完成任务”这件事作出了承诺,我才会每一步都配合着她完成。

因此,下次如果有人请你帮忙凑个人头,写个请愿书什么的,你最好还是小心一点,弄不好就成为对方一步步引你上当的诱饵了。

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影响力第二原则)(4)

4. 常见套路:抛低球

说完了“登门槛”,下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套路,“抛低球”。对方先许诺,会给你一个好处,让你答应他的要求。等你答应以后,他就取消了这个好处。你会反悔吗?很多时候,人们不但不会反悔,反而会另外找出很多理由,说服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呢。

我们来看个书中的例子。美国有个州,为了让市民节约天然气,承诺凡是达到使用标准的住户,会得到登报表扬的奖励。过了一段时间,组委会又告诉大家登不了报了。那人们还会继续节能吗?结果是,依然有大量住户热衷于节省天然气,甚至比之前更努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刚开始,组委会抛出了登报表彰的诱饵,让大家行动起来节能。在实际的行动中,人们会陆续发现,这件事能让自己提升自尊、树立新的形象,同时节省了花费,还为国家的节能事业做出贡献,从而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这时,就算不登报了,剩下的理由也足够让人们继续行动。

也就是说,即使取消了好处,保持一致的惯性也会让人们发现新的理由,而继续履行原有的承诺。这可就厉害了。毕竟,最开始的好处,对方根本没有给你,甚至本来就不打算给你。而你呢,因为作出了承诺,就会自己找理由,继续配合对方。对方什么都不用做,目的就达到了。

比如,你想卖一套房,几个买家报价都差不多。这时有人报了个最高价,你很可能就选他了。然后,他就开始各种挑毛病,什么重新装修要花钱呀,周围环境也不好啊,等等,又把价格压下来了。这时你可能就会想,重新找人多麻烦呀,而且也不一定就比这个买家好。既然答应对方了,就不换人了,干脆就这么成交吧。现在,懂得了“抛低球”的你,一定看出来了,这个人就是用“高价”作诱饵,抛了个低球,让你中了招。

那该怎么避免中招呢?

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影响力第二原则)(5)

5. 怎样避免中招

我们需要留意一下,来自身体的提醒信号。当你突然感觉肠胃不舒服时,有可能是吃坏了肚子;还有一种可能是,大脑在提醒你:注意!要落入圈套啦!这个决定并不是你真想做的,只是因为要保持一致,你才不得不做。

比如作者曾经遇到过一位上门做推销的女孩。看到漂亮姑娘,很多人会无意识地吹个小牛,作者也不例外。他夸张地跟对方说,自己经常出入高级餐馆,爱看外国文艺大片等等。结果女孩说,您加入我们的社交俱乐部吧,特别适合您这样的上流人士。作者立刻感觉自己的胃缩成了一团:“不好,我上当了!”于是他坦率地和对方说:之前我确实说得夸张了,但我不会因为要面子,就买你的东西。当你像作者这样,切断保持一致的惯性时,对方也就无计可施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做出决定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回到十分钟前,我还会这么做吗?回到10分钟前,其实也就是回到被“承诺一致”原理套路之前。如果你发现,回到10分钟前,你根本不会这么做,那你现在,也不要这么做。

比如说,有一次,作者准备给汽车加油。当他提起了油枪,才发现实际价格比广告牌上的贵了好多。这时,他想到的是:油箱已经空了,这家的油比别家的好等等理由,来证明应该继续加油。所以,这时他最需要做的是,看看这些理由是真的,还是为了保持一致,而找的借口。如果是借口,那就告诉自己:我不需要非得保持一致,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问自己:回到10分钟之前,我还会这么想吗?在开进加油站之前,如果作者知道油价比广告上的贵,肯定不会选择他家了。因此,现在放下油枪,也为时不晚。

6. 小结与实践

关键词:

承诺一致 登门槛 抛低球

要点:

首先,我们讲到了,遵守承诺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优秀品德。但是,别有用心的人也会利用这一点,让我们许下承诺,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

然后,我们分析了利用承诺原理的两种套路,分别是:登门槛效应和抛低球策略。

最后,想避免掉坑,我们就要留意不舒服的身体信号,比如肠胃反应,它提醒你:要吃亏上当啦!你还可以问自己:换作10分钟前,我会答应吗?如果不会,那就赶紧拒绝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